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与你聊历史---《时代痕迹》

边 缘

<h3><br>  古时广灵县城有多大?<br>  广灵土城为辽代所筑,明洪武十六年(1383)重修,万历二年(1574)砖包。城郭南起今府东、西街(老政府前街),北至老牛潭(古时行刑之地,今东营巷后、华亿小区院内);东起老政府东墙,西至商业街街道。<br>  1949年后,城墙渐拆,遂营建外扩。</h3> <h3><br>  南券,下为青石、上为青砖而券的隧洞,上有玄武庙,大清同治三年建,庙会设于农历六月初一。庙内正面供奉玄武帝,披发赤脚;旁立文(西侧)、武(东侧)护法诸神各12尊。<br>  六十年代,为文化馆秧歌剧团所占,内塑尽毁。</h3> <h3><br>  六、七十年代,下林关村王三先生曾开设“大德堂中药铺”,后改作服装鞋帽厂。</h3> <h3><br> 旧时服装厂,今日果蔬铺。</h3> <h3><br>  中间两间略低房屋在六十、七十年代为杂货铺,售卖大豆、瓜子、花生等山货。</h3> <h3><br>  六、七十年代,房产部门经租仝在喜杂货铺,后转租农科站,再转租祁钰经营油坊至今。</h3> <h3><br>  建国后,梁家临街宅院曾作杂货铺,后被房产部门经租,设为财政局办公驻地,后转租为幼儿园。</h3> <h3><br>  老东关旧街,五十年代,废墟处曾建有座西朝东戏台一座,后改建成民居。</h3> <h3><br>  老东关戏台旧址。</h3> <h3><br>  紧邻玄武庙为观音殿,五、六、七十年代为人民银行,九十年代末拆建为牌楼至今。</h3> <h3><br>  文庙位于县城内西北隅,明洪武初年建,弘治八年(1495)重修,嘉靖、万历年间屡加增葺,清康熙五年(1666)重修,占地3720平方米。中轴线建筑有戟门、大成殿、崇圣祠。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拱三踩单翘。民国二十六年(1937),龙门和棂星门烧毁。文革时期,庙内文物尽毁,文庙被粮食局占用,仅存的配殿及部分房屋成为粮库。进入2000年后,文庙部分配殿再次遭遇火灾损毁。</h3> <h3><br>  图为文庙东南角的配殿外檐及悬挂的鉄钟。</h3> <h3><br>  现存的文庙配殿侧拍。</h3> <h3><br>  遭遇火灾的配殿成为了现在的样子。</h3> <h3><br>  曾经作为粮库的配殿后墙开凿了窗户,用以通风。</h3> <h3><br>  90年代末,粮食局整体搬迁,场地和仓库全部外租,成为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小商品的仓库,办公房屋成为了住户的住房。</h3> <h3><br>  图为损毁的东厢房后墙近照。</h3> <h3><br>  损毁的东厢房中景。</h3> <h3><br>  城隍庙位于县城内西街,明正统九年(1444)重建,清康熙年间重修,占地18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前、中、后三院。过殿、正殿、后寝宫为中轴建筑,东西配有围院、围房。正门前竖升斗旗杆,石狮分立,两侧有角门。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捲棚后硬山,斗拱五踩双翘。正门为门楼、戏楼两用,外院东西厢房各七间,塑有无常鬼役和土地司。中院有东西房各五间,具十罚司泥塑群,正殿左侧为出门铜铸城隍像,尊神移像于前,神马移塑于外,后寝宫为城隍寝宫。1952年、1980年将其山门、过殿和大部分附属建筑拆毁,曾划归广播站和机关招待所占用。</h3> <h3><br>  城隍庙中院外墙砖雕</h3> <h3><br>  城隍庙西墙另劈偏门作为了广播站正门,上有时代印记---敬祝 万寿无疆字样。</h3> <h3><br>  图为城隍庙后院</h3> <h3><br>  残败不堪的房屋与墙体在岁月中摇摇欲坠。</h3> <h3><br>  1958年下半年起,作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新生事物--公共食堂,在全国席卷开来,全国达到345万个,在公共食堂吃饭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5亿中国农民吃起了名副其实的大锅饭。<br>  三年后,饱受公共食堂捆绑挨饿之苦的人民群众,没人愿意再吃大锅饭了。<br>  1961年秋,公共食堂全部解散。<br> (图为王洼村西堡公共食堂遗址 摄于2022初秋)</h3> <h3><br>  政治夜校起源于文革前后,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学校,几乎覆盖了全国每一个村落。<br>  其时,每隔几天就要通知寨子里的群众(社员)或者群众(社员)代表吃完晚饭后到&quot;学校&quot;集中起来学习文化知识,接受政治教育,主要是宣讲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国际国内形势,还要学习、背诵伟人语录和诗词等。<br>  文革结束后,政治夜校继续存在,同样发挥着宣传、教育的作用。只是在政治夜校横额下方的大门两旁增加了两块吊牌--右边为继承毛主席遗志,左边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村里的一些学习活动都还在这样一所简易的政治夜校进行。随后,召集次数和学习活动逐渐减少与淡化,进而消失,成为了历史痕迹与时代记忆。<br>  (图为西留疃村政治夜校旧址 摄于2022夏)</h3> <h3><br>  1953年,邮政与电信合并为邮电局。1954年开办电报业务,通过浑源话传。1969年分拆为两局,1973年再合为一局。<br>  1958年,邮路通至各公社和13个大队及机关厂矿。1961年增办特种挂号信和电汇业务,1963年所有大队均已通邮,逐日或隔日投递;1982开办报刊零售业务;1986年12月首办邮政储蓄,年末拥有储户846户,储蓄35万元;1989年12月1日正式使用邮政编码037500至今。<br>  (废弃的邮电局遗迹)</h3> <h3><br>  图为废弃的邮电局职工生活区。</h3> <h3><br>  图为邮电局办公大院近照。</h3> <h3><br>  明、清时期县衙旧址,今为老政府后院。</h3> <h3><br>  晚清县衙正门两侧古槐,至今逾百年,一荣一枯。</h3> <h3><br>  国保三级古槐</h3> <h3><br>  旧时南城墙旧址,今为府东街街道。</h3> <h3><br>  供销社的前身村联社旧址,销售布匹、副食品、土杂、农具等,还有马鞍、龙套类。</h3> <h3><br>  今壶泉卫生院(此前称城关医院)为六、七十年代王老多饼铺旧址。</h3> <h3><br>  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前期,全国掀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热潮,标语随处可见。</h3> <h3><br>  印刷厂,是50至90年代中期县域内唯一的铅字排版印刷企业,随着商业电子印务的出现而关门倒闭。</h3> <h3><br>  新华书店遗址,现存于老东关中段,窗南门北,80年代中期搬迁至延陵路,随后成为私人住宅。</h3> <h3><br>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从各方面轰轰烈烈展开。</h3> <h3><br>  具有时代特征的历史痕迹,体现着一个特定时期的精神风貌。</h3> <h3><br>  全党全国工人阶级动员起来,为普及大庆式企业而奋斗!<br><br> </h3> <h3><br>  历史痕迹</h3> <h3><br>  时代印记</h3> <h3><br>  计划生育时期的火柴盒上印有“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字样。</h3> <h3><br>  火柴盒上的时代特征。</h3> <h3><br>  七十、八十年代的火柴盒上印有的时代标语口号。</h3> <h3><br>  时代的印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