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嘉兴经开区初中语文90学时培训

嘉兴市禾新实验学校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周末时光 培训先行</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成长道路 学思不辍</b></font></div></h5> <h5>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秋风送爽万事竞,砥志研思学正浓。周末时光,培训先行。9月24日,嘉兴经开区初中语文90学时培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衢州市名师郑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综合素养考查的命题实践》和《任务群学习的设计策略》两场讲座。70多位语文教师相聚云端,共同学习。</span></h5><h5>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上午,郑慧老师引用埃德加·莫兰论著《未来教育所必需的七种知识》的第五种知识,结合国家教育改革新阶段对教育评价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核心素养基于“人”所确立的原则,从国家站位和教育本位上逐步带我们走进讲座《综合素养考查的命题实践》,强调: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情境,培养综合素养是语文育人功能的回归。命题要提升试题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考试命题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span></h5> <h5> </h5> <h5> <font color="#ff8a00">如何在考试命题中考查综合素养呢?郑老师给学员们指点了四个路径:通过设置情境任务达成资源的综合;通过问题的解决实现过程的综合;通过高阶建构促成思维的综合;通过培养从认知到情感的全面的人实现意义的综合。</font></h5> <h5>  <font color="#ff8a00">讲座中,郑老师从新课标学业质量中的“梳理与探究”切入,运用了大量衢州市考试命题案例,向学员们展示了高质量命题的奥妙与价值。</font><font color="#ed2308"><b>首先,要有建模思想。</b></font><font color="#ff8a00">郑老师以2017年、2018年、2020年命题为例,分析立足2016统编教材《西游记》专题探究命题中关注“情节结构模式”,考查学生通过对多篇文本的梳理,分类整理语言材料,在新旧知识的关联中探究知识的一般原理,寻找规律,建立模型,生成新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擅长引导学生建立结构化知识,帮助学生具备心智模型。这是综合性命题中,学习资源综合的价值与意义。</font><b style=""><font color="#ed2308">其次,要在做中学,学中做。</font></b><font color="#ff8a00">郑老师通过2021年浙江省命题培训成果“学生社团创立申请表”以及2021 衢州中考“身边的文化遗产”命题实践,阐述学生在读懂示例建构新知后,能够现场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实现思维能力的迁移。这是思维综合的价值与意义。</font><b style=""><font color="#ed2308">第三,要坚持素养导向。</font></b><font color="#ff8a00">郑老师通过八年前的命题与现在的命题对比,厘出了命题导向从知识能力到素养的变化,变化中突出了教师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学生主体、答案多元的命题要求。</font></h5> <h5>  <font color="#ff8a00">下午,郑慧老师的讲座题为《任务群学习的设计案例》。一开始,郑老师从专家吴欣歆老师《语文学习大概念》要点和章新其老师《初中语文关键问题丛书体例》目录出发,循循善诱:我们可以在已知的专题上,从不同角度去架构任务群,建立结构化思维;或者围绕六大任务群往下分解,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图谱,还要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图谱。这对学员们可谓醍醐灌顶,消除了对“任务群学习”的陌生感。</font></h5> <h5><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接下来,郑老师给学员们展示并具体阐述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任务学习设计的案例。紧接着她以常山县实验中学“校园景观铭牌制作”案例的修改迭代来说明:用核心知识支撑任务群,厘清驱动任务与具体任务的主从关系,将已有课程知识综合运用在完成任务的活动实践中,同时还要有教授新知的增量。以多部名著阅读活动为例,慷慨分享了文学圈阅读法的角色任务单,为学生完成任务活动提供有效支架与策略,有效落实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干货。“</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老师要知道教什么,学生要知道学什么</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这一点最重要。她指出教学状态下的名著阅读与自由阅读的区别,旨在“</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纳入每一个学生,调控每一个环节</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要有整体规划与架构。在不同文体的写作任务案例中,将学生对于多种文体的阅读学习能力迁移到写作能力,切实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span></h5> <h5>  </h5> <h5> <font color="#ff8a00">  郑慧老师人如其名,慧心巧思,善用比较,高屋建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亲切、清晰、有趣、有料、有效地给学员们送来了满满的干货,在素养命题与任务群学习方面为学员打开了一扇窗。<br>  师者匠心,学者静心。本次培训仿佛一场“及时雨”,关于综合素养考查的命题实践和新课标中的任务群学习的设计策略,郑慧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满满的知识“干货”,专题讲座,有理论高度,有实践案例,有现身说法,有精准目标,开拓了老师们的眼界,破解了教学中的疑难,加深了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font></h5> <h5>  <font color="#ff8a00">本次90学时培训,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老师们都积极参与,整个过程中,老师们收获满满,感触颇深……</font></h5> <h5>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郑老师结合丰富的案例给我们分享了文言文的命题策略。“双减”和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下,我们越来越注重试题是否是在真实情境下展开,并设置任务,从而考察学生自主建构的能力。这样的题目,打破了试卷结构的固化,答案也相对更加开放。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更大的挑战。因而,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迁移。郑老师的高位引领,让我深思。我们只有弄清楚现在都在考察什么,才能决定我们接下来教什么。再次感谢郑老师精彩的指导。