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黄河源头探秘游之六:玉树玛多篇

平常叙叙

<p class="ql-block">8月8日下午六点左右,我们出四川石渠进入青海玉树州称多县境内。</p><p class="ql-block">玉树藏族自治州<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span>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相连,西北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接壤,东与果洛藏族自治州互通,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邻,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那曲市交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首</span>府驻玉树市,是青海的8个地级行政区之一,藏语意为“遗址”,是青海省第一个、中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其境内有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有玉树歌舞、藏族服饰和奇特的风俗人情,有文成公主庙和众多教派的佛教寺院,有列入新寨嘉那玛尼石堆和岗察寺殿内宗喀巴佛像,有“三江源”、隆宝滩和可可西里等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州有供旅游观光的景观、景点40余处。玉树的民俗风情独具魅力,这里有规模盛大的玉树赛马节。</p><p class="ql-block">玉树还是三大藏獒原产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称多县位于青海省中部。北部、西部与曲麻莱县接壤,东南和四川石渠县毗邻,西南和玉树县隔通天河相望</p> <p class="ql-block">虽然与甘孜同属康区,但这边的民居风格已大不一样了</p> <p class="ql-block">架在山脊梁上的经幡</p> <p class="ql-block">到玉树市境内了。</p><p class="ql-block">玉树市是玉树州辖县级市,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处玉树州东部,东和东南与西藏接壤,西南与囊谦县为邻,西和杂多县毗连,西北与治多县联境,北和东北与曲麻莱、称多县以及四川省相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均发源于该地,素有江河之源和中华水塔之美誉。北靠通天河,全市纵跨长江与澜沧江两大水系,两大水系支流网络全市。通天河、扎曲、巴曲在市境内流过。</p><p class="ql-block">玉树市风景名胜资源丰富。人文景观有格萨尔广场,通天河唐僧晒经台,勒巴沟岩画,嘉那玛尼石经城(世界上最大的玛尼堆,积有玛尼石25亿块,1715年创建) ;自然景观有巴塘热水沟(高源温泉),隆宝滩自然保护区,巴塘草原,泞吉湖;藏传佛教寺院有藏娘佛塔〈世界三大藏传佛教佛塔之一)及桑周寺,当卡寺,结古寺,文成公主庙,禅古寺,班庆寺,吉然寺等</p> <p class="ql-block">通天河大桥。</p><p class="ql-block">沱沱河与当曲在沱沱河大桥下游60公里囊极巴陇地区汇合后称为通天河,长江的正源沱沱河发源于各拉丹冬,通天河是长江流经玉树州的名字,全长800公里,穿行于唐古拉山脉和昆仑山脉的宽谷之中</p> <p class="ql-block">当卡寺。</p><p class="ql-block">当卡寺由岗拉寺僧人巴洒当西创建于12世纪中叶,兴盛时有700多僧侣</p> <p class="ql-block">傍晚七点半左右到达结古镇</p> <p class="ql-block">有点晚了,赶紧前往结古寺</p> <p class="ql-block">还好,车不仅能开上去,而且可以开到最高层的僧舍边。弯弯曲曲的路比较平整,应该是2010年地震后重修的吧</p> <p class="ql-block">看到结古寺的那一刹那,确实被震撼了!好壮观!</p><p class="ql-block">结古寺位于结古镇北木它梅玛山,以建筑宏伟、寺僧众多、文物丰富、多名僧高徒在中国藏区闻名遐迩。藏语称“结古顿珠锣”,意即“结古义成洲”。</p><p class="ql-block">寺院依山而建,殿堂僧舍错落。历史上一直是玉树北部地区萨迦派主寺,1937年藏历十二月一日,九世班禅却吉尼玛圆寂于此。</p><p class="ql-block">结古寺原是苯教寺院,后来改宗噶举派。蒙元时期,忽必烈的国师八思巴途径结古地区,开始逐步将当地寺庙改宗。到了明代,结古寺终于变为萨迦派寺院。结古寺历史上出过许多高僧,最出名的要数一世的嘉那活佛。这位活佛年轻时曾在印度、锡金、西藏、以及汉地的峨眉山、五台山、打箭炉等处游历修行,精通汉文等多种语言。并为新寨玛尼城成为“世间第一大玛尼堆”奠定了基础。该玛尼堆由刻有六字真言“啊嘛呢叭咪哞”的玛尼石垒成,译为汉语为“啊!莲座上圣佛!噢!”。