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对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农村经济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长汀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必须聚力“三点”,让文化旅游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脉络”,打通农文旅融合的“毛细血管”。以深化理念为切入点,挖掘乡村振兴潜力。构建“农业+文创+旅游”的发展模式,要持续加深农文旅在广角度、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意识和融合理念。<br> 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认识。要把农业农村迫切需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时代要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农文旅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改善乡村环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结合起来,融入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乡领导干部党课和业务培训课程体系,通过强化思想认识,激发新担当新作为。<br> 另一方面,要营造舆论氛围。强化政策宣传、专题宣传,引导形成农文旅经营者、从业者和农民积极响应、主动参与的实践 养成;加强对旅游线路的开发,促进文化价值再生、价值联动的农文旅融合优秀示范案例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创新驱动为着眼点,激发乡村振兴动力。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消费升级。开发“一部手机游汀州”平台,在“闽政通”APP、微信小程序开通夜游汀州、龙门风景区等各大景点的预约功能,促进消费。二是加快产品创新,延伸产业链条。按照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的原则,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盘活农村资源,因地制宜谋划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集生产、储运、加工、营销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大格局。三是实施品牌创新,提升文化内涵。发挥刻纸龙灯、涂坊花灯、三洲玻璃子灯、同睦村花灯等非遗品牌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影响力,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品牌,以品牌创新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振兴赋能。以完善机制为关键点,凝聚乡村振兴合力。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一是推进制度创新,构建融合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融合发展组织领导机制,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政策协同体系,形成党委政府牵头、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协同组织机制,确保融合政策、举措落地落实。二是搭建合作平台,提升融合联动机制。与八闽主要客源城市文化旅游部门之间搭建合作平台,加快建立政府间协商机制和相关协会协作机制,开辟农文旅融合项目“绿色通道”,按照“五全原则”多领域宽范围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三是加强统筹协调,构建利益均衡机制。既要大力支持企业经营生产又要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同时鼓励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农文旅融合发展获取更大实惠,逐步构建兼顾 公平的利益均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