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中双河集体户下乡54周年反响篇

渔翁

<p class="ql-block"> 2022.9.15 6:42时,《吉林一中双河集体户下乡54周年纪念篇》正式发表。</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反响篇</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孙艳秋感言(9.15 8:01时)</b></p><p class="ql-block"> 早上好!</p><p class="ql-block"> 我们纪念9.15下乡,美图美文好音乐相册,如期精彩呈现了!</p><p class="ql-block"> 感谢高正德先生辛勤劳作,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提供照片[强]</p><p class="ql-block"> 收集资料有个人有集体,有远有近,照片广泛,匠心编辑,可以说这是集体户最有水平的纪念相册。</p><p class="ql-block"> 但难免也有不足,请大家看看,有什么修改,直接私聊高正德,或者在我们群里说说都可以,以便进一步完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维先感言(9.15 11:35时)</b></p><p class="ql-block"> 高正德的美篇作的好!</p><p class="ql-block"> 辛苦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金玉霞感言(9.15 12:10时)</b></p><p class="ql-block"> 看到了高正德做的集体户的美篇,看的心情很激动!好像又回到了54年前的那段艰苦的,但,确永不会忘记的时光。感谢高正德同学,好美篇做的真好![强][强][抱拳][抱拳]</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孙彦感言(9.15 12:25时)</b></p><p class="ql-block"> 我虽然没在集体户生活过,但是我在部队里也亲身送过下乡的营口市的学生们,并和他们驻了几天,嗨!感同身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仍深刻心中!!!太值得回顾和留念了!多谢高正德的力作!![强][强][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方萌感言(9.15 18:24时)</b></p><p class="ql-block"> 纪念集做得很漂亮,辛苦啦,渔翁同学辛苦啦!</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方萌感言(9.15 18:27时)</b></p><p class="ql-block"> 孙彦一段文字写得情真意切!点赞[强][玫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孙艳秋感言(9.15 19:27时)</b></p><p class="ql-block"> 今天,9.15纪念相册,美文美图美音乐,都看到了吧?再次感谢高正德总编的劳作,辛苦了!请大家好好看看,有需要进一步修改或者添加的,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总的看,基本可以收官了![强][强][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潘锡鹤感言(9.15 20:15时)</b></p><p class="ql-block"> 谢谢你,高正德。</p><p class="ql-block"> 你的辛劳奉献让我们这些身处地北天南、京都僻壤的一家兄弟姐妹点指就能看到彼此的欢容笑貌。青絲白发、沧海桑田,我们的情谊永远不变。期待着再次相聚。也许就是梦想,但梦想也许会成真。期待着梦想成真那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史荣感言(9.15 20:15时)</b></p><p class="ql-block"> 昨晚就看到了老高的美篇,从大家提供的成百上千的图片中遴选,然后编辑、文字、配音,然后赶在915发布,短短几天,老高肯定熬夜了。辛苦啦!</p><p class="ql-block"> 记得18年50周年时,维先编辑了双河集体户50周年纪念相册,维先骑自行车去双河拍摄了双河屯全景,那次已是鸿篇巨制。本次54周年纪念,有几大亮点:</p><p class="ql-block"> 一是有了我们敬爱的李队长、王队长的后人贵义、王福王璐兄弟,看着他们的照片,50几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倍感亲切!为了及时联络上他们哥仨个,维范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二是赵卫回来了。当年学校派我们俩去桦甸给集体户踩点,才有了我们的双河集体户。