随着历年添加,玛尼堆体积越来越大,200多年间玛尼石已达25亿块,有“世间第一大玛尼堆”之称。嘉那还多才多艺,创始了被称为“多顶求卓”的100多种舞蹈,玉树地区成为著名的藏族歌舞之乡即源于此。</p><p class="ql-block">该寺原藏有嘎阿尼当巴的牦、八思巴所赠释迦牟尼唐卡、护法面具和檀香度母、古印度铃杵、传为格萨尔用过的钗钹和扎武部落从故居象雄带来的宝刀等。</p><p class="ql-block">1980年10月30日结古寺被批准开放。现有经堂2痤,僧舍 220间,寺僧136人,活佛1人。 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10年0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地震,结古寺基本上倒塌了,现在看到的是重建后的结古寺</p> <p class="ql-block">全景下的结古寺,左面山岗上是大经堂;右面的山岗下是另一座经堂,经堂前是小广场,山上密密麻麻格子状的是僧舍,山顶上圆顶建筑据僧人说是释迦牟尼像和活佛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大经堂,即结古寺的主体建筑“都文桑舟嘉措”经堂。由萨迦寺大堪布巴德秋君和嘉那活佛第一世多项松却帕文设计。</p><p class="ql-block">堪布,原为藏传佛教中主持授戒者之称号,相当于汉传佛教寺院中的方丈。其后举凡深通经典之喇嘛,而为寺院或扎仓(藏僧学习经典之学校)之主持者,皆称堪布。担任堪布的僧人大都是获得拉然巴格西学位的高僧。 </p><p class="ql-block">拉然巴格西,在西藏又被称为大昭格西,即拉萨传大昭法会期间,在三大寺僧众大会上立以五部大论为宗,进行佛学辩难而考取的格西学位</p> <p class="ql-block">大经堂屹立于山岗之上,当你置身于此时神圣肃穆之感由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对面山岗上,殿堂僧舍排列有序,错落有致,恢宏气派</p> <p class="ql-block">一抹金色的祥云飘然而至,让原本庄严肃穆的寺院顿时有了祥瑞之感</p> <p class="ql-block">既来此,必要有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通往僧舍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整齐划一的僧舍</p> <p class="ql-block">僧人们并不落伍,开越野车的遇见好几位</p> <p class="ql-block">雄鹰在寺院上空遨游,时刻守护着这片圣地</p> <p class="ql-block">站在寺院小广场上,玉树市全景一缆无余,对面山体上硕大的六字箴言清晰可见,与肃穆的寺院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晚霞洒落在城市上空,一片祥和安宁</p> <p class="ql-block">市区的东北面深入山谷,扎曲贯穿始终。</p><p class="ql-block">扎曲是玉树州杂多县东部的水系,澜沧江上源。 曲,在康巴区域称为江河</p> <p class="ql-block">再往远望去,居然看见了“日照金山"!</p><p class="ql-block">要知道,八月是这边的雨季,一路少有晴天,能碰上蓝天白云,还有罕见的"日照金山",你说,我们是幸运呢?还是幸运呢?</p> <p class="ql-block">能把这绿毯覆盖的青山映射成通体透明辉煌的金山,这夕阳得有多强大啊</p> <p class="ql-block">仅仅一瞬间,金山又变幻成橙色山顶,美的无与伦比…</p> <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语言是多余的</p> <p class="ql-block">转眼,只剩下片片余晖了</p> <p class="ql-block">丰枫老师仍在全神贯注的拍摄</p> <p class="ql-block">虽然余兴未了,但天色已晚,只能依依不舍地下山</p> <p class="ql-block">还没等激动的心情平复,车队已驶入“玉树人家”,晚上我们就住在这里。</p><p class="ql-block">热情的老板按当地的习俗为我们一一奉上见面礼——哈达。</p><p class="ql-block">得知老板是索南达杰的侄子时,不由得多看了一眼。</p><p class="ql-block">索南达杰全名杰桑·索南达杰(1954年~1994年),藏族,反偷猎斗士,环保卫士,藏羚羊“守护神”。曾担任青海玉树州治多县县委副书记,于1992年创立治多县西部工作委员会(西部工委),开展可可西里地区生态保护的工作。1994年1月18日,在与盗猎者的搏斗中身亡。1996年5月,国家环保局、林业部授予索南达杰“环保卫士”的称号。</p><p class="ql-block">1996年5月,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奠基。电影《可可西里》里可可西里巡山队长日泰的原型就是索南达杰。</p> <p class="ql-block">8月9日:玉树——玛多</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此行最重要的一天--去玛多探密黄河源头!