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阅美 ——林月娥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读书分享

杨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儿童行为心理学》阅读者:姚曼</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姚曼 黄石市团城山小学 语文教师</b></p><p class="ql-block"> 曾获“新华书店杯·寒假读一本好书”征文·朗诵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第二十五届中国青少年作家杯银奖。</p><p class="ql-block"> 爱孩子,从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开始!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守护者,每一位教师都是孩子的引导者,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孩子,最希望孩子优秀的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牵动父母的每一根神经,撞击教师每一次心灵。因此,我们需要懂得一点点行为心理学,才能读懂孩子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秘密,才能更好的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作者:王银杰</b></p><p class="ql-block">著名亲子教育实践专家,父母成功与子女成长关系研究与实践专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主要内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6种读懂孩子内心的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孩子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p><p class="ql-block">*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决定孩子的行为</p><p class="ql-block">*要想改变孩子行为,先使自己成长</p><p class="ql-block">*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p><p class="ql-block">*孩子好的行为是爱和支持滋养出来的</p><p class="ql-block">*父母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0种行为信号:</span></p><p class="ql-block">哭的行为 、肢体行为、语言行为、生活行为、学习行为、道德行为、习惯行为、交际行为、异常行为、亲子行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87种场景解读:</span></p><p class="ql-block">#爱哭——是每个孩子最常用的武器</p><p class="ql-block">#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p><p class="ql-block">#“我是从哪里来”——出现第一个迷惑期</p><p class="ql-block">#不喜欢刷牙——不懂得口腔卫生的重要</p><p class="ql-block">#不愿意上学——缺乏正确的学习理念</p><p class="ql-block">#孩子学会了撒谎——认知发展的需要</p><p class="ql-block">#磨磨蹭蹭——孩子在进行无声的反抗</p><p class="ql-block">#早恋——孩子产生了朦胧的两性意识</p><p class="ql-block">#离家出走——缺乏安全感或自尊心受损</p><p class="ql-block">#与家长对着干——陷入了禁果效应</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读书心得】</b></p><p class="ql-block"> 儿童的行为千姿百态,而每个行为背后又有着与成人不一样行为心理,往往只有抓住隐藏在他们行为背后的心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儿童行为心理学》正是为家长、教师解读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我读了这本书、爱不释手、过目难忘。</p><p class="ql-block"> 本书中列举了一些儿童比较常见的行为举止。如吸吮手指、啃咬指甲、喜欢撒谎、做事拖拉等等,并且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分析与讲解。使原本深奥的理论摇身一变,成了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和文字,深入浅出的应对策略,为成人走近儿童的内心世界搭建了桥梁。</p><p class="ql-block">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不但适合父母们阅读,而且适合每位儿童教育工作者阅读。只要我们认真通读本书,掌握书中所提供的知识与技巧,当身处和书中所描述的情境相似时,我们便能通过观察对比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瞬间读懂孩子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秘密,了解孩子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成为称职的父母,而我们的孩子也能快乐成长,成为一种积极向上、身心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现代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金句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父母总以为不让孩子做这个,做那个,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包办一切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让孩子失去了他们应有的创造力!</p><p class="ql-block">——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就会被社会淘汰。因此,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孩子成为一个敢于拼搏、敢于积极进取、敢于奋斗的人。</p><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有很多复杂、未知的事情,孩子需要在父母的引导下探索。孩子的提问既是探索,也是求知,更是思维、创新等各方面的发展。接受孩子的问题,引导孩子,改变未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精彩片段分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上课老走神——注意力不够集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案例情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鹏鹏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平时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玩具数不胜数,但每个玩具玩不了多长时间。一天,学校老师告诉鹏鹏妈妈,鹏鹏的注意力总是不太集中,老师持续上课超过5分钟,他就东看看,西瞧瞧,坐也坐不住。下课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玩着玩着就不玩了,转而去做其他事情。吃饭时也不能专心吃完。</span></p><p class="ql-block">【原因分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span></p><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实践证明:3岁孩子注意力可维持3~5分钟,4岁孩子可维持10分钟,5~6岁的孩子可维持15分钟,7~10岁孩子可维持20分钟,10~12岁孩子可维持25分钟,13岁以上孩子可维持30分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父母过度放纵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第一现在的父母有时候太忙,无暇陪伴孩子玩耍,所以常常给孩子买一堆玩具,让孩子自己选择,面对琳琅满目的玩具,孩子玩玩这个,摸摸那个,无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第二父母在教授孩子知识时,任由孩子的性子,孩子不喜欢就不学了,无法坚持到底,也不利于孩子注意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饮食及健康方面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某些情况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由于身体不适造成的。同时,若孩子平日饮食中含有较多的添加剂、防腐剂等,也会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应对措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不要打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span></p><p class="ql-block">孩子在学习时,创造安静,独立的环境,家长不要打断孩子的学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完成作业的期限。</span></p><p class="ql-block">父母告诉孩子作业完成时间,明确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否则,自己承担后果,培养孩子的时间紧迫感,慢慢让孩子形成学习规律,当然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孩子的承受范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3.帮助孩子提高专心程度。</span></p><p class="ql-block">主要通过奖励措施来增添兴趣,从而提高专心程度,不仅可以从物质上奖励,还可以从言语上进行精神鼓励,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姚 曼</p><p class="ql-block">文稿审核:林月娥</p><p class="ql-block">图文制作:姚 曼</p><p class="ql-block">黄石市林月娥名师工作室</p>

孩子

行为

父母

读懂

注意力

姚曼

儿童

分钟

学习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