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校本课程不仅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了推动乡镇学校校本课程的多元化发展,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9月22日-23日,东营市教科院在大王镇实验小学举行中小学校本课程定点联系学校教学研讨活动。</h3> <h3> 第一节由大王镇实验小学的田雨老师带来精彩的《丝网花制作》展示课,课堂上,田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向日葵的世界,孩子们动手探究制作丝网向日葵的步骤,趣味无穷。一根根铁丝,一条条丝网,一个个简单的套筒,在大家的巧手下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向日葵,通过作品传达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h3> <h3> 第二节,东营区三中的万志伟老师,为我们带来《美器——陶艺手作盘子》,学生们探究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在动手实践中体验陶艺带来的乐趣,学生自由地发挥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美好作品。</h3> <h3> 第三节,广饶县同和小学李芳芳老师的《古诗童话——秋景》集文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孩子们在多种情境中感受古诗的美,通过自己的画笔传达对古诗的理解,呈现出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卷。</h3> <h3> 接下来,大王镇实验小学的刘洪敏主任作了《星光文化铸理念 学校课程育栋梁》的校本课程情况汇报,她从课程依据、课程开发及实施、课程成果三方面对学校校本课程情况做介绍。学校诞生于一篇红色热土,建校伊始就架构起“红星闪闪 绽放光彩”为核心的星光文化课程体系,充分利用身边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形成了润德、启智、健体、尚美、巧手五个系列的特色拓展和探究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五育并举时代新人,校本课程工作取得丰硕成果。</h3> <h3> 下午活动继续,大王镇实验小学的张琪老师在刘集红星农场给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田园课,在刘洪业书记的讲述中,学生们感受红色家乡的革命精神,随后走进田间,化身小小技术员,亲自体验农业劳动。动手拔花生、用锄头种植菠菜,每一项内容都让学生兴致勃勃,最后学生们一同进入实践基地,学习捆菠菜,感受劳动者的智慧。</h3> <h3> 23日上午,大王镇实验小学的姜子秀老师为我们带来一节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红色的足迹》,她将课堂迁移到宣言大厦,带领孩子们走近革命烈士,感受了当年的峥嵘岁月,感受了革命烈士信仰的力量。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美好愿景。</h3> <h3> 随后,大王镇中心初中的高科永老师带来展示课《宣言之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高老师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宣言纪念馆中自己寻找答案,并进行讲解,以此提升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h3> <h3>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上,教师们激情澎湃,同学们兴致盎然。课下,教师们积极讨论,研新路,促发展。此次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加强校际交流和沟通,实现教育资源互补,从而实现双惠双赢。</h3> <h3>文字:张琪<br>图片:刘洪敏<br>审核:王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