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p class="ql-block"><b> 去西藏旅行,是许多人的梦想和期盼,苦于高原海拔适应性的顾虑,让很多有梦想的人望而却步!而对于年逾古稀的老年人能自驾去西藏实现梦想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次精神与体能的考验。</b></p><p class="ql-block"><b> 2022年7月8日,有这样五名七旬老年朋友,经短暂的筹划与准备之后,他们自驾从天津滨海新区(汉沽)出发,踏上了去西藏的追梦之旅。</b></p><p class="ql-block"><b> 途中,经由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四川、云南等省市进入川藏南线318国道,经翻山越岭到达西藏拉萨。</b></p><p class="ql-block"><b> 之后,返程经西藏当雄京藏高速、青藏公路,攀上了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哑口(海拔5231米),跨过了昆仑山脉哑口,过青海、甘肃、四川、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市,于2022年9月2日返回天津滨海新区。历时57天、行程13850余公里。</b></p><p class="ql-block"><b> 越过一路的千山万水,经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无数的千涧万壑,还有风光旖旎的异族景色、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期间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身影。为纪念这次不平凡的旅行与回忆,整理制作五集《美篇》,以示纪念并分享给关注的朋友们。</b></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8月16日,早上8点30分在(青海)贵德做完核酸检测从县城出发了,下一站目的地是计划奔(四川)九寨沟景区方向。为了游览路上的景点:天下黄河第一湾、若尔盖大草原等景点,特意选择了227、213国道(山路没有高速)由青海省进入第一站四川甘孜州的玛曲县(行程587公里)。</b></p> <p class="ql-block"><b>玛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端,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甘、青、川三省结合部。东北以西倾山为界与碌曲县接壤,东南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阿坝县为邻。</b></p> <p class="ql-block"><b>走过不同海拔高度的山路,于下午4点总算到了玛曲县,但意想不到的是疫情防控检查没有通过,理由是:需要做当地核酸检测,等出了合格报告后可以通过,否则要原路返回(当时持有48小时阴性报告,24小时报告上午刚做待出结果)。这几百公里的必经山路一个加油站都没遇到,如返回去这油也不够用啊!只好在检查站门口做了核酸检测耐心等待。经询问工作人员告知:大约晚上10点左右能出报告。大家心里还挺庆幸,觉得还不算晚,如果没问题进城住宿还来的急,就提前电话联系好了县城里的旅馆。</b></p> <p class="ql-block"><b>因大家有思想准备,核酸报告可能不会那么一帆风顺吧!经与工作人员再三交涉无果后,就将车停在了检查站外(城外)的一个装修工地广场内(也有其它车辆在此等候)。这时,已是下午6点多了(当地天黑相对晚一些),该到解决吃饭的时候了,这一路上也没见到有吃饭的地方,只好在工地找到施工人员做饭的地方,说明情况后人家主动给提供了电源及饮用水,用车上备用的方便面自己动手做饭了.....</b></p> <p class="ql-block"><b>吃饭啦!还有备用的面食、鸡蛋、咸菜。大家都习惯了,在荒郊野外旅途中没有地方吃饭是常事。所以,自备了一些吃的及用的工具。本来车里也带了折叠式小餐桌,由于这心情所致也无暇顾及就地取材吧!</b></p> <p class="ql-block"><b>玛曲的赛马节(网上图片),玛曲是中国的赛马之乡。</b></p><p class="ql-block"><b>大家吃过晚饭,从天黑等到凌晨1点多核酸检测报告终于有结果了,都是阴性报告。这时,夜幕寂静大家在车里已是睡眼朦胧,没有一丝兴奋,等天亮再说吧!</b></p> <p class="ql-block"><b>8月17日,有了当地的核酸报告,一大早6点多大家就去了检查站,工作人员看了合格的报告后说:等8点后县疫情防控部门上班听信吧!