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9月20日至9月21日,2022年河池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培训暨“河教杯”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在河池学院举行,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广西数字资源应用研究专项课题重点课题《基于数字教材的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负责人范治宏及课题组成员韦彩霞、韦钧苑、胡玉秋、覃常春、覃国定、李林青、黄梅红等8人参加本次活动,活动有效促进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学习交流。</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环节: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培训</p> <p class="ql-block"> 图为课题负责人范治宏作培训</p><p class="ql-block"> 课题负责人范治宏作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新课标,引领新教学》的培训讲座,范治宏对“新课标”的主要变化进行全面分析,解读重要内容,为提高初中历史的专业素养,把握学科特点,明确教学方向,更好地致力于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研究提供指导。同时要求教师要深度研读,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核心要求,确保入脑入心,要把课标学习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把新课标的理念全面贯彻到教学中去,认真钻研、积极探索,引领学生的深度学习,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发展学生受益一生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环节:《基于数字教材的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例展示</p> <p class="ql-block"> 图为课题组成员韦钧苑上展示课</p><p class="ql-block"> 课题组成员韦钧苑展示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这一课例。韦老师身着民国学生装,把学生拉进当时的历史情境,落实历史核心素养中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种数字教材创设历史情境,以详实的史料为依托,着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等多种史学核心素养,整节课立意鲜明,过渡衔接自然,让人耳目一新。</p> <br> <p class="ql-block"> 图为课题组成员覃常春上展示课</p><p class="ql-block"> 课题组成员覃常春展示八年级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这一课例,覃老师梳理孙中山革命历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革命先烈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忧国忧民的精神品质,体现唯物史观;通过革命团体分布图,落实学生时空观念;引发师生情感共鸣,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素养。</p> <p class="ql-block"> 两节课例依托八桂教学通的资源中心上导入希沃课件,并在授课资源中使用希沃课件进行授课,希沃系统的各项功能都能在八桂教学通平台上很连贯的使用,避免了八桂教学通课件使用以及数字教材使用反应过慢的问题。同时两位课题组教师授课过程中使用数字教材及相关的聚光灯、标记和文本解读等功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在纸质版做好笔记,立足教材进行教学。两位课题组成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种电子教材创设教学情境,探索历史教学。</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环节:“河教杯”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p> <p class="ql-block"> 图为课题组成员韦钧苑说课比赛</p><p class="ql-block"> 课题组成员韦钧苑在说课环节中,教学目标明确,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创设了多元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充分参与问题探究创造条件等。</p> <p class="ql-block"> 第四个环节:“河教杯”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总结</p> <p class="ql-block"> 图为课题负责人范治宏作比赛的现场点评</p><p class="ql-block"> 最后课题负责人范治宏评委对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做题目为《新课程、新课标、新策略》现场总结点评,范老师赞扬了比赛活动对青年教师成长的积极作用,肯定了各参赛教师开展的扎实教研活动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认为选手们在赛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亮点颇多,都能掌握说课的基本方法,说课的结构完整、清晰,能清楚教材的地位、作用,重视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关注到学科素养;同时也指出说课教师在学科素养的落实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针对性的点评,使在场的各位老师获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图为参加本次活动的课题组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图为参加本次活动的课题组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有效促进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帮助课题组成员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八桂教学通”平台的各项功能。教师就如何利用电子教材创设多元的历史课堂情境等有了更宽更深的认识,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