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重庆市武隆区,曾经的武隆县,传说得名于五龙进京灭火,壮士带着五条巨龙扑灭了京中已经烧了很久的熊熊大火,之后就消失不见了。皇帝派人去寻找,并因此设立了一个县。</p> <p class="ql-block"> 很早以前,京城失火了,怎么也扑不灭。皇帝忧心如焚,下诏调各地民力进京灭火。一天早晨,天刚刚亮,京城的人们就看到一个壮士,带着五条巨龙,吞云吐水,在熊熊大火中,来回穿梭。</p> <p class="ql-block"> 其中一条巨龙受了重伤,差点跌落火中。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这时,壮士带着那四条巨龙,赶忙来救。他们一起喷水灭火,最终火势大减,直至熄灭。</p> <p class="ql-block"> 京城百姓欢呼雀跃,将那壮士抬了起来,准备前往皇宫为他请功。可是哪位壮士不贪恋功名,带着他的五条龙悄悄离开了。皇帝听到这件事后,急忙派人去寻找。</p> <p class="ql-block"> 皇帝派出的差人一路跟随那位壮士脚步,来到了四川省东南部一个小县城里。跟着跟着,那位壮士和五条巨龙,突然不见了。差人们急了,这可咋回去交差呢。</p> <p class="ql-block"> 他们在县城里寻了个遍,怎么也没找到,但是看到城隍庙前的柱子上,雕刻着五无条巨大的金龙,其中一条好像受了重伤,很像在京中灭火的那条。</p> <p class="ql-block"> 差人没了办法,只能回去向皇帝如实禀报。皇帝认为这是上天帮助灭火,特地赐给那座城隍庙的城隍龙帽一顶,龙袍一件。据说,全国各地的城隍老爷都不穿龙衣龙帽,只有这个县的城隍是个另外。</p> <p class="ql-block"> 这个县就是曾经的武隆县,今天重庆市的武隆区。武隆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武陵山和大娄山峡谷地带,有“万山如画”“水陆咽喉”之称。</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武隆县,由于山高水险,交通不便,经济非常落后。当地有民谣说:“好个武隆县,衙门像猪圈;大堂打板子,河滩能听见。”</p> <p class="ql-block"> 武隆县虽然贫穷,但是历史却非常悠久。西周时期已经建立了“邑”的行政建制。蜀汉时期,后主刘禅于公元250年设立了汉平县,这是武隆设县之始。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渊在位时,设立了武龙县。</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取名武龙县呢,说法有二,其一就是源于五龙入京灭火的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武龙县之名,来源于境内的五龙山。</p> <p class="ql-block"> 据说,曾经武龙县老县城附近有“文笔龙”、“倒挂龙”、“石龙”等五处形像龙的山脉,合称“五龙”。“武龙”与“五龙”谐音,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公元1380年,朱元璋在位时,将“龙”改为“隆”,因此才有了武隆县之名,取“威武兴隆”之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