这么多年赵卫不容易,好在挺过来了,为他高兴。联络赵卫侠女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三是玉光升级,携全家三代全家福荣登集体户相册,我们大家也沾了喜气。王辅光说过,今天(915)是我们的节日!54周年我们以这种方式纪念,是艳秋提议的,多日前他就联系我,我因眼睛不好,上微信少了,我说你张罗一下吧。艳秋多日前就开始策划、联络、组织、发动,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全体户友积极参加,提供照片,小言等户友提合理化建议,才有了老高完成的集体户全家福。春香建议疫情结束再回双河,一句牵动我的心。只是随着年龄增长,聚齐越来越难了。这件事就交给双河集体户联谊会秘书长侠女金玉负责联络筹备吧。我个人只要身体允许一定参加。我们集体户个个都是革命青年志在四方,都是好样的!</p><p class="ql-block"> 54年前集体户筹备阶段,同学们围在一起,为未来的集体户选点儿。记得在哪个班教室,是635班还是644班,哪位同学找来一张吉林省地图。我们把地图铺在地板上,大家围着地图,有的跪着,有的坐在地板上,有的趴在地板上。顺着地图上二道河子那条山沟沟,从公社附近开始,由北往南寻找,新安、永胜、大肚川、松树川、治安、双河,突然有人说:“墙缝!”顺着手指的方向,墙缝在王家店的东方,在红石附近原始森林中,但是那里没有安排集体户啊(还记得是谁说的“墙缝”么?)……。我们专找最偏远的,最艰苦的地方,于是我们在沟里最南端,画了一个圈,那里就是双河屯。双河集体户就这样诞生了!说到这里,又想起了吴国珍户长、孙艳秋户长、李树祥户长,他们为筹建集体户做了许多贡献!李树祥去梨树后,老迟继任生活户长,他的工作,有目共睹,就不夸了。已经离开双河50几年,从离开时起,就不是户长了。现在我们有自己的联谊会,双河集体户联谊会,秘书长金玉,希望户友们多多支持她的工作,团结在联谊会周围,多多联系。怀念吴国珍、莽小平、崔志户友!望大家疫情期间多多保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正德的话(9.15 20:49时)</b></p><p class="ql-block"> 各位户友; 大家晚上好!</p><p class="ql-block"> 自9月8日在户里接受创编双河集体户54周年庆的任务后,我每天都会多次进入集体户群里收集、整理、加工相关信息与资料(图片或文字)。创作方案(占有的资料多与少会影响方案架构的)也会不断的调整和完善,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户友积极提出修改意见或提供补充资料,我会及时修改调整。庆幸的是我能在9月14日22:30时初步完成任务,并将作品发给史、孙二位户长审核批准后于今天早晨正式发表了,作为我们集体户下乡54周年庆的献礼。今天,我又根据户友们提的修改意见对《美篇》进行了调整、补充与完善。但是,还会有可以修改提高的地方,欢迎户友们积极参与、补充资料、批评斧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9.15 高正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孙艳秋感言(9.16 6:24时)</b></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样子,已经成为历史。多年以后会很珍贵[握手]</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明辉回忆文章(9.16 11:08时)</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一、我为老军人输血</b></p><p class="ql-block"> 68年9月十五号我们双河集体户一行18人来到桦甸市二道河子公社治安大队双河小队。双河小队离治安大队二里地。全屯大约有二十来户人家,被二条不知名的小河环绕。天蒙蒙亮响亮的敲道铁的声音振醒了我。我一骨碌爬起来了。心想这是在农村了。赶快跑到集合地点。队长安排男生去牲口棚。这是已经废弃的了,任务是把垫板抬到新的牲口棚。走近一看板子上都是稀屎散发着恶臭。只见社员毫不迟疑抬起垫板就走。我们这些同学也是一样,抬起垫板就走。牛屎沿着垫板流到脖子。流到身上,臭味扑鼻。强忍着没有吐出来。早工结束,回家吃饭。同学们把手洗了一遍又一遍。总是觉得有牛屎味。早饭大家都没有吃多少。饭后队长安排去沼泽地背草。队长给每个人一个背签子。就是一根带绳子的木棍,棍子带尖。晒干捆好的草从木棍穿过。一个人大约背二十来捆草。我们第一次使用背牵子。大家都不会。我们脚踩在塔头,旁边的红色的锈水咕咕</p><p class="ql-block">冒。大家刚刚要起来,一下子又到下去。倒下去,又爬起来,总是找不好平衡。不知道在草甸子摔了多少次,总算是把草背了回来。第一次成功了,第二次就好多了。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喊累。我们一个个浑身都是发臭的草甸子水。每个人都是锈迹斑斑。这就是下乡第一天。大家都是好样的,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喊累。