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探微】关中书院

长安沐雨梓

文/卞润梓 关中书院位于西安市碑林区书院门,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由思想家、教育家冯从吾创办,是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西北书院之冠,儒家理学学派“关学”的传播重地之一,现为西安文理学院书院校区所在地。<br><h1><b>一、冯从吾早期入仕讲学</b></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冯从吾</h5>冯从吾,字仲好,号少墟,人称少墟先生,西安府长安县人。冯从吾自小深受外祖父“关学名流”刘玺的影响,钻研孔孟,研读程朱理学,深得关学要旨。他潜心求学,性情耿直,在认识上主张“正本清源”,在知行关系方面主张学行兼顾,在教育思想方面强调“德教为先”,在“关学”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冯从吾二十岁“以恩选入太学”,卒业后曾执教正学书院。三十三岁中进士,步入仕途,但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长年不理朝政,导致此时宦官专权,社会矛盾尖锐。冯从吾冒死直谏皇帝,斥责皇帝: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西安府城图中的正学书院</h5>“陛下郊庙不亲,朝讲不御,章奏留中不发。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近颂敕谕,谓圣体违和,欲借此自掩,不知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陛下每夕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左右一言稍违,辄毙杖下,外庭无不知者。天下后世,其可欺乎!愿陛下勿以天变为不足畏,勿以人言为不足恤,勿以目前晏安为可恃,勿以将来危乱为可忽,宗社幸甚。”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h5>万历皇帝听后大怒,想要处死冯从吾,适逢太后寿辰,不得动杀戒,加之群臣名士求情,冯从吾方死里逃生。但万历皇帝仍夜夜笙歌,我行我素,这使得冯从吾彻底失去希望,罢官返回西安。返回西安后,冯从吾闭门谢客,进行学术研究,希望通过大兴讲学之风,上达天听,以此重整朝纲,使明朝重回正轨。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陕西省西安师范附属小学</h5>冯从吾不久后开始与萧茂才在宝庆寺(今西安师范附属小学)设坛讲学,写成《疑思录》六卷。三年后被起用,至长芦负责盐政,他严厉打击不良商贩,却被里外构陷,再次被罢官。冯从吾于是继续在宝庆寺讲学,在此期间前来学习者无数,小小的宝庆寺已不堪容纳。<br><h1><b>二、冯从吾兴建关中书院</b></h1>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陕西布政使汪可受、按察使李天麟、参政熊应占、闵洪学及副使陈宁、段猷显等,为冯从吾在宝庆寺东另立关中首善书院,即“关中书院”。关中书院建讲堂六楹,题名“允执堂”。冯从吾《关中书院记》载: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宝庆寺塔</h5>“书讲堂六楹,诸公扁曰‘允执’,盖取关中‘中’字意也。左、右各为屋四楹,皆南向,若翼。东、西号房各六楹。堂后假山一座, 三峰耸翠,宛然一小华岳也。堂前方塘半亩,竖亭于中,砌石为桥,偏西南不数十武,掘井及泉,引水注塘,并覆以亭。二门四楹, 大门二楹,旧开于南,缘邻官署,冠盖纷沓,深山野人,不便厕迹,因改于西巷,境益岑寂,且不失吾颜氏陋巷家法也。西巷地基乃用价易民居。大门外复搆屋,南北相向,各三楹。门北隙地复搆小屋数楹,仍居数家,以供洒扫之役。前后稍为修葺,不及数月,焕然成一大观矣。”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斯道中天阁旧照</h5>1612年,新任布政使汪道亨为关中书院建“斯道中天阁”,用来祭祀孔子。至此,书院已初具规模。冯从吾等在此大力宣传儒家思想,昌明理学,四川、甘肃、河南、湖北等地学子皆来此求学。冯从吾被誉为“关西夫子”,与邹元标并称为“南邹北冯”。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邹元标</h5>天启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授冯从吾左都御史之职,冯从吾再次鼓起勇气进京,却被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排挤,冯从吾只得与邹元标等到北京城隍庙讲学,创办首善书院,不久后却又被阉党查封捣毁。冯从吾失望回到西安,从此深居简出,在关中书院定期讲学,著书立说。天启六年(1626年)在阉党的控制下,明熹宗下诏:“一切书院俱著拆毁。”陕西巡抚乔应甲在阉党的授意下捣毁了关中书院,并将书院孔子像“掷之城隅”,冯从吾深受此奇耻大辱,以绝食抗争,最终因体弱而逝,享年七十一岁。 崇祯年间,阉党被除,冯从吾被平反,赠太子少保,赐祭葬,谥号恭定,并恢复关中书院。崇祯二年(1629年)将关中书院更名冯恭定公祠,崇祯五年(1632年)扩建书院时又在书院后另设专祠祭祀。清朝时西门外青门学舍旁另设冯公祠,后被毁。光绪十六年(1890年)冯公祠(位于今西安市四十二中)被重加修建,祠内附立少墟书院。十年浩劫中,少墟书院被毁,仅存部分碑石遗迹,关中书院成为了冯从吾先生留存于世的最重要的遗迹之一。