胡志明故居

王家祥(祥子)

胡志明故居位于越南首都河内巴亭广场旁的主席府内。就在胡志明纪念堂的后面,是胡志明生前在河内工作和生活的场所。这里有胡志明在湖边的住所,里面有卧室、书房、办公室等。这里用上等木材建造的住所和家具虽然简朴,但宁静幽雅,花园古树参天,花木茂盛,环境清幽。 主席府是一栋由德国人建造的法式别墅,而一生生活极为简朴的胡志明把居所选择在别墅旁的一座用木材建成的简陋的高脚屋内。 胡志明故居内管理较严,要按照一定线路参观。 这一排不起眼的普通平房,曾是法总督府的电工宿舍,当年胡志明在主席府上班时,就住在这里,被称为“1954房间”。现在,房间还按他当年的原样陈列着,简单朴实。 故居里十分朴素,一个只放一张木板单人床的卧室;一个放着一张长桌和几把木椅子的会议室;一个简单的办公室。 平房旁边的车库里,停放着的胡志明生前用过的三辆老爷车。一辆苏联的吉斯,是斯大林时期的顶级防弹车;另一辆是吉姆,还有一辆是法国的标致(抗法战利品)。 故居周围是青翠色的树木和一个碧蓝的湖泊,环境幽雅。 湖的北侧有胡志明的另一座故居,是座简易的木房,叫“高脚屋”。1958年——1969年,他搬到这里办公和居住。 越战期间,美国对河内狂轰滥炸。为了胡志明主席的安全,盖了这座小屋,旁边就是防空洞。故居的上层是胡志明的办公室兼卧室,下层是会议室。胡志明在世时,越共中央政治局的会议多在这里举行。屋的西侧是一条走廊,东侧有办公室、会客室和休息室等房间,室内有胡主席使用过的木桌、木椅,陈列有主人使用过的老式电话、打字机、军用地图及主人阅读过的马列著作等。整座高脚屋同其主人一样,简朴而雅致高洁。 越南人民在胡志明领导下胜利地发动了八月革命,解放了越南全国。1945年8月26日,他带病来到河内。9月2日,在河内巴亭广场五十万人的群众集会上,胡志明代表临时政府宣读《独立宣言》,庄严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诞生。经过全国普选,1946年3月举行的越南第一届国会一致推选胡志明为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兼政府总理。1951年2月举行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越南劳动党,胡志明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1945—1954年,胡志明作为越南党政领袖,领导越南人民为保卫革命政权而斗争,取得了抗法战争的伟大胜利。1954—1965年,领导越南北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实现统一祖国的斗争。六十年代,领导人民进行抗美救国战争。但是,长期动荡艰苦的革命生涯严重损害了胡志明的健康。1969年9月3日,胡志明因严重的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楼上有两个房间,前后均有门,四周有廊。办公室里有一张木桌和几把木椅,旁边的卧室里摆着一张木床,也是他去世时睡的床。 学校组织学生前来瞻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胡志明陵墓位于距离胡志明故居只有一箭之遥。越南人民为纪念他们的领袖,1976年在苏联的帮助下,在巴亭广场西侧建造了胡志明纪念堂。胡志明纪念堂坐西朝东,纪念堂顶端刻有胡志明的名字,陵内安放着胡志明的遗体,以供后人瞻仰。 <p class="ql-block">胡志明墓高21.6米,在巴亭广场上,由陵基、陵体和陵顶三部分构成,分别以灰黑色、深红色和银灰色花岗岩石砌成。胡志明的遗体就安放在陵寝底层中间的水晶棺里。胡志明墓内不能拍照。</p> 巴亭广场可以说是河内的心脏,广场可容纳二十万人,是河内人民集会和活动的重要场所。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巴亭广场宣读“独立宣言”,宣告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诞生。 <p class="ql-block">参观胡志明故居和胡志明纪念堂的越南人及各国游客络绎不绝。长达几千米的队伍一直排到马路上,排队约要一个半小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