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辉90、3的美篇

秦文辉90、3

<h3><strong>作品欣赏</strong></h3></br><h3> <h3><strong>回忆七十年代南陵(十五)    </strong></h3></br><h3><strong>-----打更</strong></h3></br><h3><strong>文/吴爱军</strong>          </h3></br>打更是古代中国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在21世纪的现在,它早已被时间的滚轮压在历史的车辙里,但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它仍旧清晰。儿时的我其实并不明白打更真正的含义,只记得不论寒来暑往,每一个深夜里,都有打更的声音伴我入眠。在此我想回忆一下我记忆中的打更,如果有不妥或者不对的地方,还望各位留言批评指正。七十年代初期,并不是每家每户都用上了电灯,更别提手表,闹钟之类的高档电器了。大部分家庭晚上只能用煤油灯来照明,甚至还有少部分家庭在夏天的时候抓萤火虫塞进空瓶子里充当照明。所谓“囊萤映雪”,正是如此。煤油灯和萤火虫,这些方式在现在的人们看来,称得上是原始,但在七十年代却并不罕见。每每想到此处,我总是思索万千,七十年代到现在,一晃眼已经半个百年,五十载日往月来,实在是令人感慨。如今的孩子们从没感受过甚至无法想象的贫困,却是那个年代的我们切切实实经历过的。说回到打更。每当夜幕降临,时间观念开始模糊,大多数人买不起手表闹钟之类的物件,便没法知道确切的时间。纵然如此,也不能盲目地过日子,最起码要知道大概的时间。于是,当时的每个向阳院(如同现在的社区)政府就会选派一个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家来打更。除了生活经验之外,这位老人家还必须是院里德高望重的人。我清楚的记得,每晚听到打更的声音响起,就知道已经是十点钟左右了,还没有睡觉的人就该睡觉了。打更的老人家声音高亢、胆子大、同时也不怕走黑路。每晚十点钟左右,老人家左手拿着一个竹筒,右手拿着一根竹棒,用竹棒有节奏地敲打竹筒,发出哒、哒、哒的声音。还得一边敲一边喊,敲几下,就喊一声:“家家户户听好了,小心火烛”。提醒各家各户注意防火,关好门窗注意防盗。过去经济贫困,小偷自然也多。打更的老人就这样边敲边喊,走街串巷。由于打更人出没在夜里,声音又大,大人们常用这种声音来吓唬小孩。孩子在家哭闹或者不睡觉,大人们就会说,打更的老爷爷来了,再哭再不睡觉,马上就来把你抓走。这样的方法总是屡试不爽,说完之后往往孩子们就会立马停止哭闹乖乖睡觉。打完整个向阳院的更,至少要半个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打更人辛苦地工作着,提醒着每家每户注意安全,“吓唬”着一个又一个小孩,或者说哄着一个又一个小孩进入梦乡。而我也在这样的日子里渐渐长大,渐渐成熟,渐渐迈入中年。打更人的声音也在这样的生活里渐渐变小,直至消失,湮灭在历史的洪流里。如今,手机手表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报时。偶尔,我却依然会想起当年,每一个静谧的夜里,打更人洪亮而又高亢的声音。<h3> <h3>作者:吴爱军<br></br></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s_zt7aTZ6IbiJ2HG6wNmU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