这么多天的准备,只是为了这一刻能够更好!有点小兴奋哦。</p> <p class="ql-block">这是昨晚住宿的“玉树人家"</p> <p class="ql-block">坐在巴塘河边的玉树人家歺厅,望着窗外涛涛远去的流水,恍惚间以为在船上穿行</p> <p class="ql-block">巴塘河是位于玉树县境内的一条河,又名札曲,意为“从山岩中流出的河”,因流经巴塘盆地而得名,与通天河交汇后即为金沙江起点。</p><p class="ql-block">巴塘河有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2346公顷,位于玉树市东南部,以结古镇为中心,以巴塘河、扎曲河及其支流为主线,西起菌日亚己,东至巴塘河与通天河交汇处,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天河保护分区相依,北邻陇松达,与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偎,南达巴塘草场,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仲——巴塘保护分区相接</p> <p class="ql-block">早餐之后,在民宿略略转了一圈。</p><p class="ql-block">这是个很有藏族特色的旅行民宿,车架上的四驱越野说明这里是越野爱好者的常驻之地</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老兵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木制的拱型通道很古朴</p> <p class="ql-block">昨晚住的小木屋,臥具很干净,卫生间也清爽,除了有点潮冷需要空调狂烘外,其他都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这个90后姑娘叫代吉桑措,负责接待我们。她可不简单,是玉树的网络名人。</p><p class="ql-block">她的父亲是汉族,母亲是藏族,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因家境欠佳,从7岁便开始做保姆,挣钱补贴家用。</p><p class="ql-block">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18岁的她,从地震中救了哥哥全家,抗震救灾中当志愿者;重建开始后,她又打两份工挣钱帮姐姐走进大学校门。大地震给这名“90后”女孩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她没有屈服,坚强的站起来做生活的强者,她还给自己起了一个汉族名字叫李兰。</p><p class="ql-block">当我们问她怎么称呼时,她说就叫她“卓玛"。</p><p class="ql-block">“卓玛”是藏族对女子的称呼,它的意思是“度母”,一个很美丽的女神。度母是度脱和拯救苦难众生的一族女神,同时也是藏传佛教诸宗派崇奉的女性本尊群</p> <p class="ql-block">和卓玛一起乐一乐,算是吧告别吧</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门前留下合影</p> <p class="ql-block">上午九点,出发去玛多。全程321公里,大约需要5小时</p> <p class="ql-block">再过称多县</p> <p class="ql-block">扎曲弯弯曲曲通向澜沧江源头</p> <p class="ql-block">渐渐出现多条支流,在称多,仅黄河水系支流就有29条。</p><p class="ql-block">2020年,称多县被评为中国净水百佳县市</p> <p class="ql-block">滩地上吃草的牦牛好幸福,喝的都是纯净水哦</p> <p class="ql-block">这是2010年玉树4.14大地震时震塌的桥梁,后改道修建了现在的路桥</p> <p class="ql-block">终于进入玛多境内了。</p><p class="ql-block">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玛多县地处青海南部,果洛州西北部,属高平原地区。它北与海西州都兰县接壤,东与海南州兴海县和果洛州玛沁县相毗邻,南与果洛州达日县和四川石渠县接壤,西靠玉树州曲麻莱县,西南与玉树州相连。</p><p class="ql-block">玛多县是青海省海拔最高县,全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均气温-4℃,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其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平衡区。玛多县作为黄河发源地,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中华水塔”的美誉。其中,扎陵湖、鄂陵湖两“姊妹湖”被联合国《湿地公约》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p><p class="ql-block">玛多县是黄河发源地,境内河流密集、湖泊众多,全县共有大小湖泊4077个。