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出门旅行颇为不便,到了八月份看看形势尚可,立即制定方案、预订酒店、打点行装、检查车辆,22号周一(避开周末)出发,独自驾车前往没有疫情的皖南(去了很多次,魅力不减,今后依然会去),第一站是黄山休宁县的齐云山。</p> 南京距离齐云山约310公里。以前去皖南要走宁芜高速、沪渝高速和京台高速(下图红色路线),现在于繁昌东枢纽即可转入去年12月16日才开通的芜黄高速。该高速路途经南陵、泾县和旌德,比之以前近了41公里,同时该高速结束了泾县和旌德没有高速的历史。 下图绿色线路是南京-齐云山我的实际行车路线,红色线路是以往传统的行车路线,特标出做对比。 芜黄高速 南陵家发服务区 芜黄高速 旌德服务区 从京台高速汤口收费站出高速,走G205国道再转X021县道,这样走比较近,虽然不如一直走高速爽快,但高速绕路太远。 10点多到达齐云山停车场,停车免费。 齐云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距屯溪区33公里,中国四大道教名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div><br><div>齐云山内有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3个景区。有奇峰36座,怪岩44处,幽洞18个,飞泉洞27条,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铭石刻537处,石坊3个,石桥5座,庵堂祠庙33处。</div><div><br><div>齐云山古称“白岳”,因遥观山顶与云平齐得名。明嘉靖皇帝在此祈嗣灵验,敕建玄天太素宫于齐云岩下,始称齐云山。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神奇瑰丽的丹霞地貌,琳琅满目的摩崖石刻,清秀旖旎的田园风光,构成了“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的隽永诗画。白云深处、临崖而建的月华天街,宛如一弯新月横卧齐云山上,羽士仙踪和人间烟火相依相存,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村”。<br></div></div></div> 齐云山月华索道站。<div>有专门的徒步登山道,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我选择了缆车。</div> 转眼已经12点多了,找一清净地儿先祭五脏庙。<div>就这里吧。</div> 所带食物十分简单。 居高临下,视野开阔。 山上的月华天街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开了些食店和民宿。 据说军人消费可以打折。 玄天太素宫,中国道教正一派宫观。 远处火车的鸣笛声清晰可闻。 下午1点半开始下山。 预订的酒店位于屯溪,新安江畔。齐云山到屯溪约40公里,很快就到。 下高速进入黄山市区必须在收费站出口处登记个人信息和做落地核酸检测。<div>从下车到上车整个过程耗时6分钟,一点都不麻烦。</div> 将近3点钟到达酒店。 5点去大堂享用免费的下午茶。 本以为可以省一顿晚餐,结果就这么一点点。 这不行,去市中心转转,顺便再整点什么。 老习惯,有面就是王道。 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新安江显得格外平静和妩媚。<div>沿着江边漫步踱回2公里外的酒店是一种难得的享受。</div> 晚上打算在酒店泳池活动一下,泳裤是带了,可是没带泳帽不让入水。 那就去健身房活动也一样。 次日,按计划驱车走一趟徽州天路,也叫皖南天路,据说比皖南川藏线要难走得多。<div>行车路线如下:从酒店出发走山深线、源白线、杨璜线和淳开线,经源芳乡、徽州大峡谷、芳田村、万金台村、白际岭、白际乡(以上属安徽休宁县),茶山村、回溪村、南庄村、中洲镇、汾口镇(以上属浙江淳安县),最后由浙江开化县的马金镇上高速返程。</div><div><br></div><div>红点处是酒店,也是起点+终点。绿色线路是我实际的行车路线,全程168公里。</div> 该线路虽然是铺装路,却是典型的山路,弯多、弯急、路窄、落差大,一边傍山一边临崖,有多处落石区域,有些路段没有手机信号,基本看不到任何车辆和人员,山民和山居只是偶见。当时就想如果我车或者人出什么问题的话,那可是非常的麻烦,找不到帮忙的。<div><br></div><div>放大图中可看出有许多U型弯。</div> 酒店早餐后立即出发,首先给车加满油,山里可没有加油站。 从家里出发到现在跑了351公里,表显平均百公里油耗5.6升,感觉尚可,不过只能参考,不能算数,要准确油耗必须经过统计和计算。 开始进入山区。 左转,进入徽州天路西入口(行车记录仪视频截图) 徽州天路路况视频。光线的关系,再加上文件必须压缩,以满足上传的要求,所以画面质量不是太好,将就看吧。 下面两张航拍图为网络图片,可对徽州天路有一大概印象。 “徽杭自古道难行,白际山头有仙境”。在白际山上,有一处蓝天与白云交际的人间仙境——白际乡。<div><br></div><div>白际,又称江南最后的墨脱,蓝天与白云交际的地方,徽开古道隐匿其中,安徽最后通水通电的乡镇。</div><div>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东南边陲,距离休宁县城约70公里,距离黄山市区约50公里,与浙江淳安县千岛湖边的汾口镇横沿小学相距约35公里。</div><div>白际岭最高点海拔1208米,全乡位于海拔800米以上的天目山脉延伸部分的白际山脉群峰之中,有多个原生态村落。2021年末,白际乡人口2022人,人均纯收入18600元。<br></div> 白际公路,通往“江南最后的墨脱”。 上午9点多,驶入群山环抱的白际乡所在地——白际村。<div>山路绕得头晕脑胀,在此休息一下。</div><div>天太热,可是疫情期间也不敢进入乡政府(猜测有空调)打搅人家,就在邮政所门口凑合凑合,顺便补充些水和食物。</div><div>40分钟后继续出发。</div><div>视频最后看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停有一红一白两台车的建筑物就是乡政府。</div> <div>离开乡政府没多久开到此处时,虽然导航说继续往前,可我却犹豫不决,前面怎么看都是民居,不像是一条通路,只好慢速往前挪过去看看吧!