<br><h1><b>三、明代之后的关中书院</b></h1> 明末清初,战争频繁,关中书院沦为囤积弹药的武器库,破败不堪。康熙五年(1666年),陕西巡抚贾汉复令西安知府承桃、长安知县黄家鼎在宝庆寺旁重建扩建了关中书院,东廊作为讲学先生寓所,西圃作为憩息之场所在此时被兴建,允执堂后新建五楹“精一堂”,左右建厢房五楹,大门改为南开,建“关中书院”牌坊,逐渐形成了今日的规模。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颙</h5>明清时期,除冯从吾先生兴建书院外,众多先生大儒云集关中书院讲学,也培养了众多人才。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曲先生李颙就聘主持关中书院,“德绅名贤,进士举贡,文学子衿之众,环阶席而侍,听者几千人。”书院得到了再度复兴。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古愚</h5>清代史复斋、戴祖启、孙酉峰、路德、柏景伟等也曾在关中书院讲学,陕西状元王杰、爱国名臣王鼎、与康有为齐名的刘古愚、维新派志士“关学宗传”宋伯鲁、关中大儒“牛才子”牛兆濂、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等均曾在关中书院求学。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兆濂</h5>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兴办新学,兴建“两级师范学堂”,关中书院改建陕西师范大学堂,是西北五省最高学府。民国初年,陕西师范大学堂被改为省立师范学校。1963年,西安师范学校被撤销,西安五中迁入。次年,斯道中天阁被拆除,兴建了宿舍楼。1985年,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被恢复。2009年7月,西安师范学校被并入西安文理学院,关中书院现已成为西安文理学院书院校区。<br><h1><b>四、关中书院的历史遗迹</b></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光绪陕西省城图中的关中书院</h5>关中书院与文庙、西安府学、长安县学、咸宁县学毗邻,作为西北书院之首,在陕西地区其规模型制最为宏大的,是陕西 160 余所书院中唯一一所书院、文庙、学宫一体的书院。关中书院整体空间布局呈中轴对称,五重院落,整体布局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关中书院入口处为“引导区”,起于牌坊大门,终至二门前,纵深20米,面阔10米,陈列石狮、碑刻、冯从吾像等。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中书院总平面图</h5>其次为讲学区,包括讲堂允执堂、三门、两侧长廊等,纵深 73 米、面宽 28 米,堂前左右各有一棵建院时栽的铁树,是书院内面积最大、最核心区域。允执堂是关中书院的核心,“允执”出自《中庸》“允执厥中”一词,意为遵循儒家的中正之道,并暗合“关中”的“中”字,现存建筑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依照原貌翻建而成,青瓦红柱,面阔五开间,进深五开间,总面积889平方米,为木质构架建筑,卷棚式屋顶正中勾连搭一座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的硬山式屋顶。讲学区两侧为偏廊,廊中有醒钟亭,将讲学区与斋舍区加以联结。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允执堂</h5>允执堂之后的泽园、精一堂及左右厢房形成了祭祀院落,正中间设神主,左右两侧为正学、理学名臣神主。藏书区以允执堂后的“斯道中天阁”为中心。斯道中天阁建于万历四十年(1612 年),曾是关中书院的最高建筑物,用以祭祀先师,上层祭孔子圣像,下层置冯从吾木主。天启年间遭阉党破坏,崇祯年间重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中天阁重新修葺,用作西安师范学院的图书馆。1956 年,中天阁被拆除,传其后移建于兴庆宫公园沉香阁内。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泽园</h5>精一堂是关中书院的祭祀建筑,位于主轴线的末端泽园内园内。建筑屋顶为硬山形式,立面五开间,与两侧的厢房抱厦成院。四合院教学楼位于书院中轴线两侧,由两排教学楼与其中空间形成四合院落,建筑为二层硬山式屋顶建筑,每层有两个教室组成,教室面阔 7.8 米,进深 5.6 米。斋舍区是书院学子的居住之处,包括,长条形侧房或厢房,位于中轴线两侧。《咸宁县志》载:“精一堂左右分列学子斋舍,多达一百间,规模亦甚可观。”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醒钟亭</h5>关中书院历经四百余年历史,尽管屡遭劫难,却有一代代名儒在此讲学活跃,一批批知名人物在此求学,沉毅求实的关学学风在此得到了传播,成就了明清以来关中的社会风气,关中书院在未来也必会为西安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br><b>【参考文献】</b><br>①岳少峰.三秦史话—关中书院与关中学派[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br>②魏琳琳.关中书院景观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br>③吕凯.关中书院建筑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