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恋 教学版

洪洁🎤

<p class="ql-block">1983 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春节联欢晚会上,观众点播《乡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最终,在已经演唱了 8 首歌曲的情况下,李谷一再次被请上舞台演唱《乡恋》。30 多年过去,这首歌曲也早已成为人们表达对故乡深深眷恋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三个调都很舒服,最后一个最接近诉说#零基础学唱歌 #真人真唱 #练声方法教学视频 #抖音学唱歌 #洪老师教唱歌</p> <p class="ql-block">“情”字怎么唱,重点看走向#零基础学唱歌#真人真唱#民族声乐教学#练声方法视频教学#洪老师教唱歌</p> <p class="ql-block">《乡恋》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马靖华填词,张丕基谱曲、编曲,是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的插曲。歌曲发行于1979年,收录于专辑《乡恋-李谷一影视歌曲》中。</p><p class="ql-block">1980年2月,《乡恋》入选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1983年,李谷一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乡恋》。2008年,在“全国流行音乐盛典暨改革开放30年流行金曲授勋晚会”上,《乡恋》获得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金曲勋章。</p> <p class="ql-block">创作背景</p><p class="ql-block">1979年12月21日,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的插曲已经五易其稿。在插曲的录制现场,导演马靖华发现片子的插曲《思乡曲》不理想。时任中央电视台制作部主任的宋培福和总录音师曾文济建议,词曲都推翻重写。于是,李谷一返回中央乐团住处,马靖华留在办公室连夜赶写歌词,张丕基等词写好后重新谱曲。</p><p class="ql-block">1979年12月22日早晨7点多,有人把马靖华写好的歌词送到张丕的基家里,该稿把歌名改成了《乡恋》。张丕基越看越有感觉,有了创作的灵感,半个多小时之后完成了曲子。张丕基给谱曲的定位是要时尚一点,于是运用了架子鼓、电吉他、电子琴等乐器。</p> <p class="ql-block">歌曲鉴赏</p><p class="ql-block">《乡恋》并非一首歌那么简单,是改革开放初期文艺界内的一颗“信号弹”。它昭示着文艺应该告别统一、僵化的模式,告别千人一面,千曲一调。有尝试,就有碰撞,甚至是论战,进而“刮风下雨”。歌曲内容朴素,无出格之处。</p> <p class="ql-block">《乡恋》这首歌李谷一并没有用“气声唱法”,而是用了“半声”,或称为“轻声唱法”。群众对《乡恋》面世后的批判针对的不仅仅是一首歌,而是一种新的演唱方式、新的文艺形式。因为《乡恋》从节奏的变化、歌词的人性化、旋律的温情、演唱的甜美上来看,现代元素比其他歌曲更多一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乡恋》柔美婉转,使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歌坛为之耳目一新,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荡着人们束缚已久的心扉,让人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艺术享受和感情共鸣。旋律深沉舒缓,歌词细腻感人,歌曲缠绵悱恻、如泣如诉♥️</p> <p class="ql-block">“气声唱法”是一种气与声不按发声规律而组合的样式。有意不让声带完全闭合让气流通过未完全振动的声带发出。</p><p class="ql-block">因带有明显的气流声,而使声音色彩略显暗淡、虚婉,甚至带有一些哑声。</p><p class="ql-block">气声唱法一般用于稍慢速度的轻吟低唱歌曲中,特别是感叹、缠绵、如泣如诉或是温存的窃窃私语的段落,用上了气声唱法能使感情表达极为真切,更富有感染力,像是发自心底的声音。