境内主要河流有玛曲、热曲、江曲、勒那曲、多曲等,水能蕴藏量约424.65万千瓦</p> <p class="ql-block">玛多县所在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的8个地级行政区之一,州驻地玛沁县,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东临甘南州和黄南州,南接阿坝州和甘孜州,西与玉树州毗连,北和海西州、海南州接壤;地处安多康巴文化的结合处,是丝绸之路河南道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青藏高原自然、人文资源的典型缩影。</p><p class="ql-block">果洛州有大小河流36条,总流程3300多公里,分别入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是州内最大的河流,流经玛多、达日、甘德、久治、玛沁五县,在本州境内流程长达760公里。班玛县的玛柯河、多柯河是大渡河的上游,与达日县的尼曲河同属长江水系。</p><p class="ql-block">果洛州有旅游景点70处,其中国家地质公园2处,4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15处。名胜古迹有拉加寺、阿尼玛卿峰、白云寺、黄河源头纪念碑牛头碑等。自然景观有鄂陵湖和扎陵湖、阿尼玛卿雪山、托索湖、莫格德哇遗址、年保玉则、白玉寺、格萨尔大王狮龙宫殿、玛玉文化中心、唐蕃古道、玛可河原始森林等。</p><p class="ql-block">安多和康巴文化是指不同特色的藏区文化。</p><p class="ql-block">青藏高原幅员辽阔、山高路险,尤其是在古代,交通极为不便,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藏文化。</p><p class="ql-block">元代开始,依据藏地的地形特征和自然条件,以方言不同划分了三个区:“卫藏、康巴和安多”。</p><p class="ql-block">"卫藏”是吐蕃民族的本土,是藏族的最基本成分。主要包括称为"前藏”的拉萨、山南地区,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称为“后藏”的</span>日喀则地区,及<span style="font-size:18px;">称为“阿里”的</span>整个藏北高原。</p><p class="ql-block">"康巴"是汉藏过渡地带。“康”作为地域概念,藏语里,“康”是边地的意思。康区主要包括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的昌都地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和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p><p class="ql-block">“安多”是藏地的主要牧区。安多,藏语意为“末尾或下部”。历史上,此处藏族居民因其居住的地域在整个藏区的下部,所以,自称为“安多”。安多藏族的中心在阿尼玛卿雪山到青海湖一带,主要包括青海省的果洛、海西、海南、海北、黄南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p> <p class="ql-block">“千湖之县"果真不是盖的,大大小小的湖泊一个连着一个,不计其数</p> <p class="ql-block">到进县城的高速路口了。</p><p class="ql-block">那块刻着"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园区"的巨型石碑迎面而来,煞是威风。可没想到迎接我们的却是栏车杆和县公安局、卫生局联合防疫的帐篷!就像在坐过山车一样,我们从峰顶直接跌入谷底,这个沮丧…</p><p class="ql-block">老天爷倒是极其配合,大雨滂沱,阴郁可怖,像极了彼时我们的心情。</p><p class="ql-block">但既然来了,说什么都要极力争取一下,于是就去做核酸。哪知一看到我们有上海、北京的同行者,防疫人员立马拒绝。那就先做可以做的吧,也被拒绝,说外省的通通不行,足足交涉了差不多一小时。</p><p class="ql-block">挫败地回到车上,可还想再等等看…</p> <p class="ql-block">旁边有个加油站,我们躲在里边边避雨边等待。这时已是下午三点多了,饥肠辘辘,把附近两条小街转了个遍,没见一家开门的歺馆和小超市,幸亏加油站的员工把自己的几箱方便面平价转让给了我们,才解决了燃眉之急,这种雪中送炭的温暖真叫人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吃着方便面,感觉竟是从没有过的鲜香味美…</p> <p class="ql-block">这个高速路口是去黄河源头的必经之路,小杨多方联系都说刚出来的政策,没办法过去,进县城住宿更不可能,就连后续要去的青海湖、茶卡盐湖的酒店都不能住宿了,难道只能打道回府?</p><p class="ql-block">不甘心呀。跟小扬商量改变话术,询问做了核酸能不能住?果然奏效,他的一位在青海湖开酒店的朋友总算接纳了我们。