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地的丰收

小楼听雨

<p class="ql-block">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p><p class="ql-block">一夜的疾风暴雨。清晨当人们赶到田间地头的时候,看不到了往年山洪肆虐、田毁沟塌的惨象,一夜焦虑的心情也就和天气一起睛朗起来。</p><p class="ql-block">“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防、机能用”,人们一个冬春的努力,又一次通过了大自然验收。虽然还只是春天,但经过综合开发治理的田野上分明在孕育着新一轮的丰收。</p><p class="ql-block">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可一部分的根须却系在阴睛不定、风云莫测的苍天之上。农业的丰收,可谓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而松溪县在经历了持续阴雨和冬季突如其来的雹灾后,全县的农业总产值仍能增长21.6%,粮食总产量增长3.0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这自然离不开农业综合开发在增产增收、防灾减灾中发挥的巨大效用。</p><p class="ql-block">灾害后的痛定思痛,丰收时的对照比较,人们更加明白,农业综合开发是解决农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单产不高、总产不稳问题的法宝,是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p><p class="ql-block">正因为如此,当松溪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移师到两大粮仓──河东乡长巷、长江、大布村和郑墩镇双源、新甫、南坑村时,人们焕发的热情和掀起的热潮,使这一年的冬天成为名副其实的暖冬。</p> <p class="ql-block">从上年12月初的全面启动,到今年2月底,不足百天,列入年度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6个项点,38个农田基本建设项目的施工项目已全面完成。</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让我们一齐随摄像机的镜头,来一一巡视人们努力的结晶、希望的寄托:</p><p class="ql-block">拦河引水坝伸出长长的胳膊,将哗哗的河水引入沟渠,引入农田,滋润着丰收的希望。</p><p class="ql-block">电灌站内电泵轰呜,吸如卧龙吞水,吐如瀑布飞泻,吞吞吐吐之中,旱魔怏怏而去。</p><p class="ql-block">那一条条旱灌涝排的排灌沟,象一条条血管丰腴着农田和农田里的庄稼。</p><p class="ql-block">那一条条纵横田间的机耕道,象一条条纤绳牵引着农业机械化的粉墨登场。</p><p class="ql-block">防洪堤的强壮身躯,保护林的柔韧根系,构成了一个保护屏障。此外,还围滩造田60亩,土壤改良7058亩,为粮食生产提供了一个更大更好的舞台。</p><p class="ql-block">这一项项的工程,是一项项改善生产环境、增添发展后劲的“土地造血工程”,更是一项项凝聚县、乡、村和广大农民人心和力量,付出与希望的“土地丰收工程”。</p> <p class="ql-block">经历了第二期农业综合开发被中断的酸涩,品尝了第三期农业综合开发所结出的甜美,新一轮的战役一展开,就高潮迭起、好戏连台。</p><p class="ql-block">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地的丰收”。</p><p class="ql-block">“为了大地的丰收”,不是一句好听的歌词,单纯的口号,它是承诺、是奉献,是汗,是累,更是希望和憧憬。</p><p class="ql-block">“为了大地的丰收”,县、乡领导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为民办实事好事的“德政”工程。表彰会、动员会,座谈协调会,流动现场会,一个个措施制定了,一个个决心下定了。为了加强领导力量,县里对农业综合开放领导小组进行适当调整,并在各项目区确定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乡镇主要领导也直接参与资金筹措,督促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县乡领导深入基层、深入工地,发动宣传、检查指导,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为全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了先决条件。</p><p class="ql-block">“为了大地的丰收”,县直各有关部门把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做为自己份内的事。水电部门来了,他们不仅全部负责水利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还抽出技术骨干常年参与全程工作;林业部门来了,他们无偿调运竹苗,无偿提供竹苗资金;财政、审计、农技、土地等部门也来了……他们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形成了密切配合,群策群力开发的良好态势。而抽自各单位人员组成的县开发办,更以一门心思,一样热情,一同努力,证明了物理学的合力定理,同样在松溪县的农业综合开发中发挥效力。</p><p class="ql-block">“为了大地的丰收”,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广大农民更是焕发出极大的热情和创业能量。这是一个动人的场景,一个在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少有的热闹场景。没有欢乐的广播声,没有轰呜的马达声,有的不仅是寒风中挥舞的银锄和挥洒的热汗,更有全家义务投工投劳的动人场面,更有含泪调出精心呵护的丰沃田地又投身土地开发的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穷县小县办大事,资金缺口怎么筹。</p><p class="ql-block">筹措这一笔的资金,对于在财力十分拮据的松溪县来说,怎一个“难”字了得。为了保质保量完成的开发任务,县财政坚持把农业配套资金纳入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咬紧牙关,舍得投入,确保资金早到位、早运转、早收益。迎难而上,更显难能可贵,这一切是“为了大地的丰收”。</p><p class="ql-block">连绵阴雨少晴日,工程进度怎么促。</p><p class="ql-block">这是下马桥示范点,眼前高标准的治理工程,耗费了创业者多少的心智和汗水。在去年冬天,不断的阴雨使这里路塌埂崩,泥泞不堪,即使用手拉车把石料运送到公路边,离施工点还有300多米,常常因停工待料影响了工程的进度。为了确保工程在春耕前投入使用,实现当年增产见效益,大自然带来的困难,在人们改造大自然的主观能动面前佯佯却步。破腹沟田面糜烂,就用筑墙板当站板,原松木作铺垫,铁芒箕筑堤挡泥浆;机耕路到处崩塌,就用肩挑,用手提,决心和毅力成为路的延伸。岂止是下马桥,全县的各项目点都成为了人定胜天的表演舞台。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地的丰收”。</p><p class="ql-block">工程面广项目多,工程质量怎么保。</p><p class="ql-block">吸取了96年农业综合开放的经验和教训,在确定新的项目点时,我们就比较重视示范点的基本条件和规模,反复多次的进行择优筛选,使示范点在项目安排、规划布局、建设标准和科技推广上都有较高的起点。在施工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们的口号,参观交流、检查监督、评比验收、责任到人,确保了工程质量达到和超过设计的标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三高”,为“高科技、高产业、高效益、高贡献、高导向”的“五高”奠定了基础,为大幅度促进项目区农业增产增收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基础。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地的丰收”。</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再一次用目光去放眼开发区域内溪流田畴的生动变化,让我们再一次用心灵去感悟开发热潮中人们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化。这一切新变化,直白无误地向初睛的天空透露出新一轮丰收的信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