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心无所止——走进杭州市文一街小学

小彭学堂

<p class="ql-block">  “天容水色西湖优,文一小学占鳌头。暖风熏得名师醉,直把杭州当容州。”</p><p class="ql-block"> 9月25日上午,来自广西容县的名师班学员50人迎着晨曦来到了杭州市文一街小学。该校创办于1951年,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以管理为基础,以质量为生命”的改革思路,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思想,经“文一”人的不懈努力, 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系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学校,杭州市中小学干部培训基地,被评为全国读书活动先进集体、浙江省群体活动先进单位、浙江省优秀家长学校、第八批浙江省“绿色学校”等,连续多年被评为“西湖区中小学管理目标考核优秀级学校”“杭州市人民群众满意学校”。成绩的取得,是潘国根校长的远见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参观了该校的校园文化。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印象最深的便是走廊文化,书香印记与传统文化随处可见,雅致的油纸伞、生机盎然的扎染、想象力丰富的美术作品…我们惊叹于孩子们瑰丽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动手能力。我们不难发现浓郁的文化气息充满学校的每个角落。潘校长的娓娓道来,学校平时的运作模式与老师工作状态也尽在眼前。文一街小学的老师们,怀揣着对孩子最纯真的爱,在不断的反思和实践中不断进步,值得我们来访的每一位教师学习!</p> <p class="ql-block">教室文化一览</p> <p class="ql-block">宽敞明亮的教室</p> <p class="ql-block">  旧书不厌百回读,精读精思子自知。悠悠读书角,遐思美术角。</p> <p class="ql-block">  走廊文化:雅致的油纸伞,生机盎然的扎染</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奇思妙想</p> <p class="ql-block">  蔡红丽老师做《基于课标命题要求,构建真实语用环境》分享。蔡老师从命题原则、命题规划、命题要求三方面,借助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新课程标准下命题的一些设想与例子,让在场的老师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  范玲妃老师做《素养导向的数学命题思考——以四年级抽测卷为例》分享。</p> <p class="ql-block">  科学老师包燕丽做了《真实学习 真实体验 真正提高——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专题发言。她如何开展科学教育引导,让学生爱上科学,爱上学习,爱上学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  生动有趣的科学课,学生亲手经历探究过程,体验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了科学知识,培养了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p> <p class="ql-block">  潘国根校长做了《让更多的老师优秀起来——关于“名师引领工作机制”的思考与实践》的专题报告,还就《我优促组优 组优我更优》为主题分享了学校的管理经验。提出如何让大量教师更快优秀起来?潘校长从举国教研、我组我优、育人育己三个方面进行了陈述,并生动地例举了青浦经验和西湖区名师工作室推行的例子。告诉大家要做好三次备课、重视名师工作室的推广。最后,潘校长把于漪老师的一句话送给了大家: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p> <p class="ql-block">领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  容县教育局邓华阳副局长讲话,感谢潘校长的热情分享,鼓励学员们认真学习,做到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心无所止。我们的学习一直在路上。我们将立足于现实,将自己所学所思所获融入今后的工作中,为今后的工作注入一份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容县的教育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p><p class="ql-block">(图文:容县名师培养工程研修学习第三小组——彭东联、彭峰、封丽群、张国龙、陈淼、杨贻辉、李振坚、刘绍铭)</p>

老师

名师

命题

容县

小学

学校

校长

杭州市

文一街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