</div><div><br></div><div>视频25秒处,写有“白际人民公社”的房子是白际乡的标志之一,据说现在是个大食堂,我看里面黑黢黢的就没下车参观。</div><div><br></div><div>但是路呢?难道要擦着大食堂一侧开过去?这路如果对面来辆自行车都没法让,一不小心有可能掉沟里去。</div><div><br></div><div>小心翼翼地绕过大食堂,哈哈,大有柳暗花明、绝处逢生的感觉,这感觉真好!</div><div><br></div> 继续行驶大约9公里便到了安徽和浙江的省界线,在浙江一侧的一个小山村——茶山村设置了一个山区防控防疫检查点,防疫手续不全者一律不予放行。工作人员(应是村民兼任)做事一丝不苟、及其认真,令人尊敬。<div><br></div><div>我问他们,右侧和我同向的白色小货车干嘛堵着路不走,是不是有意停在路上当路障,防止有车冲卡?答复是该江西牌照车没有任何健康码、核酸检测报告等手续,所以不让通过,已经上报,等候镇政府来人处理。</div> 进入浙江境内,因为即将驶出山区,路况大为改观,道路两侧的村民住房相比山区的也明显上了好几个档次,地域差别在此可见一斑。<div><br></div><div>从皖浙省界到浙江开化县马金镇上高速约40公里,中午12时半顺利返回酒店。</div><div>昨天车停露天晒得人都进不去,这次停酒店的地下车库。</div><div>由于主要是山区行驶,百公里油耗6.8升,比之早晨出发时增加了不少。</div> 地下车库空位很多,我车就藏在A字后吧。 傍晚去了黎阳in巷曹小姐的店采买了食品带回去,去年7月份也来这家店采购的。 第三天。<div>今天返程,回去之前先到歙县的雄村看看。</div><div><br></div><div>停车场空空荡荡,只有我一台车。</div> 雄村位于歙县东南7公里处,是典型的徽派村落,古名洪村,元末曹姓人迁至此,取《曹全碑》中“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句,改名为雄村。<div>雄村青山环抱,竹林掩翳,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是一块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的风水宝地。</div><div>雄村在徽州五千多个古村落中是最有历史文化的,号称“徽州最雄村”。<div><br></div><div><br></div></div> 雄村出过很多名臣,最有名的当属清代重臣,魏武帝(曹操)嫡脉后裔曹文埴、曹振镛父子,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道光十五年(1835),历三代皇帝。把持朝政75年,乾嘉王朝几乎有大半历史都在他们父子的影响之下。<div><br><div>乾隆朝,父曹文埴官至户部尚书,加太子太保。</div><div>同时,曹文埴也是京剧的鼻祖、中国戏曲史上里程碑式的开山人物。徽班进京从曹文埴开始,没有曹文埴家班成功的汇报演出,也就没有后来的乾隆帝下诏要四大徽班进京,没有徽班进京也就没有后来的国剧京剧。</div><div><br></div><div>子曹振镛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政时间长达52年,一生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br></div><div>在乾隆46年(公元1782年),曹振镛考取进士,入选庶吉士,是青年后备干部;</div><div>嘉庆朝,任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后升体仁阁大学士,晋太子太保,兼管工部,进入内阁;</div><div>道光朝,晋太子太傅,后晋太子太师,任武英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成为道光的心腹之臣。</div><div><br></div></div> 村中人注重读书,明清两代竟有52人考中举人,还出了一个状元,两个丞相。创造过“同科五进士,一朝三学政”的科举奇迹 新安江上游,江水波光粼粼、清澈见底。 父子俩江水中淘洗自种的花生,晒干后好出售。 正在洗濯衣物的村妇。<div><br></div><div>山水和生命构成了迷人的景色,令人久久不愿离去。</div> 竹山书院<div><br><div>雄村历代名臣辈出,确实"所在为雄",而他们升入仕途都起步于村中的竹山书院。<div><br></div><div>在程朱理学熏陶中长大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四民之业,惟士为上"的思想意识,"读书入仕"已成为他们的企盼之一。<br></div><div><br></div><div>建于乾隆二十年(1756年)的竹山书院,为寓居扬州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的曹堇怡在弥留之际遗命两个儿子曹翰屏、曹暎青所建。书院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园林建筑,由清旷轩、文昌阁、桂花圃组成。<br><br></div></div></div> 正厅中壁悬蓝底金字板联:"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为曹文埴所撰,意在勉励后学之士。 竹山书院教学和生活区大门 <div><br></div>教学和生活区内部<div><br></div><div><br></div> 可是在历史上,现在我们所见的这个竹山书院的教学和生活区却绝非一般所在,不要说内部,即便是外围也不能随便靠近。<div><br><div>1943年3月至1945年8月,国民党军统局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派来人员和美国教官,在雄村开设了中美特种技术人员训练班,戴笠任主任,先后办了8期,送来受训的学员达6000余人。新安江的沙滩和桃花坝都成了他们的操练场,竹山书院也是教务活动的地方。戴笠和美国教官梅乐斯来雄村考察了多次。<div><br></div><div>下面2图是网络图片,不妨和上图做个对比。</div></div></div> 再看一眼如诗如画的雄村新安江风光。 离开雄村直接打道回府,下午两点顺利到家。<div>此行往返约850公里,表显油耗6.2升,经统计实际油耗6.49升,挺不错的。</div><div>下次见咯!<br><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