这就是双河集体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二、今天割稻子</b></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们经过考验后正式下田劳动,大家都很兴奋。握惯笔的手拿起镰刀,感到很笨拙,不过大家的悟性还是不错,一会就会了。只是捆稻子还是不会。社员就耐心的教我们。慢慢的社员和我们都熟悉了。有个社员告诉我们。第一天牛棚搬家,去草甸子背草,都是社员为了考验我们特意安排的。我们集体户都经受住了考验。双河屯是大山沟。当地流行四大害。小咬草耙子,哈勒嗨蜇麻子。前者是吸人血的昆虫,后者是蜇人的植物。蜇人的植物可以躲避,可是每当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一团团的小咬往你脸上叮。这天就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听见有人喊,集体户的同学赶快去大队卫生所,给老军人输血。听见喊声,集体户的全体同学放下镰刀就往大队部跑。大家都想为老军人输血。我记得方萌跑在最前面,高喊输我的血.经过化验只有我和方萌可以。可是最后留下我和一名社员。我们都是比型血。方萌是欧型血,不是同血型。没有输血。当晚我也不知道究竟到底输了多少血。只是觉得有些头晕。第二天早上我回了集体户。记得我再一次醒来,方萌已经为我做好了鸡汤。也不知道方萌还特意在哪弄来几片白菜叶下在汤里。用现在的话叫做色香味俱全。这是我这辈子吃的最香的鸡汤了。队长也来看我慰问我。集体户的同学也关心我。户长和队长不让我下地干活。所以做了一段时间的饭。还有一些回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孙艳秋感言(9.16 12:01时)</b></p><p class="ql-block"> 明辉:回忆的太珍贵太有意义了。</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酸甜苦辣,记忆很深的往事,甚至刻骨铭心。想起来,说起来都很感动[合十]好在我们都挺过来了,也赶上了好时代。特别是你,还当上了我们母校吉林一中的老师。我也是一辈子当老师,老师的奉献我深有体会。但是我不及你,你是母校的老师呀!那是我们集体户的骄傲啊[强]我们都75岁多了,开开心心!你是人所共知的养花专家,2021年聚会时说好了,我再次退下来也养花,你说要给我邮寄花苗🌸 忘了没[笑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正言感言(12:42时)</b></p><p class="ql-block"> 陈明辉说的那次献血我的记忆很深刻,是离双河八,九里地的九星屯吧(名字有点记不清了),是一个曾经在部队当兵专业的,胃溃疡大出血,那个人趟在炕上还在流血,那情景还在眼前,当时只有两个B型血,陈明辉和治安东队一个民兵,我和方萌是O型血也被留下了,最后只用了两个人的血,当时输血的情景还在眼前,血嘀嗒嘀嗒声音有点替你紧张,应该是输了300左右吧,那个人应该是已经不行了,血怎么输进去,怎么流出来。陈明辉输了血之后明显的看出很长时间都没恢复过来。东队那个社员我记得第二天还来集体户看望你来了,他什么事没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维范感言(9.16 13:22时)</b></p><p class="ql-block"> 看了明辉兄的一段回忆录很受感动。[强][强][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史荣感言(9.16 13:46时)</p><p class="ql-block"> 明辉献血那个屯叫忠恕屯,我们下乡第二天徒步从公社去双河,就是在忠恕屯吃的午饭。还记得圆枣子么,就是在忠恕屯社员家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孙艳秋感言(9.16 14:03时)</b></p><p class="ql-block"> 是的!献血,和献血之后在集体户身体虚弱的情景,都清晰起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方萌感言(9.16 15:26时)</b></p><p class="ql-block"> 我印象中,抢救的病人就是忠恕我们吃饭的那家男主人呢。</p><p class="ql-block"> 是的,鸡汤是我熬的。鸡是哪里来的?队里买的?记不清了。陈明辉输血后,身体很弱,休息了两天。为抢救社员生命,陈明辉积极献血,没有任何犹豫,挺了不起的,值得学习。所以大家也都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正言感言(9.16 16:20时)</b></p><p class="ql-block"> @史荣 :你一提醒想起来了,叫忠恕屯,刚才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咱们在他家吃过饭。去公社都要路过那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