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麻雀“叽叽”叫

根艺达人

<p class="ql-block">  清晨,推开窗户迎接第一缕阳光,阳光美美的;清晨,走进庭院,观看几盆盆景嫩枝发芽,风景美美的;清晨,手拿枝剪修剪着老树新枝,幸福美美的;清晨,听见屋后的树上麻雀叽叽叽欢叫声,心情美美的。</p><p class="ql-block"> 说起麻雀,是我们家喻户晓的最为普通一种小鸟,它属于留鸟。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觅食,翅短圆,不耐远飞,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p><p class="ql-block"> 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掠食谷物。平时在粮库、场院和居民点晾晒的谷物或地上的遗粒随时可见。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繁殖力强。</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因为它天性的缘故而成为老鼠、苍蝇、蚊子、臭虫(麻雀)人人喊打的“四害”之一,以致面临灭绝的境界,马寅初先生也成为我们当时认知的第一个最有权威的校长之一(当时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第一个反对把麻雀列为害虫的专家学者。</p><p class="ql-block">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出台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加上国家刀枪管制器具的严控。再加上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和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各种乱砍、乱伐现象和乱捕、烂杀野生动物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还自然一个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清新空气的景致。麻雀与许多鸟类和动物得到了人类有效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人们的乱砍乱伐或开荒种地那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心态,已转变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就了今天麻雀的繁殖,成就了今天又能在大街小巷的路面上、树枝上听见麻雀的叽叽叽的欢叫声,那是一种欢愉的歌唱。</p><p class="ql-block"> 闲坐在院子,放下手中创作根艺的活路,抛弃昨晚的思心杂念,静静地聆听麻雀的欢叫,享受别样惬意的生活,细细品味今生修来的这福分,我心情格外安详。</p><p class="ql-block"> 季节更迭,漫无天际的秋风卷起一地黄叶,构成金黄黄世界成熟的季节,穿越异乡无限的静寂,抵达故乡的深处,使摊在书本上的文字渐渐变冷,构成一行行穿越文字的乡愁。漫无天际的秋风卷起一地黄叶,构成金黄世界成熟的季节,穿越异乡无限的静寂,抵达故乡的深处,使摊在书本上的文字渐渐变冷,构成一行行乡愁。 </p><p class="ql-block"> 麻雀叽叽叫,这是初晴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雾散了,雨收了,秋韵仿佛夕阳西下的余晖穿透云雾绽放暗淡红妆。此时,谁的歌声长了翅膀?夜鹰?八哥?百灵鸟……</p> <p class="ql-block">  麻雀叽叽叫,在庭院外一颗生命力旺盛的桂花树枝头上。</p><p class="ql-block"> 与麻雀对话。我喜欢机灵可爱的麻雀.喜欢麻雀一双乌黑雪亮的眼睛,喜欢麻雀一个嫩黄色的尖尖小嘴,喜欢它的头上有一撮烟色的翎毛,仿佛戴着一块方头巾.喜欢它的背上还有一块深褐的斑.当它停歇在树枝上时,那由三根棕色的毛组成的尾巴总是上下左右不停地摆来摆去,喜欢它小眼睛的东张西望,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我喜欢麻雀的神气活现的动作表情,高兴时便头动尾巴摇;生气急躁时,全身的毛都会竖起来。我喜欢麻雀可爱小巧的样子。我喜欢麻雀看起来胖嘟嘟的身体,喜欢它的捕食时左顾右望的警觉,喜欢它在休闲时在马路边上洒洒脱脱的闲庭信步。我喜欢聆听麻雀的叽叽叫,喜欢两只麻雀有时的一唱一和,仿佛在聊天,仿佛在情歌对唱。</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稻谷是麻雀最为喜爱的食物,我想褪了谷壳的大米它也不会拒绝吧!我想象着,无聊的时候抓一抓大米撒在不远处的大树底下,一会儿,十几只麻雀它们成群结队从树上降落,一边开心的吃着,又一起叽叽的叫欢着,各有各的节奏,好像在合唱一支美妙的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有麻雀叽叽叫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放晴的日子,阳光和鲜花的问候,慰藉着我童心的泛滥。我站在楼群的阴影下回忆,那些渺远的旧事被风吹动。在屋后小小庭院的围墙边,我只能满含热泪,目送麻雀纷纷将风儿含在嘴里远去,远去。</p><p class="ql-block"> 麻雀叽叽叫声离我且行且远。