没办法继续耐心等待吧。</b></p><p class="ql-block"><b>过了8点后,再次找检查站负责人询问结果还是没有准确答复,经再三交涉无果后,自行电话联系了上级(甘肃省纪监委)有关部门反映了实际情况。然后,在他们(与疫情防控检查站)之间沟通后才同意放行进城。</b></p><p class="ql-block"><b>这时已是上午9点多了,大家还饿着肚子(有个工作人员看着大家年龄挺大,又在闹着情绪,就给有低血糖的一个人送了一份早点)。终于可以进城了,先找个地方吃早点去吧.....,上午10点总算到了这“来之不易”的天下黄河第一弯景区。</b></p> <p class="ql-block"><b>天下黄河第一湾,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尼玛镇。黄河这个中国母亲河,在所流过的地方都幻化出了风光秀丽的色彩,而这里的第一弯只是风光家族中的一员。玛曲黄河第一弯这里地势平坦,草原湿地风光秀丽。</b></p> <p class="ql-block"><b>下图:去往疫情防控隔离的路上。游览完天下黄河第一湾景区,及时从玛曲县出发到下一站若尔盖(只有80多公里路程),很快中午时分就到四川界内的若尔盖县界,意想不到的疫情防控检查又来了。</b></p><p class="ql-block"><b>这一站疫情防控检查就没有上一站那么幸运了,检查人员看了健康码及行程码,立即命令的口吻:一是按原路返回;二是去县里隔离。(经询问原因是:有西藏旅行史),经反复解释行程中一直做核酸且阴性,没有到过疫情地区,一路的检查站都通过了,去拉萨也已经出来第9天了。经与县防控指挥部联系答复是:要是从西藏出来够10天就可以通过。疫情防控就是压倒一切呀!进退两难走到绝路了。于是,要求隔离吧,也还有个地方住啊。</b></p><p class="ql-block"><b>等不一会儿,来了一辆120救护车,还有同样情况的其它四辆过路车(共6辆车),由120救护车引导去往百公里外的县城隔离。走在限速60公里的山路上,跟着引导车开着双闪灯竟开出了110公里的时速。</b></p> <p class="ql-block"><b>下图:到了第一个隔离点医院。到隔离点医院等了大约10分钟,工作人员可能发现送错了地方,然后又改道去了另一个隔离点。</b></p><p class="ql-block"><b>若尔盖县,隶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四川省北部,系四川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四邻分别与甘肃省玛曲县、碌曲县、卓尼县、迭部县和阿坝州内阿坝县、红原县、松潘县、九寨沟县接壤,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将其划为东西两部。</b></p> <p class="ql-block"><b>从玛曲县出来,本打算从若尔盖地界穿过,浏览一下路上美丽的草原风光,由于这意外的疫情防控隔离,让这一路的风景擦肩而过,消逝在茫茫草原与山川之间。</b></p><p class="ql-block"><b>一眼没看到,那120车带着那四辆车没了踪影,只好问一下隔离点的工作人员,说可能去了一个X景区到那看看。跟着导航到了第二个隔离点已是下午三点了(都没有吃午饭)。按隔离点工作人员的安排大家进了隔离房间(是一个旅游景点住宿的楼房改造的)进行测体温。</b></p><p class="ql-block"><b>经与工作人员沟通及反映一路的行程情况,她们认为根据实际情况及年龄偏大的因素可以不用隔离也行。随后,她们打电话请县里负责防控流调的工作人员过来了,做了较详细笔录后,在隔离点负责人与流调人员的沟通下,最终同意我们5人解除隔离可以放行。这时,已是下午四点,隔离点给大家提前订了盒饭。临别时,对她们的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表示敬意和感谢!临别,还互相留了电话,以便界内有情况好联系。</b></p> <p class="ql-block"><b>下图:松潘县松州古城。在解除“隔离”的当地若尔盖县就近办理了住宿。第二天,8月18日早餐后从若尔盖出发,按计划路过阿坝州的松潘县到黄龙景区游览。</b></p> <p class="ql-block"><b>中午到了松潘县的松州古城。经检查健康码及扫场所码合格后进入停车场,随后游览了松州古城及购物,在城内逛了一圈并吃了午饭。城内一条主街两侧商铺及店外摆满了各类吃穿用的小商品,虽然疫情肆虐而不减这古城的繁华。</b></p><p class="ql-block"><b>现存的松潘古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依山临河而建,最初作为边防据点而建造,历时半个多世纪至明英宗时建成现存规模。