</p><p class="ql-block">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邓丽君、朱逢博、</p><p class="ql-block">林忆莲 、许茹芸等</p> <p class="ql-block">轻声唱法在歌曲中广泛使用,它是调节音量、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例如《牧歌》的结束句“爱煞人”及《乌苏里船歌》高音“啊朗赫赫呢哪”等,都要用轻声弱唱。其实就是用比较小的声音结合气息的演唱方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唱法介绍</p><p class="ql-block">轻声与弱声、微声、半声基本上是一个含义。在歌唱方法中,不是说各种唱法都能唱出轻声、弱声、微声、半声的。只有气息比较深,声音位置比较高,有好的 谐和共鸣的方法,才能将声音控制的幅度从强到弱地自由变化。从pp——p——mf——f——ff——f——mf——P——PP。用符号表示可以看得更清楚</p> <p class="ql-block">轻声唱法要求从强音到弱音,中间不能隔断控制,气息要集中、均匀,用力不要猛、不要太强。</p><p class="ql-block">气息力点要深,支点略靠上,喉咙打开,与强音一样有混响共鸣,似真非真、似假非假地在高位置上走动,声音线条清晰、柔和而有力度,音色迷人,走动灵活。</p><p class="ql-block">收声时自下而上,最后消失在头顶。</p> <p class="ql-block">1979 年 12 月 31 日,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了风光纪录片《三峡传说》,歌曲《乡恋》随着纪录片的播出被人们所熟知。《乡恋》以拟人手法,描绘长江奔流至秭归的情态,表现王昭君离乡远去长安后难忘故土的思乡之情。1980 年 2 月,《乡恋》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栏目播出了整整 7 天时间。</p><p class="ql-block">可是,谁曾想到,这首柔美抒情的思乡之曲,是经历了一波三折才得以诞生和传唱的。</p><p class="ql-block">1979 年的 12 月 21 日,《三峡传说》的播出进入倒计时。录音棚里,导演马靖华听完已经五易其稿的插曲《思乡曲》后仍不满意。马靖华觉得歌曲的曲调过于激昂,缺乏抒情的味道,而在一旁的曲作者张丕基却埋怨是歌词写得不顺畅。两人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虽然有人劝张丕基修改曲谱,但此时的张丕基感到自己“江郎才尽”。为了能写出贴合纪录片情节需要的音乐,张丕基曾两次跟随剧组深入三峡体验生活,对当地音乐素材进行采风,但面对《三峡传说》主创人员连续的修改要求,张丕基感到迷失了创作的方向,他说:“我实在才疏学浅,要不你们换人吧。”</p><p class="ql-block">当时,中央电视台制作部主任宋培福和总录音师曾文济认为,思乡是很好的音乐题材,各位创作者的艺术造诣都很高,只是暂时没找到完美的契合点。于是他们提出建议:干脆不改了,不如另起炉灶,推翻重写。</p><p class="ql-block">于是大家抛开以往版本的束缚,从纪录片的特点出发重新创作。几小时后,一篇由马靖华亲自创作的歌词摆到了张丕基眼前。此稿,尽管歌词内容描写的是王昭君离开家乡,踏上漫漫和亲路,从此终身胡马依北风的故事,却比旧稿感人许多 :“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p><p class="ql-block">新写的歌词大家都非常满意。张丕基读着朴实无华、情真意切的歌词,立马灵光一现:他决定另辟蹊径,放弃以往常用的中国民族器乐配器,改用通俗音乐的架子鼓、电子琴、电吉他为伴奏乐器,并大胆借鉴当时还不被大众所熟知的探戈节奏,最终创作出了跳跃的旋律线条、独特的配器方式、新奇的电声乐器伴奏的《乡恋》,形象地表现出了王昭君乐观和思乡相结合的情绪。</p><p class="ql-block">演唱者李谷一激动不已、热泪盈眶地录完了这首歌。她将早年学习湖南花鼓戏的戏曲功底,与进入中央乐团后学到的西洋唱法相结合,凭借自己多年的演唱经验,充分运用了前倚音、下滑音、波音、揉音等装饰润腔处理手法,对每句尾音的歌词进行艺术处理,使得起伏流畅的旋律线条更具画面感,既符合吐字咬字中语音语调的规范,也遵循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平仄规律。李谷一还首次运用了“连断”这种声断气不断的润腔唱法,令演唱自然又具有亲和力。李谷一的“二度”创作,让《乡恋》绽放出别样的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风采。</p><p class="ql-block"><br></p>

乡恋

李谷一

张丕基

唱法

歌词

歌曲

演唱

马靖华

三峡

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