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天地阅览室,万物为书卷。”为师者更应该博览群书、读自然万物,感社会人情,提升思想境界,才能成为更为合格的传道受业解惑者。2022年9月8日,为迎接第38个教师节及“青蓝工程”项目的启动,吉林松花江中学高中部在馨德楼阶梯教室举行青年教师读书分享大会。本次分享大会由高中教务处张琦主任主持,校党委书记,校长吕彦波、高中部教学副校长刘晓华、高中教学总督学胡晓明参会指导。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刘晓华副校长致辞</b></h5> 刘晓华副校长指出,“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教师生命质量的需要。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促进青年教师不断进步、超越自我。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主任讲话</b></h5> 胡主任在讲话中提到,青年教师必读的几类书:专业书目可以提升教学技能;爱好类书目可以充盈教师内心,解惑类书目丰富教师知识储备,文史哲书目能够提升教师精神境界。总之,青年教师要多读书,要不断充实自身,提升自身。 随后,在刘晓华副校长和胡主任的指导下,高中部青年教师分享了暑期阅读书目及读后感悟。 <h5 align="left">人可以被毁灭,但无法被打败。<br>其实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是荆棘与鲜花同在,有晴空也有冷雨,不过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前途很远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会有路。</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 align="left">——<strong>《老人与海》 高三政治教师王淼 </strong></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 align="center">“我们这一代人生得太晚,没有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为你说话。我们这些人又过于疏懒,没有及早地去拜访你的远亲近邻。我们还常常过于琐碎,不了解粗线条、大轮廓上你的形象。但毕竟还来得及,新世纪刚刚来临,今天,我总算已经及时赶到。”</h5><h5 align="right"><b>——《文化苦旅》 高二语文教师周春阳</b><br></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 align="center">生活的本身就是一部《平凡的世界》,这个世界虽然平凡,却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苦难与悲喜,劳动与充实,无疑最能让人脚踏实地。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在教育生涯中必然会经历许多困难与挫折,唯有勇敢地遵循自己的内心,才有可能缔造平凡中的伟大,成就平凡中的传奇。</h5><h5 align="right"><b>——《平凡的世界》 高一地理教师文丹</b><br></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 align="center">曾国藩是能臣严吏,他的成功归功于时代的选择,更归功于自身的人格。早年他给自己定了修身十三条,他对于人格的淬炼归纳核心为:“诚、敬、静、谨、恒”。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格外注意个人内在与外在形象。提高自身修养,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不仅教书,而且育人。爱护学校,关心学生。</h5><h5 align="right"><b>——《曾国藩传》 高三物理教师孙铭阳</b><br></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 align="center">正如易中天在作品中,讨论“中华文明靠什么成为世界文明”时列举了很多方式。有男耕女织的经济生活方式,四世同堂的家庭结构方式,君臣父子的社会组织方式等。从各个方面看,各有其道理规律。精神和价值支撑着文明的延续,而人本精神,现实精神,艺术精神便是其核心内涵。这让当时带着疑问阅读的我茅塞顿开,透过那些迷雾,深层次理解了中国人的并不是没有信仰,而是内化于方式背后的精神价值,引领着中华文化经久不衰,中华民族长久不灭。</h5><h5 align="right"><b>——《安史之乱》 高三语文教师任延旭</b><br></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 align="center">傅雷在书信中善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而我作为一名教师,更有必要认真查找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找准原因,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以便更好的发挥一名教师的作用。</h5><h5 align="right"><b>——《傅雷家书》 高二化学杨斯琦</b><br></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 align="center">做老师并非易事,教学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本书中有很多案例,直观的展示了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处理办法,让我受益匪浅。</h5><h5 align="right"><b>——《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高三生物教师杨薇</b><br></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 align="center">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基础和灵魂,离开了生活和经验也就没有教育。教育的目标也只能是追求人的生命的发展和延续。“教育即生活”并不是说教育与生活意义等同,而是强调教育对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作用,注重教育对生活的影响。</h5><h5 align="right"><b>——《教育即生活》 高二英语教师崔欢</b><br></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智慧的教育者会形成对独特性的关注。 每一个学生都是特别的,她们有属于自己的童真和自己的处事原则。教育的核心一定是爱,毋庸置疑,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只能称为机械的教学。当我们真正爱孩子,把爱献给孩子时,教育活动才有了美好的情调。</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b>——《教育的情调》 高三数学教师岳广宜</b></h5> <h5 align="center"><b>美文朗诵《青 春》</b><br></h5> <h5 align="center">人生有一首诗<br>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br>往往并没有读懂它<br>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br>它却早已远去<br>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br>青春是那么美好<br>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br>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br>不管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br>还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br>它都是最闪亮的日子</h5><div align="right">——高一历史王冠麟 高二语文王新宇<br></div><div align="center"><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吕校长总结</strong></h5> 吕校长向各位教师分享读书经历,并鼓励青年教师多读书,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丰盈内心世界,成为学生阅读的点灯人,阅读的引路人。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校领导为读书分享教师颁奖</b></h5> “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挂着笑容,我的内心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伴着秋日暖阳,松花江中学高中部的教师们又一次捧起书本,神游在知识的海洋,更加坚定地走向松花江中学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