(文贤学校:陈洁老师)</span></h5> <h5>  <font color="#b06fbb">今天有幸聆听了郑老师的讲座,我收获颇多。郑老师的讲座化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结合衢州中考卷的命题,帮助我们理解命题者的出卷意图,用命题意识赋能语文一线教学,以综合探究助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通过一个个例子为我们解释并演练如何从多角度开展任务群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从文体角度等入手。尤其是《苏东坡传》的整本书任务阅读,还向我们展示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塘汇实验学校:陈老师)</font><br></h5> <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有幸在休息日聆听郑慧老师的讲座,是一件幸福的事。郑老师主要以衢州历届期末卷、中考题为例,在题目的对比、试卷的变化形式等方面对综合素养考查的命题实践解读。语文命题追求综合性,综合性必然落实在情境化,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解决问题,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是“做中学、用中学”“且做且学”的生成性学习,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关注观念领悟的深刻性、迁移性。作为九年级语文教师,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和教材有关的知识,进行资源综合,是我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再次感谢郑老师的精心指导!(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翟春香老师)</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h5> <h5>  <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39b54a">郑老师,从真实情境谈起,因为时代的发展,促使教育重心转向对人的培养,使得教育目标有1.0升级到3.0版。由知识培养到能力培养发展到对素养的培养。指出了教学发展的方向,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会运用知识,归纳总结形成新的知识,达到提高自己素养的目的。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寻找规律的方法,最终可以将学会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思想态度,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构建学习结构,创造出属于自己个性化的作品。(城南中学:祖晓琳老师)</font></h5> <h5><p></p></h5><h5> <font color="#b06fbb">教学当从高处着眼,从低处入手。郑老师的讲座既告诉我们如何解读命题方向,也教会我们怎样在实际操作中一步步落实自己的设想。上午郑老师主要讲的是命题解读,对命题的深刻见解让我们耳目一新,作为初三老师,读懂命题方向是必不可少的,这方面我获益匪浅。下午郑老师的《任务群学习的设计策略》则把视角转向教学中的实际操作,这让我想到我们的语文课不应是一课课深奥的课文,一段段让学生感到陌生的文字,而应是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一个有逻辑,有温度的过程,是一个有始有终的任务群! (国际商务区实验中学 蒋成帜老师)</font></h5><br> <h5>  <font color="#167efb">2022版新课标中,提到的“任务群”这一概念,还有具体化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一大难点。如何在课程当中落实核心素养,建构任务群,也是我亟需了解、学习的方向。今天下午的培训,关于任务群学习的设计策略,郑老师非常清晰地给我们做了解读。 (长水实验学校:赵哲立老师)</font></h5> <h5>  <font color="#39b54a">  今天上午我聆听了郑老师以《综合素养考查的命题实践》为主题的讲座,受益匪浅。郑老师从教育改革新阶段,对教育评价提出新要求出发,结合2022年教育部全国命题培训的通识培训的样例---2021年衢州语文中考卷,进行深入浅出地阐述,为我理解命题者意图打开了一扇窗,指明了语文命题的灵魂是要在做中学,学中做。指引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抓住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综合性”,做好资源、过程、思维和意义的综合。(禾新实验学校万历校区: 刘红燕老师)</font></h5> <h5>  <font color="#b06fbb">感谢郑老师的高位引领,让我们在线上也能够充实的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下午的讲座主题是任务群学习的设计策略,郑老师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结构化思维,引导学生建立关联思想,以常山县实验中学“校园景观铭牌制作”项目为例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郑老师的讲解中我深刻认识到:语文项目化学习具有综合性,今后在设计语文项目活动中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要以核心知识支撑任务群。郑老师的分享使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期待自己每一次的成长与蜕变。再次感谢郑老师的分享!感谢汤老师! (禾新实验学校良秀校区:张嘉瑶老师)</font></h5> <h5>  <font color="#39b54a">  非常感谢在这样一个秋意渐浓的下午,郑慧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神大餐。不管是上午的《综合素养考查的命题实践》,还是下午的《任务群学习的设计策略》,都是满满的干货。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对于我们一线老师来说都具有指向性、实操性。郑老师通过将六大任务群分解到不同的专题,再对专题进行梳理,回归到对应的任务群当中,形成知识架构图和课程图谱。并鼓励支持学生建立自己的课程图谱。这让我想到了接下来在我校“运河诗社”的课程开发中也可以运用郑老师讲解的方法来进行开展。如可以以任务活动为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加以落实。设计一个项目化任务,寻找运河八景,并为它取一个诗意的名字。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分为:寻景一取名一推介会一发布会,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运河诗社”的喜爱,以及语文能力的提升。(运河实验学校 桂林老师)</font></h5> <h5>  <font color="#ff8a00">  一天的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思索还在继续,探索仍在进行。我们将继续深入研读课标,躬身实践,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重建,不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内核,把握教学的价值取向,让核心素养在深耕的泥土里开出绚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font></h5>

老师

命题

素养

任务

学习

学生

语文

知识

教学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