</b></p><p class="ql-block"><b>松潘古城怎么会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雕像是因为当年文成公主进藏需要路过此地。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文成公主,为了两国和平 ,不惜牺牲自己 ,远嫁和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松潘,古名松州,四川省历史名域,是历史上有名的边陲重镇,被称作“川西门户”,古为用兵之地。</b></p> <p class="ql-block"><b>松潘历史悠久,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设立县级建置湔氐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松州,明朝洪武时期先后设“松州卫”、“潘州卫”并“松潘卫”,松潘由此而得名。清置松潘厅和松潘直隶厅,民国2年(1913年)改松潘直隶厅为松潘县,县级建置沿用至今。</b></p> <p class="ql-block"><b>1934年到1935年,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先后到达松潘。红军在这里举行了“毛儿盖会议”和“沙窝会议”。右路军在毛泽东带领下通过荒无人烟的松潘草地,最后到达陕北。左路军南下阿坝发起包座战斗,歼灭胡宗南第49师,为实现党中央北上创造了有利条件。</b></p> <p class="ql-block"><b>下图:健康码变红码(这是8月20日的截图)。8月18日下午,第二次被疫情防控隔离。从古城出来已是下午一点了。感觉去黄龙景区还有时间,查一下导航只有38公里。经过县城有一段山路很快到了景区。</b></p><p class="ql-block"><b>当进景区游客中心大门扫场所码时,发现5人中有两人健康码变了红码,3人还是保持绿码。当场工作人员看了红码,有点异常的惊讶和激动,立即将红码的两人关进小屋里临时隔离并登记个人相关信息,并通过景区防控主管人员逐级上报到县防控指挥部。</b></p><p class="ql-block"><b>怎么变了红码?谁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怎么跟工作人员解释也无济于事。等了不久,景区工作人员告诉大家:马上去县医院发热门诊然后再隔离(5人)。这次没有来120救护车引导,只有自行导航开车去县医院吧。40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进了发热门诊(在医院外边)大院登记后,工作人员对大家先进行了流调笔录,然后做了(单管)核酸检测(后来出结果都是阴性)。</b></p><p class="ql-block"><b>按县有关防控政策及程序由两辆120救护车分别引导到不同两地的隔离酒店(红码与绿码人员隔离酒店是分开的)。</b></p> <p class="ql-block"><b>下图:酒店隔离房间,松潘县天马大酒店。经一通折腾,红码人员于下午5点多到了隔离酒店,经简单登记后很快进入了房间。隔离时间按规定是7天(实际隔离了不足5天就解除了)。</b></p><p class="ql-block"><b>从进隔离场所到解除隔离出去,没看见一次对车辆、人员、场所、房间等设施进行灭菌消杀工作。心里还有些担心,本来身体没事别到这地方再找点麻烦事!</b></p> <p class="ql-block"><b>下图:红码隔离区酒店。虽然室内卫生差点但有水有电能洗澡。话再说回这一起出来旅行赋三个绿码人员当下如何?电话通了,说他们还在外边广场等着呢!没有人过问及安排。此刻,时间已是下午6点多了。这时原来的3人绿码又有两人变红码了。</b></p><p class="ql-block"><b>他们当即找到隔离酒店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3人主动要求要去红码隔离的酒店去。没怎么费口舌隔离点就同意换地方了,还是由120救护车引导很快到了红码隔离区(天马大酒店)。</b></p> <p class="ql-block"><b>下图:给酒店隔离人员集中送饭的车辆。进到隔离酒店第一个任务:加入隔离人员微信群(当时显示69人,含医护、管理人员6人在内),管理人员在群里很快发了一个空白电子表,要求新来隔离人员填写个人常规的信息及详细行程等内容,然后再发到群里(所有人都能看到)。对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填这个表还有一点小难度。也有进来的人拒绝填这个表,理由是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不应该公开发在群里。