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永恒的风景—19世纪以来西方油画真迹展"是遇见博物馆推出的馆藏系列展,展览甄选了遇见博物馆馆藏之百余件十九世纪以来欧洲绘画的精品,系统地呈现了十九世纪欧洲社会自然观的变化。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也使得欧洲大陆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乡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海洋,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br> 正如田园牧歌中存在的不仅仅是对自然生活的回忆和向往一样,森林、湖泊、大地、海洋背后也无法完全用对未知秘境的憧憬和挑战来诠释,如此庞大的命题,用任何片面的词语或色彩来描述都显得苍白,唯有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方能发现其中的奥妙。</h1> <h1><br></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第一单元:假日花园</b></h1><h1> 作为大自然的馈赠,花卉出现在艺术家的画板上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绘画艺术中,画家笔下的花除了让画面更加美观,也通过象征、暗示来表达出一些耐人寻味的内容。</h1><h1> 当花卉作为独立的题材出现的时候,无论是画家还是观众,人们似乎都暂时忘却了这些隐藏在画面背后的隐喻。花朵的赏心悦目又或者是旺盛的生命力,在艺术家敏锐的观察中,都有着和人类互通的情感力量,这种力量被艺术家表现出来,绝不仅仅是花卉的自然状态,同时还具有震撼心灵的效果。</h1><h1> 花卉是人类最易亲近的自然物之一,从对自然的描摹到对人类内心的表达,从美好寓意到直指人心,艺术家笔下绽放的花朵,需要我们放慢脚步屏住呼吸,慢慢地去欣赏去品味。</h1> <p class="ql-block">静物</p><p class="ql-block">汉娜·杜克/法国 188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静物 1980年</p><p class="ql-block">米拉泽斯·比阿特丽斯/法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窗前的花</p><p class="ql-block">加布里埃尔·斯帕特/美国 193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静物</p><p class="ql-block">海因茨·波拉普/法国 1937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教堂前的樱花树</p><p class="ql-block">皮埃尔·瓦坦/法国 189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静物</p><p class="ql-block">兹德内克·扎莱萨克/法国 1936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静物 1949年</p><p class="ql-block">F·W保罗·拉赫莫阿耶/法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桌上的静物</p><p class="ql-block">弗兰克·莱恩/法国 195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静物</p><p class="ql-block">汉娜·杜克/法国 1884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藤架</p><p class="ql-block">亨利埃特·莫雷尔/法国 193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静物</p><p class="ql-block">皮里·潘切科/法国 192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静物</p><p class="ql-block">兹德内克·扎莱萨克/法国 1936年</p><p class="ql-block"><br></p> <h1><b>第二单元:层林光影</b><br> 1841年的某天,远在美洲大陆的一位肖像画家兰德发明出了一种便于携带的锡管装颜料,虽然这位艺术家在艺术史中鲜少记载,但从巴比松到印象派,艺术流派的发展都与这项发明有着密切的联系,管装颜料的普及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艺术的走向。<br> 因为有了管装颜料及之后陆续被发明的便携画架、白底的预制画布等等,艺术家们开始走出画室,面对实景描绘自然风光,艺术史上第一个以描绘户外风景而著称的巴比松画派诞生了。第一个从巴黎出走定居在巴比松村的画家—泰奥多尔.卢梭的作品让风景画家的地位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画家拿起画笔描绘自然,在日落的湖畔、在清晨的山谷、在丛林中的小桥流水、在人迹罕至的风景名胜…...大自然的奇景美景被画家尽收笔下,这些作品又让更多的人背起行囊,深入到自然的怀抱中。<br></h1> <p class="ql-block">森林里的小河</p><p class="ql-block">斯塔克·布鲁诺/法国 178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雪后的森林 1941年</p><p class="ql-block">阿尔弗雷德·C·波亚德/法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宁静的山谷</p><p class="ql-block">米歇尔·朱利安/法国 1892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麦田边的树林</p><p class="ql-block">卡尔·阿尔比克/德国 189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索桥</p><p class="ql-block">米歇尔·卡林/法国 195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小瀑布</p><p class="ql-block">谢尔盖·图图诺夫/俄罗斯 196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洛可可风格绘画</p><p class="ql-block">塞维厄·卡拉卢特/法国 1781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洛可可风格绘画</p><p class="ql-block">塞维厄·卡拉卢特/法国 1781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平静的湖</p><p class="ql-block">威利·帕尼尔/法国 1966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昏的河流</p><p class="ql-block">切里·弗朗索瓦-玛格丽特·杜布勒伊/法国 188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河边的树 1874年</p><p class="ql-block">让·巴蒂斯特·拉马克/法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风景</p><p class="ql-block">卡尔曼·德里/匈牙利 189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森林里的农民</p><p class="ql-block">莱昂·贝克尔/比利时 189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风景</p><p class="ql-block">阿里斯蒂德·马约尔/法国 192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风景</p><p class="ql-block">沃尔德·博萨尔茨/比利时 193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乡村小溪</p><p class="ql-block">勒内·米隆/加拿大 196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森林里安静的湖</p><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亨特/英国 195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树的乡村景色</p><p class="ql-block">泰奥多尔·卢梭/法国 1830年</p><p class="ql-block"><br></p> <h1><b>第三单元:田园野趣</b><br> 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约完成于1808年,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但心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田园。