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五十载 深深魚水情

<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15年10月14日,珠海市万山镇政府在大万山岛举办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掛牌仪式暨纪念赤脚医生五十周年活动。受万山镇政府的特别邀请,一批当年驻守大万山岛部队卫生队的老战友从全国各地来到了大万山岛,共同欢庆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盛会。</p> <p class="ql-block">  大万山岛是万山群岛中的一个重要岛屿,美丽富饶。万山岛周边海域是广东六大渔场之一,1988年10月被批准成立全国第一个海洋开发实验区。岛上又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万山渔场核心区的大万山岛,渔村风貌保存完整,海域海水清澈,资源丰富;被誉为“亚洲奇观”的浮石湾坐落于该岛上,建于1852年的万山天后宫是万山群岛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庙宇;万山海域作为全国闻名的海钓基地每年都吸引不少海钓爱好者,并连续三年被国家体育总局选为全国海钓锦标赛决赛场地。这些核心景观资源,加上海岛幸福村居建设的深入推进,使万山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景象,成为首个获得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称号的海岛。</span></p> <p class="ql-block">  大万山岛旧貌。</p> <p class="ql-block">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大万山岛。</p> <p class="ql-block">  1965年,根据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全国农村掀起了培训乡村卫生员的热潮,从此湧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赤脚医生”队伍。当时的万山公社为解决岛上渔民平时缺医少药和渔船出海作业的医疗安全保障问题,并适应加强民兵建设,巩固军民联防,落实战备的需要,经同驻岛部队研究决定,从渔民中选派一部分女青年,由部队卫生队负责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批渔民卫生员 (后称赤脚医生),人们称之为“赤脚医生十姐妹”。多年来,先后有部分人员调出和补充,共有35人 (其中男4人) 担任过赤脚医生。赤脚医生们长期扎根海岛,深入渔村,跟随渔船出海作业,同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为漁民送医送药,在大海上紧急救护伤病员,深受欢迎。她们湧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远近闻名,在全省乃至全国广泛传扬。卫生队还经常派出医务人员,组织赤脚医生业务学习,或一起巡诊,为渔民看病,上山釆集中草药等,从中给予业务技术指导。军民共建办医,也更加密切了军民关系,加深了鱼水之情。</p> <p class="ql-block">  1965年10月,首批参加培训的渔民卫生员同驻军卫生队的军医卫生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大万山岛的赤脚医生十姐妹,英姿飒爽,意气风发。</p> <p class="ql-block">  驻军卫生队的卫生人员深入渔村,同赤脚医生一起巡诊,进村入户,上渔船为渔民防病治病,以此加強业务方面的联系,协助赤脚医生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卫生队的军医向赤脚医生传授针灸技术和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p> <p class="ql-block">  卫生队张联友副队长为赤脚医生讲课。</p> <p class="ql-block">  卫生队冯海珊队长带领赤脚医生上山识别釆集中草药。</p> <p class="ql-block">  卫生队干部战士同赤脚医生姐妹合影。 </p> <p class="ql-block">  赤脚医生张容彩(二排左4)出席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同来自全国的赤脚医生代表一起合影留念(1975年6月26日)。</p> <p class="ql-block">  赤脚医生黄金伙 (前排右1) 出席全国赤脚医生工作会议,同广东省赤脚医生代表一起合影。(1976年6月26日)。</p> <p class="ql-block">  赞扬万山赤脚医生十姐妹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2015年10月13日,曾在大万山部队卫生队工作过的战友和部分家属共56人,分别从北京、江苏、湖南、湖北、广西、河南等地来到珠海市香州,入住诺曼酒店。在酒店的门前,分别多年的老战友久别重逢,格外高兴,握手问候致敬。当中,来自北京的吴海洋战友更是第一次参加战友会。当吴海洋战友走到万重山战友面前打招呼时,竞没有认出吴海洋。吴海洋战友笑着说:天天念叨我,怎还不认识?是啊,一晃分别40多年,星转斗移,沧海桑田,过去那稚嫩的模样不见了。战友见面那种热烈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晚上我们在酒店欢聚一堂,酒店餐厅欢迎的大红横幅,使我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大家频频举杯,互相敬酒,友情、思念、问候溶入杯中,表达美好的祝愿。</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餐后,战友们一行步行到香洲港码头,乘上游轮驶向大万山岛。