</b></p><p class="ql-block"><b>在这酒店隔离的大部分人都是外地旅游人员,也有本地人员(本州)外出去过疫情风险地区回来后在此隔离。</b></p> <p class="ql-block"><b>下图:在隔离酒店吃的较多的早餐就是这个品种。第二个任务就是了解吃饭的问题。酒店规定隔离期间免费住宿,吃饭及其它生活用品自理。吃饭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在微信群里报名订餐;也可以自己网上订外卖(但要算好时间与统一送餐时间保持一致)。第三个任务是不定期的做核酸检测(在隔离点5天共做了两次核酸),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有嘴勤快的人只有每天在群里询问。</b></p> <p class="ql-block"><b>下图:进隔离酒店后遇到的第一批解除隔离人员走出隔离区。从进隔离点的第四天开始,管理人员就询问变绿码了吗?没变绿码的赶紧打“12345”电话申请变码。大家就开始忙活打电话吧,变了码出去就有希望了!</b></p><p class="ql-block"><b>直到隔离的第五天还是红码(其中一人进来就是绿码,一直也没变红码),等到下午1点多,突然接到管理人员的电话,告诉说:你们几个人赶紧收拾好东西从隔离通道下楼,可以出去了。这时手机显示的还是红码。</b></p> <p class="ql-block"><b>下图: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解除告知书。从接到隔离点管理人员通知就按“12345”电话人员指导打了不同等级的多个部门电话,说明申请变疫情码的原由,最终也没有哪个部门受理。最后还是持这个“告知书”带着红码离开了隔离点。工作人员解释是:昨天晚上县里刚开了紧急会议,(这种红码情况)可以出去了。</b></p> <p class="ql-block"><b>8月23日,下午解除隔离后一刻不敢怠慢,在县城找了一处自费核酸检测点做了核酸(按常规在隔离点当天上午就应该给做一次核酸,上次是21日做的,已经隔了一天了)。</b></p><p class="ql-block"><b>随后,在松州古城附近找了一家“盛唐商务酒店”,带着“解除告知书”经与店老板说明(红码)情况后,老板想收但也没敢应允,还是请示一下县里有关部门吧(老板透露说县里规定旅馆收了红码人员入住要罚款10万),因有解除告知书经请示上级部门同意入住,但要按居家隔离方式管理。</b></p> <p class="ql-block"><b>8月24日,解除隔离仅是迈出了第一步,还得时刻盯着手机何时变绿码。上午10点开始几个红码人员的手机陆续变了绿码。解放了!可以出去再到古城转转吧!</b></p> <p class="ql-block"><b>隔离几天的饭菜实在难吃啊!吃点烤羊肉串增加点营养补补吧。</b></p> <p class="ql-block"><b>8月25日上午,按计划再次游览黄龙。从酒店出发40公里左右的路程很快就到了景区,停好车直奔售票大厅扫码进去办手续,当得知要24小时内合格的核酸报告才可以进景区,赶紧打开手机看看吧,可怎么也摆弄不出来了,平时查各地核酸报告有了点经验,支付宝、微信、当地的防疫一码通都试了还是不行,经询问才知可能是这山区信号太弱。后来窗口工作人员还帮助给加了景区的“WiFi”。</b></p><p class="ql-block"><b>这时,有一人先显示了核酸报告,一看据24小时核酸报告时间还有一小时多一点到期,按要求赶紧下载阿坝州旅游平台的网页并链接黄龙景区的预售票审核系统,除了填写个人详细信息、防疫健康信息等内容,还要上传本人身份证照片等,稍不留神点错了还得从头再来。窗口工作人员看大家年龄大主动帮着操作手机(当时售票厅里没有几个人,不符合24小时核酸的就都没进来)。这些程序都完成了还要等系统审核(网速慢有时手机卡壳需要等时间)。</b></p><p class="ql-block"><b>最终,先有一人都通过了,但也不能先买票,要等5人都审核过了才能一起买票。买票是不收现金的,只能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b></p><p class="ql-block"><b>没等到5人全部审核通过,已经过了核酸报告24小时了。无奈,这软件系统可是不讲“情面”的!</b></p><p class="ql-block"><b>经联系景区负责人看看还有希望吗?(之前在景区红码隔离前电话联系过,还加了微信),接通了电话负责人感到几位老人挺不容易,表示同情。当即给窗口负责的工作人员打电话,听出的意思是还有别的办法可以帮助他们吗?她们沟通了一会儿,结果还是不行!系统数据管理他们没法操作。</b></p> <p class="ql-block"><b>无奈!第二次去景区游览黄龙又是无缘而返。只好住在景区附近的酒店,再次做了核酸等待第二天的第三次“进宫”。