此时距离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无论英伦三岛还是欧洲大陆,随着大机器工业生产地不断扩张,田园生活的宁静正在逐渐被打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被改变的田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精神文化的栖息地。由此,诸多文学、音乐及美术作品都弥漫着对田园生活的追忆与呼唤。<br></h1> <p class="ql-block">乡间小路上的放羊人</p><p class="ql-block">康斯坦·特罗容/法国 183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昏的教堂</p><p class="ql-block">昆汀·瓦林/法国 188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村庄</p><p class="ql-block">奥古斯特·杜兰-罗斯/法国 193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耶罕·弗利森/比利时 1921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带狗的小女孩</p><p class="ql-block">爱德华·雷纳尔/法国 184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欢乐的丰收</p><p class="ql-block">路易斯·维耶尔莫/法国 198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安静的教堂</p><p class="ql-block">F·H·凡·霍伊/法国 190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阳光下的小镇</p><p class="ql-block">菲利克斯·拉苏姆尼/法国 194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村庄</p><p class="ql-block">保罗·塞辛/法国 193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村庄</p><p class="ql-block">保罗·塞辛/法国 193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雪中的诺曼底村</p><p class="ql-block">保罗-埃米尔·毕沙罗/法国 195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农场夫妇 1889</p><p class="ql-block">布鲁内尔·德·诺伊维尔/法国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农场的午餐 1975</p><p class="ql-block">阿希尔·加斯顿·马沙尔/法国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森林里的水车</p><p class="ql-block">弗朗索瓦·霍恩/法国 1932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的老房子</p><p class="ql-block">鲁道夫·朱利安/法国 1921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男孩半身像 1905</p><p class="ql-block">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法国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花园中等待的年轻女孩</p><p class="ql-block">舒尔茨.亚当/美国 1897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风车的小路</p><p class="ql-block">勒内·克拉洛特/比利时 192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在回家路上的女人</p><p class="ql-block">保罗·瓦莱/法国 192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厩里的骑手</p><p class="ql-block">纳坦·阿尔特曼/俄罗斯 191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打猎</p><p class="ql-block">查尔斯·利伯特/美国 1842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暮色</p><p class="ql-block">保罗·桑恩/法国 1891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森林里的红房子</p><p class="ql-block">让·赫利昂/法国 1934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乡村小路上的雪</p><p class="ql-block">皮特·德沃尔德/比利时 1887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早晨</p><p class="ql-block">路易斯·尼洛/法国 194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森林里围着篝火的人</p><p class="ql-block">雷蒙德·佩罗特/法国 194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放牧男孩 1897年</p><p class="ql-block">查尔斯-玛丽·杜拉克/法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树下的洗衣妇女 1884年</p><p class="ql-block">奥古斯特·梅莱特·里贡/法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村庄</p><p class="ql-block">乔治·德·德拉马尔/法国 186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镇</p><p class="ql-block">让·马森/法国 1946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村庄的小河</p><p class="ql-block">弗兰克·恩德斯/美国 187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乡村景色</p><p class="ql-block">乔治·科利/美国 187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航行在河上的船</p><p class="ql-block">弗兰克·梅森/美国 198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农场小屋的内部</p><p class="ql-block">威廉·莫利斯·享特/美国 190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丰收</p><p class="ql-block">阿曼迪·普瑞韦斯特/法国 1911年</p><p class="ql-block"><br></p> <h1><b>第四单元:自新大陆</b><br> 从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州新大陆,到公元1776年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统治,这期间的二百余年,美洲大陆正在从欧洲人心中遥远的蛮荒之地逐渐被欧洲文明所同化。来自欧洲的拓荒者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越来越多的足迹。