游轮在碧波中快速飞驰,船仓内欢声笑语,海上风静浪平。一个多小时,游轮就抵达了大万山岛。</p> <p class="ql-block">  游船靠上了万山湾新建码头,我们又回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故乡大万山岛。万山湾似母亲的怀抱,那熟悉的码头,如母亲的长臂,一把将远方的游子揽入怀中。游船的长笛,唤醒了游子的梦。梦中的第二故乡到了。</p> <p class="ql-block">  游船在大万山岛新建码头靠岸后,战友们住入原岛上赤脚医生温金彩等特别安排的阳光酒店。</p> <p class="ql-block">  战友们应邀出席万山镇政府举行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掛牌仪式。</p> <p class="ql-block">  10月14日下午,万山镇还举办了海岛幸福村居建设暨发扬“万山赤脚医生十姐妹”精神座谈会,大家围绕如何加强海岛保护与开发、幸福村居建设、挖掘海岛人文资源、发扬十姐妹精神等积极建言献策。会议认为,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具有时代的特征和特殊的历史贡献,万山赤脚医生十姐妹所创造的业绩深深地在万山人民心中扎根,她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以人为本、无私奉献的精神已成为万山人民宝贵的财富,继续激励万山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新形势下,在当前幸福村居建设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践行这样的精神,努力创造新的业绩,把万山镇建设得更加美好。</p> <p class="ql-block">  原大万山岛赤脚医生温金彩(上图)和原驻岛部队卫生队女兵吴海洋(下图)先后在研讨会上发言。</p> <p class="ql-block">  参加海岛幸福村居建设暨发扬赤脚医生十姐妹精神研讨会的全体人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原大万山部队卫生队的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  原大万山岛的赤脚医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原大万山岛部队卫生队的女兵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战友和赤脚医生们一起,回到昔日工作生活过的卫生队营区,寻找青春时期的梦想,回忆军营中的峥嵘岁月,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感慨万千。这里,我们曾洒过辛勤的汗水,留下过自己的足迹,是我们受到锻炼成长的好地方,心中怀有深深的眷恋。由于部队整编,昔日红火的卫生队不复存在,门诊前面的一对石狮子不见了,迎接我们的只有病房后面的两棵大榕树。大榕树老了,象征岁月时流逝。好在门诊建筑还存留下来,大家在门诊前留下了一个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卫生队的战友和大万山岛赤脚医生在原门诊楼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卫生队的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  大万山岛的赤脚医生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海面,波光粼粼,色彩缤纷,万山湾的景色令人陶醉,格外迷人。</p> <p class="ql-block">  当天晚上,万山镇领导特设晚宴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参加晚宴还有当地的赤脚医生等。宴会就设在万山湾的小码头,霓虹闪烁,海风阵阵,美味的海鲜,浓烈醇香的美酒,互动的友情,把我们带回了那难忘的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  在海岛上迎来了一个清爽宁静的早晨,眼前的万山湾微风习习,风光旖旎,真让人心旷神怡。战友们三五成群,漫步万山湾,欣赏海边的美景,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15日上午,战友们又游览岛上享有“亚洲奇观”和“亚洲第一湾”美誉的浮石湾。浮石湾位于大万山岛的东南面,海湾长680米,纵深300米。浮石湾是抹不掉的记忆。那蔚蓝色的大海涌起的波涛,冲击海滩上的鹅卵石,掀起朵朵浪花,我们在这里留下了欢笑,留下了青春的倩影。那天大家又在浮石湾的鹅卵石上或坐,或站留下了一张张的照片,对于远路的战友来说,这也许是最后给浮石湾说声再见。</p> <p class="ql-block">  战友们在离开万山岛返程途经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东澳岛,乘坐环岛观光车,游览了东澳岛南沙湾的钻石银滩(丽岛银滩),在灿烂的阳光下,共同感受沙滩大海的浪漫,诗与远方的胜景。</p> <p class="ql-block">  15日 晚上,原大万山卫生队的战友在香洲万山楼举行答谢宴会,感谢万山赤脚医生们在这次聚会过程中的盛情接待。宴会上,主客人都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共叙那段军民鱼水情的辉煌岁月,那段难以忘怀的姊妹情谊。大家还表演自编自演的节目,宴会自始至终隆重热烈,充满亲切、深情的气氛。酒会后大家依依不舍。但愿战友们回程顺利,健康快乐,明日再相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美篇中不少照片由朱军战友帮助提供,万重山战友帮助撰文,值此深表感谢!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