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光东村

龙的传人

<p class="ql-block">光东村位于和龙市东北部,距市区45公里,距延吉市25公里,幅员面积7.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6公顷,下辖8个村民小组,在册301户787人,其中朝鲜族767人,占全村总人口97%。以种植绿色有机水稻、玉米和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为主。2019年新建700平方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p><p class="ql-block">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边考察时,光东村是总书记所视察的唯一一个朝鲜族村落,总书记给予了高度的肯定。</p><p class="ql-block">2017年国家民委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村镇”,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授予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23日摄并整理成篇)</p> <p class="ql-block">2021年通过换届选举,4名80后、90后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村党组织阵地建设水平得到整体提升。2020年成立光东“中心村”党委,带动周边3个村,深化与企业合作共赢,大力发展共享稻田、乡村旅游等产业。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7.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万元。</p> <p class="ql-block">光东村是革命老区村,上世纪二十年代,村里成立了反帝同盟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在东满特支领导的红五月斗争中,光东村百姓会同海兰江两岸的农民袭击了头道沟的日本分领事馆。村里有据可考的革命烈士就有22名。</p> <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9日上午,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期间,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太空手中展示6张革命老区新貌图片,并发来问候和祝福。他们说:“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和新中国建设工作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如今,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向全国老区人民和老区工作者致敬!”在这6张图片中,航天员刘洋展示的一张是革命老区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新貌图片。</p> <p class="ql-block">航天员刘洋在太空展示革命老区和龙光东村新貌图片的原片</p> <p class="ql-block">村组织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光东村农耕大食堂</p> <p class="ql-block">归心社幸福光东</p> <p class="ql-block">光东村史馆通过设置总书记视察光东村情况、光东村基本概况、基层党组织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人居环境及农业发展七大展区,全面记载了勤劳朴实的光东、和龙人民谋生存、求发展、共创业的奋进历程。</p> <p class="ql-block">具有记录过去、传承文化、鉴知未来、资政育人的作用,更是乡村振兴、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快速发展,取得翻天覆地变化的有力见证。</p> <p class="ql-block">切实教育引导边疆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亲身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内涵,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村史馆展出的内容全面翔实、独具特色,和龙市专门成立了光东村村史馆建设工作专班,通过驻扎档案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以及挨家挨户访问村内老人和当年总书记来光东村的亲历者等方式,多渠道、多方面收集图片、物件等素材,群策群力设计展馆内容,使史馆的建设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元。</p> <p class="ql-block">此外,为全面展示和龙农业发展成果,村史馆建设专班的工作人员走遍了全市镇村和企业,并从中挑选出优质且有代表性的大米、桑黄、牛肉、泡菜、人参等独具和龙特色的农副产品,让村史馆成了留住乡村发展变迁的博物馆,也成了进一步宣传推广“和龙品牌”的旅游驿站。</p> <p class="ql-block">光东村稻禾间童野乐园</p> <p class="ql-block">稻田小火车——光东站至未来站</p> <p class="ql-block">光东稻田</p> <p class="ql-block">一只白鹭在稻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