最后变成了双眸的模糊,变成了发黄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与其说失去后悔恨心痛,不如说拥有时无法掌控而受煎熬更难受。</p><p class="ql-block"> 小的时候,我就一直很喜欢麻雀,只要一看见麻雀,就想去捉它。但是,又不敢。因为,我害怕应了老人们常说的那句话“白手抓鸟,全家死了”。这句话,究竟是不是迷信还是老人们骗人的鬼话。总之,我就不愿去践行。因为,我宁愿信其有。</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天,我和发小们在晒谷场上玩耍,忽然,看见一大群麻雀掠过天际机警落在在晒谷场上贪婪地啄着生产队晾晒的谷物。我们立即找来生产队社员制作,专门用来驱赶麻雀的响刷(用一根小竹子在一头将它们挥赶,着手中的竹竿将它们挥赶,一次、一次、又一次,我们不遗余力挥赶。而,麻雀鸟一次,一次,再一次侵扰,就是不看了去。更为气人的是,有时你从这边赶,它又飞到哪边。你从哪边赶,它又飞到这边。跟我们玩起捉迷藏游戏似的……</p> <p class="ql-block">许是一次次的挥赶,雀儿一次次的惊慌失措。最后一只雀儿突然掉队折翼般地跌落在距离晒谷场不远的草垛上,我很想去捉它,可是,又怕把它吓跑了。于是,我邀上发小们从四面八方悄悄的围上去、一点一点地靠近它,然后大家猛地一抓,最终还是我眼明手快在草垛上用一漏底废弃的箩筐将它罩住。</p><p class="ql-block"> 此时,发小们也围拢过来。我们细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麻雀,也许是刚刚会飞就跟随妈妈出来淬炼生活吧。我和发小们高兴极了,赶紧回到家,小心地用绳子拴住它,绑在椅子腿上放在院子里。喂它小米,给它喝水,可它就是不吃也不喝。我们变着花样和它玩耍,想逗它开心,可它仍是一声一声地哀鸣,小眼睛里闪着泪花,我们知道它一定是想妈妈了。想放它走,可是,又舍不得,还想继续和它玩。</p><p class="ql-block"> 正当我们没辙,忽然,一只老麻雀向我家飞来,它站在院子的围墙上对小麻雀大叫着。是麻雀妈妈来救它的孩子了,它不顾自己的安危来救它的孩子了。听那叫声,我们可以感受出老麻雀的伤心欲绝。最后,我们还是将小麻雀放掉,让麻雀妈妈带着它离去,飞翔于蓝天……</p><p class="ql-block"> 麻雀母子俩凄凉的叫声将我一颗童心明灭,又将我另一颗的童心唤醒。</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时给麻雀的错误定论(“四害”之一),因此,在当年那个火红的时代,扑捉麻雀是最为值得赞扬的事。我与发小们到处寻找麻雀的老巢,掏鸟蛋成了我们当时绽放童趣烂漫气息的手段之一,也成为我们偷吃禁果(野外烤鸟蛋)滋补的唯一。有时,在老房子的屋檐下架起长梯,有时,爬上高高的树上。当时,主要发现有鸟窝的地方就有我们充满童心的影子出现。可以说,抓鸟,掏鸟窝成为我们当时释放童趣天真无邪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常言道:有买卖就有杀戮。</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巷子里就有一个专门收麻雀鸟的人 当时好像是5分钱一个。我和发小们捕捉到的麻雀鸟基本上是拿去跟他换钱买糖果。为了馋嘴,我们经常拿着自制的弹弓,出没在沟壑树林、河边的竹林以及稻花飘香、瓜果成熟的田间地头,肆无忌惮的射杀麻雀鸟。收获的麻雀立即就地拔毛、开膛破肚并用稻草芯穿好,或拿回家或就地升火烤着吃。</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确实不错。一些无所事事的无业游民,更是以捕捉麻雀鸟为业,拥有专用的捕捉工具各显神通……</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时人类过度的捕捉,曾经一段时间,麻雀几乎在我们面前消逝。现在想起,真的有些后怕。如果延续下来,麻雀鸟将会我们这一代人面前灭绝,我们也差一点成为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罪魁祸首,成为自己一生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通过相当长的时间论证,有关专家和权威人士认为:“麻雀主要是以吃害虫为主,稻谷为辅,功大于过”。以前给麻雀定论为“四害”纯属冤假错案,亦予昭雪。</p><p class="ql-block"> 目前,麻雀鸟已成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我们不可以随意捕捉。我们庆幸,我们庆幸生活在这个人与自然相处共存的和谐社会。我们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p><p class="ql-block"> 漫步午后的黄昏,我用惊喜的目光,牵着云、牵着余晖、牵着旋转的天空;我用悸动的心追随着麻雀的叽叽悦耳声音,陶醉于鸟儿的歌唱。</p><p class="ql-block"> 不可否认,简单的童年生活造就我们单纯的思想和天真无邪的童真。稚嫩的童心被眼前叽叽叫的麻雀含在嘴里,穿越黄昏裸露的灵魂,将生活的韵味平仄。</p><p class="ql-block"> 站在黄昏辉映的山头,将童年的时光拉长,我仿佛一下年轻许多。坐在枝繁叶茂的树下消闲,聆听树上麻雀叽叽的欢叫,我的心变得从容淡定。</p><p class="ql-block"> 浸泡一壶茶,静心的翻阅着徐志摩的诗集,低声轻吟着《再别康桥》:“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任凭树上麻雀叽叽的欢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