若单从画面分析,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材料技法,已经很难区分来自欧洲的画家和本地成长起来美国画家之间的区别,美国艺术史上第一个画派—一哈得逊河画派应运而生。<br></h1><h1> 本单元的内容,集中展示了在欧洲风景画崛起的同时代,在美国画家笔下的美洲大陆的自然风光,这里的乡村城镇、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有着别样的风情。</h1>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的森林</p><p class="ql-block">威廉·温特/美国 1896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边日光里的贵族</p><p class="ql-block">马盖·霍贝克/比利时 1937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风景</p><p class="ql-block">约瑟夫/西维尔/美国 193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暴雨之前的乡村</p><p class="ql-block">让·勒·格雷克/美国 195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城堡前的骑士</p><p class="ql-block">伊娃·帕金斯/美国 193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森林里的小溪</p><p class="ql-block">艾伯特·比兹塔特/美国 188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乡下的小房子</p><p class="ql-block">卡尔·扬克/美国 196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宁静的小村庄</p><p class="ql-block">格蕾丝·巴伦丁/美国 1841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昏后的湖</p><p class="ql-block">M·凡·埃克霍芬/美国 1921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浓雾中的山谷 1956年</p><p class="ql-block">博内乔斯·伯特兰·奥利维尔/法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港口</p><p class="ql-block">莉迪亚·,弗洛雷特/美国 194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风景</p><p class="ql-block">约瑟夫/西维尔/美国 1939年</p><p class="ql-block"><br></p> <h1><b>第五单元:雾海启航</b></h1><h1> 欧洲文明自诞生起,就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在广袤深遂的大海的怀抱中,既有世代传诵的神话传说,也有数不尽的自然馈赠,更有波涛汹涌的巨浪,蜿蜒起伏的海岸线,所有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人们对海洋的敬畏。在一望无垠的大海边,从来就不缺少传奇故事。</h1><h1> 在诺曼底的海滩,十六岁的懵懂少年莫奈遇到了他一生艺术的启蒙老师欧仁.布丹。欧仁.布丹以擅画海洋而闻名,曾追随巴比松画派的特罗容学习绘画。由内陆到海洋,绘画的题材在改变,不变的是艺术之间永恒的传承。本单元的作品,集中呈现了艺术家笔下的海岸、港口、船舶以及海洋风情。 </h1> <p class="ql-block">黑色小船</p><p class="ql-block">乔治.瓦斯林/法国 196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莱尔夜下的海边情侣</p><p class="ql-block">佩罗内·莫里斯/法国 194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浪中的岩石</p><p class="ql-block"> M · L .埃尔米特/法国 193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景</p><p class="ql-block">让·巴蒂斯特/法国 185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卡纳斯海岬</p><p class="ql-block">理查德,马格埃/法国 193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坐在海边的一家人</p><p class="ql-block">卡尔.霍尔曼/德国 189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埃特勒塔</p><p class="ql-block">弗朗索瓦.克诺夫/瑞士 191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大海</p><p class="ql-block">尼古拉斯. L .班克/荷兰 1886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法国北部的大海</p><p class="ql-block">莱奥.鲁塞尔/法国 189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面上的峭壁</p><p class="ql-block">乔治.比奈尼/法国 194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树荫下的小路</p><p class="ql-block">弗朗西斯.赛格/法国 189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祭</p><p class="ql-block"> M .菲什/法国 191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离开翁弗勒尔港的汽船</p><p class="ql-block">欧仁.布丹/法国 185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海上航行</p><p class="ql-block">鲁尔.芦丁/法国 193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船</p><p class="ql-block">雷蒙.贝斯/法国 194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水城</p><p class="ql-block">乔治.米歇尔/法国 1932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海上航行</p><p class="ql-block">约瑟夫.西维尔/美国 194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帆船</p><p class="ql-block">安德鲁.库歇/法国 1922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城</p><p class="ql-block">莱昂诺.菲尼/法国 191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港口游弋</p><p class="ql-block">保罗、韦尔舒尔/法国 1923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停泊在港口的帆船</p><p class="ql-block">保罗.路易斯.乌达/法国 1952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的大海</p><p class="ql-block">安妮.布伦/法国 1968年</p><p class="ql-block"><br></p> <h1> 展出的作品,围绕绘画中的人与自然展开,既有印象派大师雷诺阿以自己儿子为模特创作的充满柔情蜜意的肖像,也有巴比松画派的发起人特罗容创作的田园牧歌,还有连接起巴比松与印象派的绘画大师、莫奈的老师欧仁.布丹笔下的旖旎海岸,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万花筒般的多彩世界,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欧洲绘画的源流与变革。<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