</b></p> <p class="ql-block"><b>8月26日,第三次来到黄龙景区,这次做足了“功课”,算好核酸时间、早到景区、又有上次经验,终于如愿以偿顺利通过这道“贵族门槛”乘上了景区的索道.....</b></p> <p class="ql-block"><b>下了索道,又坐上一小段电瓶车的路,再徒步进入观赏景区延着上山的路游览。上午天气还有点小毛毛雨,山上雾气蒙蒙,当走到黄龙的核心景点–五彩池才有点见晴。</b></p> <p class="ql-block"><b>临近中午晴天后又补照了一张</b></p> <p class="ql-block"><b>背景还没完全晴天时的五彩池</b></p> <p class="ql-block"><b>背景是晴天后的五彩池</b></p> <p class="ql-block"><b>天晴了!又回去补照了一张照片。</b></p> <p class="ql-block"><b>出了景区门口再次做了一次核酸,这项服务还真是方便了游客。值得称赞!因下午时间还很充足,就直接向下一个景区–九寨沟出发了。穿过雪山梁隧道沿着544国道行车110公里山路,很快到了九寨沟景区(云哚)并住进酒店。</b></p> <p class="ql-block"><b>8月27日,下了一夜淅淅沥沥的小雨到早上还没有停的意思。吃过早餐在酒店里等候到9点,赶上镇子里开始做核酸,借机会也完成了一个重要“任务”。</b></p><p class="ql-block"><b>小雨下到九点半,有点要晴的感觉,赶紧穿上雨衣出发吧!这次有黄龙景区的“前车之鉴”,提前做了点进景区的准备,到地方没有遇到太麻烦就“过关”购票(景区内交通)进景区了。</b></p> <p class="ql-block"><b>九寨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段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地处岷山南段弓杆岭的东北侧。</b></p><p class="ql-block"><b>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树正沟、则查洼沟、日则沟、扎如沟四个景点,其中又分为多个大大小小的景点。</b></p> <p class="ql-block"><b>大巴车走了大约40多分钟的山路,到了诺日朗游客服务中心下车。然后开始从山上的景点往山下景点依次游览。</b></p> <p class="ql-block"><b>九寨沟长海景区</b></p> <p class="ql-block"><b>九寨沟五彩池景区</b></p> <p class="ql-block"><b>九寨沟五彩池.彩色的小鸟</b></p> <p class="ql-block"><b>九寨沟诺日朗瀑布景区</b></p> <p class="ql-block"><b>九寨沟犀牛海景区</b></p> <p class="ql-block"><b>九寨沟树正瀑布景区</b></p> <p class="ql-block"><b>由于早上下雨去的晚一点,从进景区到出来共游了6个小时。因时间关系,有的非重要景点省略了。</b></p> <p class="ql-block"><b>8月28日,从九寨沟出发路过甘肃省陇南市住宿,傍晚游览市井、白龙江公园。</b></p> <p class="ql-block"><b>陇南,是甘肃省地级市,省域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陇蜀之城、橄榄之城。又因地貌俊秀,气候宜人,素有“陇上江南”之称。境内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b></p><p class="ql-block"><b>陇南距今7000多年前即有人类活动,陇南是秦人的发祥地,又是中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b></p> <p class="ql-block"><b>8月29日,从甘肃陇南市出发进入陕西界,到达宝鸡市扶风县落脚。行程430余公里,用时7个多小时。由于一天都在下雨,行车速度受限。在出发不久的陇南界内途中遇到山体滑坡,等待工程车清理路障堵车40多分钟。总算安全顺利通过!</b></p> <p class="ql-block"><b>小雨一直下个不停,行车在弯曲的山路上忽上忽下一刻不敢怠慢。</b></p> <p class="ql-block"><b>于当天下午4点多到了宝鸡市扶风县。下了高速顺利通过了检查站疫情防控检查并做了核酸检测。然后进城办理了住宿。</b></p> <p class="ql-block"><b>8月30日,游览法门寺、乾陵。