</p><p class="ql-block">后来听说还有几位上海自驾来的驴友,已经等了八个小时,仍然不能进县城。</p><p class="ql-block">天色渐晚,赶到青海湖至少需要五小时,我们只能悻悻而去…</p><p class="ql-block">真是欲哭无泪,欲罢不能,此情此景不想再有第二次</p> <p class="ql-block">既已决定,那就赶去青海湖吧</p> <p class="ql-block">回头再看看玛多的湖泊,不知下次相见又是何时…</p> <p class="ql-block">到兴海县境内了。</p><p class="ql-block">这里的经幅更加壮观,从山脚铺到山顶。</p><p class="ql-block">兴海县,隶属于青海省海南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西南部,地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核心区,东临黄河与贵南县、同德县相望,西邻海西州都兰县,南与果洛州玛沁县、玛多县毗邻,北与共和县接壤。距省会西宁270公里,距海南州首府共和县128公里。全县平均海拔3924米</p> <p class="ql-block">海南藏族自治州,隶属于青海省,首府驻共和县,是青海的8个地级行政区之一,东与海东市和黄南藏族自治州毗连,西与海西州接壤,南与果洛州为邻,北隔青海湖与海北州相望,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四周环山,盆地居中,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下辖5个县。</p><p class="ql-block">海南州境内群山起伏,河流绵延,森林茂密,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海湖、日月山、倒淌河、龙羊峡水电站、河阴镇、神山古刹赛宗寺、伏俟古城、同德河北林场、直亥雪山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远处夕阳映红了天边,已是晚上八点多了,总算进入共和县境内,离目的地越来越近。</p><p class="ql-block">共和县为青海省海南州五县之一,是青海藏区人口较多、地域辽阔、畜牧业经济比重较大的一个县,在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青藏咽喉”之称,北靠青海湖,南临“母亲河”---黄河,东以日月山与东部农业区为界,西与青海青南藏区毗连。</p><p class="ql-block">共和高原风光雄伟壮观,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的世界屋脊风光,神秘的藏传佛教和精深的藏区文化,遐尔闻名的草原门户——日月山、屋脊宝鉴——青海湖、黄河明珠——龙羊峡水电站、吐谷浑故都——伏俟城、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倒淌河,都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日月山。以唐文成公主远嫁藏王松赞干布途径此地的故事而闻名于世。日月山历来被称为“草原门户”和“西海屏风”,最高海拔4877米,最低处3452米,因山体土质呈红色,所以古称赤岭。日月山是“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唐蕃会监和“茶马互市”之所。</p><p class="ql-block">青海湖最重要的景点之一“二郎剑景区”,距西宁151公里,之前被称为151基地,是我国第一个鱼雷发射试验基地。二郎剑又名为“海带”,藏族人称之为“海虎”。位于青海湖东南岸。古籍上曾有这样的记载:“南岸一堤,阔仅百步,北亘数十里,直奔海腹而没,名为海带”。</p><p class="ql-block">伏俟城遗址。位于石乃亥乡铁卜加村,是古代连接东西交通的重镇,1986被确定为省级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伏俟”为鲜卑语,汉意“王者之城”。公元540年,吐谷浑夸吕即位称汗,定都于此,名伏俟城。</p><p class="ql-block">倒淌河玛尼石。位于倒淌河至青海湖风景区8公里处, 109国道左侧,是集玛尼石刻、白塔、转经桶、敬香台及供佛台等景点为一体的旅游地。</p><p class="ql-block">玛尼石刻源于藏区原始的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观念,衍生于一种古老的被称为“拉则的山神崇拜”的祭祀石堆——灵石崇拜的祭坛。随着这种祭祀石堆的发展衍生,玛尼石刻艺术应运而生。信徒们每过玛尼堆必丢一颗石子或放一块刻有经文图符的石块,作为一次祈祷。玛尼石是高原人精神生活的寄托,是信仰驱动的产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晚十点左右抵达青海湖。</p><p class="ql-block">安顿好已是午夜时分,虽很疲惫却久久不能入睡,心里始终在想:黄河源,我还要再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