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8日上午10点30分我们从芝加哥启程,直飞加拿大卡尔加里。 4小时飞抵后,在机场租车,自驾前往下榻处-加拿大中医研究院程院长家。 程院长家坐落在市郊起伏的丘陵之处,广阔的院落周围花草芬芳,树木成荫,加上他们自己种植的不少中草药,别有一番北国早秋的风味。 蒙程院长夫妇热情款待,我们愉快地度过了到达卡尔加里的第一天。 当夜,在卡市工作的几位浙医大老同学又在附近设宴,为我们几位来自美国的接风,品尝当地海鲜,40多年前的同学之情难以忘怀。 8月29日上午9点半,我们驱车前往离卡尔加里100多公里之外的班夫国家公园, 远处望去,白凯凯的众山顶似乎是雪山,其实不然,那是光秃岩石的颜色。绿色的植被多从半山腰开始往下蔓延,又分深、浅两种颜色,十分新颖壮观。有的植被之中只露出数点白色。好像是山羊的眼睛……看见一处滑雪场称为“山羊眼睛滑雪场”,不知是否与此风景有关。 今天住在班夫镇,浏览了周边的三处名声:强生峡谷,阳光山谷与硫磺山。 强生峡谷的步廊都是建在悬崖峭壁之中,现代的钢筋水泥已经不再使其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意。 阳光山谷是冬季滑雪胜地,陡峭的山坡至今依然到处可见滑雪道的痕迹。 坐电缆车到硫磺山顶,可以鸟瞰班夫公园全景,最使高尔夫球爱好者推崇的是风景很美的Banff Spring golf course ,她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球场 还有那温泉,素有“一边泡温泉,一边看雪山”的美誉, 但临近一瞧,真不敢恭维那夏天的“雪山”。泡池也太小,而且闻不出硫磺的气味。 但我们在离泡池不到200米远的山坡上确实看见了真正的硫磺泉水…… 进入班夫国家公园第二天。如果说昨天的主题是游山(坐了三个来回的登山电缆车),那么今天的观光,特色是玩水,从班夫镇下榻处出发,来回奔驰于三个著名湖泊(露易湖,翡翠湖及梦莲湖)之间。离奇的湖光山色,使班夫公园享誉全球! 这三个湖并不大,但其水源都是来自冰川,湖泊的颜色随阳光、云彩及周边群山及其植被的倒影而变化万千。 露易湖 露易湖 露易湖 翡翠湖,顾名思义,呈翡翠绿,但记得有朋友家人对其颜色各持己见,或绿或蓝,今天我们亲眼目睹,才知其色彩之丰富,确实难以定论。 翡翠湖 翡翠湖 翡翠湖 翡翠湖 翡翠湖 今天在高速公路上发现还有一景很有深意,那就是经常穿过一些路桥,一洞或双洞,但这些路桥 上并无车道或人行道。原来那是为野生动物安全横跨高速公路所设。 8月31日上午9点半,离开班夫镇,沿冰原大道驱车前往更北面的另一个加拿大国家公园-贾斯帕(Jespar),主要游览点是途中的“哥伦比亚冰原探险中心”及其附近的几个湖泊。 沿冰原大道,途中湖泊、瀑布景点甚多。试改了一下照片长宽比例,竟然把一段细小的瀑布也拍出了“疑是银河下九天”的画面。 驱车一个多小时先到的是peyto湖。有两处停车场,我们停在低处停车场,需要徒步登山十余分钟才能鸟瞰山水全景。同时登山的游人中,看见有一位假肢老人被搀扶前行,还有一残疾狗(三条腿)跳跃式登山,均示健身意愿…… 位于班夫与贾斯帕两个国家公园中间的冰原探险中心,是今天观光的重点。提前预约,才买到下午3点45分的门票。需改换一次车,才踏上万年冰原之上。从具有特制防滑轮胎(据导游介绍,七千美元一只)的旅游车下到冰原上,身穿冬衣的游客们都是小心翼翼地移步。因为冰原很厚,难以用“如履薄冰”来形容。 阳光下冰原上融化的溪水纯净凉爽,游客们纷纷用瓶来装,或当即品尝。据说有助长寿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年来,该地的万年冰原面积已经缩小到还剩5平方公里,据计算,再过50年将融化怡尽。所以,留给人类亲临万年冰川体验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div>正在融化的冰川</div> 离开冰原后,游览车还把大家带到一处称为“空中行走”的景点,其实就是一座在悬崖上建筑的一条u 型全透明玻璃桥,低头脚下是万丈深渊,举头则可见万年冰川。 9月1日,在贾斯帕镇周边游览。上午先去了15分钟车程外的玛琳峡谷。 该峡谷就像是山地里崩开的一条裂缝,深邃但不宽,有六条小桥横跨,分别称为第一桥、第二桥……峡谷中的水流或瀑布,以第一桥下最大,第三桥下最急,远处就可以从其水声分辨出来。故游人也多聚集于该两桥上。 玛琳峡谷 玛琳峡谷 玛琳峡谷 玛琳峡谷 玛琳峡谷 从玛琳峡谷再往东行30公里,就到了玛琳湖,我们预定的游艇出发时间是下午一点半。 说是游湖,其实是观山。如果说前几天是登山望湖,那么今天是登船望山。 远处山峰里云集的那片万年冰川,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大,犹如仙境般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游艇最后在靠近“精灵岛“的岸边短暂逗留,给游人靠近,聆听有关该岛的爱情故事(西方的“梁山伯祝英台”传说)。 这是离贾斯帕镇只有数公里源的金字塔湖<br> 金字塔湖有一个小岛,可以通过木桥上岛。 <div class="cps-upload-file"><!----><div data-v-c0b2b5c8="" class="cps-img-container media-container editor-img-container" contenteditable="false"><img data-v-c0b2b5c8="" src="blob:https://www.meipian.cn/37df2056-98aa-465d-a30d-349c33beb696" data-src="blob:https://www.meipian.cn/37df2056-98aa-465d-a30d-349c33beb696" alt="" class="img ls-is-cached lazyloaded"><div class="cps-uploading-mask"><!----></div></div><div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bottom" contenteditable="true">9月2日上午7点半,我们离开贾斯帕镇,驱车回卡尔加里,428公里,由于都是山路,车速限制,一路上还要在几个风景观看点短暂逗留,到卡尔加里已经下午1点了。</div></div> 刚上高速公路不久,路边的一只麋鹿(elk,也称为加拿大马鹿)首先进入我们的视野,带来一阵惊喜。由于我们的车几乎与它擦身而过,惊喜之余,开车更小心了(前一天在贾斯帕镇附近行驶时我们已经遭遇过麋鹿与黑熊),以后每当看见路标警示附近有鹿出没时,都减慢车速。 <div>路边的麋鹿</div> 经过万年冰川观光地附近时,远处山顶的冰川积雪像一块大蛋糕,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当我们途径弓湖(bow lake)时,看见许多游客在那停留,我们也停了下来,并且徒步下到水边。哇!在早晨的阳光下,湖对面的山峦倒影惟妙惟肖,美极了! 两天前下午,我们去贾斯帕时也曾经过此湖并且摄影,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完全不同所见。 9月3日一早,我们还有幸在程院长家附近目睹了两只棕黑色的驼鹿(一雄一雌)在悠闲地吃树叶。 驼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在北美洲称为“moose”,不同于前几天我们在贾斯帕见到的麋鹿(elk)。驼鹿为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食草动物,单独或小群生活,多在早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