</b></p><p class="ql-block"><b>法门寺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宝鸡市107公里。法门寺约有1700多年历史,相传创建于东汉桓灵之间(2世纪中期),弘盛于唐代,为李唐一代安置释迦牟尼真身指骨的四大著名寺院之一,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是南北朝至清代古遗址。</b></p> <p class="ql-block"><b>法门寺地宫总长为21.12米,总面积达31.48平方米。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后室秘龛七个部分组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法门寺地宫发现了四枚佛指舍利,出土金银器121件、琉璃器20件、珍珠宝石近400件(颗)、瓷器17件、石质文物12件、漆木器及杂器19件、铁骨文物若干件,各类铜钱几万枚,还有大批丝织品及衣物。此外还出土了《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等。</b></p> <p class="ql-block"><b>乾陵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北部,距离县城6千米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园规模宏大。</b></p> <p class="ql-block"><b>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b></p> <p class="ql-block"><b>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03月0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唐懿德太子墓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乾陵文物精品展</b></p> <p class="ql-block"><b>8月31日,由扶风县出发中午时分到达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陕西与山西交界处),原计划去山西景区一侧游览,但经山西口检查站时行程码不符合山西省里文件要求,只好退回来在陕西一侧进行了游览。歪打正着!陕西一侧的景区相对还挺热闹,又有些人气。然而,也就在游完这个景区结束了追梦西藏的最后一站。</b></p><p class="ql-block"><b>由于山西疫情防控管理太严格,当天晚上就住在了景区附近的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的民宿里。也是一路上遇到最满意的一家民宿(包括酒店),住地整洁、干净、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而且价格便宜。</b></p> <p class="ql-block"><b> 原计划回程时在山西、河北再游几个地方,然后返回天津滨海新区,由于疫情原因,在游完黄河壶口瀑布景区之后就决定提前几天返程了。</b></p><p class="ql-block"><b> 9月1日,从延安宜川住地出发,当天穿过山西界内直接到达河北邯郸(500公里)并住宿在肥乡华驿酒店。</b></p><p class="ql-block"><b> 9月2日,于下午三点到达家乡,结束了历时57天的旅行,行程13850余公里。</b></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追梦西藏–万里征途自驾行》共五集美篇到此就宣告结束了。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在图片运用、文字描述(包括引用)、美篇容量所限等因素,对一路所见的美丽风景、人文地理,异族风情及名胜古迹等方面未能表达最佳状态,甚至有不当之处。敬请观者指教!</b></p><p class="ql-block"><b> 在这里,也通过美篇向所有关注、点赞与分享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祝你们幸福安康,万事如意!</b></p><p class="ql-block"><b> 最后,还要向追梦者–我们的家人们表示谢意!感谢他们的信任、支持与鼓励,能有机会让我们完成了追梦西藏的心愿,不仅收获了一路的风景,也让我们有勇气克服了一路的困难与险阻。同时,也让他们了却了日夜的挂念与担忧。最后就让这五集美篇给他们交上一份安慰的答卷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