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初期,要进⾏⼤规模的⼯业建设,没有砂轮根本不⾏。当时中国只有⼀个砂轮⼚,即沈阳苏家屯砂轮⼚(后 来改称“第⼀砂轮⼚”)。“⼀五”之初,国家就决定上马⼤型砂轮⼚。 </p><p class="ql-block"> 第⼆砂轮⼚位于郑州市中原中路华⼭路交叉⼝向南300⽶处,是郑州⼀个极其重要的地标建筑。 ⼆砂1953年开始筹备,1956年,⼆砂开始动⼯兴建,先后建成⼀幢陶瓷磨具烧成⼚房和四座倒焰窑;⼀台1800KVA棕刚⽟冶炼电弧炉;三组共⼗五台碳化硅冶炼炉和⼀台橡胶砂轮硫化炉,与国外设计中已安装的设备配套,创造了⽣产的必要 条件。 1958年在“边基建、边⽣产、边练兵”的⽅针指导下,⾃建刚⽟冶炼炉1座,橡胶磨具硫化炉1台,陶瓷磨具烧成窑4座, 碳化硅冶炼炉15台,与已安装的国外设备配合成套,使磨料系统和磨具系统于1958年11⽉陆续投⼊临时⽣产。从此, 揭开了⼆砂⽣产的序幕。 1964年,第⼆砂轮⼚经过国家验收正式投产。投产前,该⼚已累计为国家⽣产磨料19000吨,磨具12000余吨。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砂占据着郑州⼯业发展的龙头地位,⼚内有职⼯近8000⼈。郑州⼈都以能够进⼊⼆砂⼯ 作为荣。当年⼚⾥⽣产的1⽶6⼤砂轮,技术之先进,令很多⼈都叹服,直到现在,这项技术仍是很多⼚家都望尘莫及 的。当年国家的远洋货轮、军舰、飞机发动机的叶⽚,如果没有⼆砂的磨料磨具、没有1⽶6的砂轮磨曲轴,根本就⽣产 不出来。⼆砂的产品在当时供不应求。</p><p class="ql-block"> 80年代起,郑州西郊以⼆砂为中⼼,从西环到西四环、⾼新技术开发区⾄马寨开发区之间形成了⼀个磨料磨具⽣产基 地,⼈称郑州砂轮⽣产基地。 1992年,⼆砂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股份制改造,组建成⽴⽩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股本1.5亿元,社会公众 股4500万股,国家股10500万股。 1993年,“豫⽩鸽”股票在深圳上市流通,成为全国磨料磨具⾏业⾸家上市公司。 2006年12⽉股改退市后成⽴“⽩鸽磨料磨具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 作为曾经全国最大、亚洲第一的砂轮厂,二砂谱写了辉煌的郑州工业。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逐渐也退出历史的舞台。</p><p class="ql-block"> 来到华山路与伊河路交叉口,记忆中的围挡早已消失,一座挂在空中的巨大金属圆环映入眼帘,与远处的红色复古建筑相得益彰。园区广场前,工业风浓郁的“中国二砂”金属雕塑十分抢眼。</p><p class="ql-block"> 这座圆环名叫“记忆之环”。“离地10米,纪念二砂耗时10年建成完工,圆环直径40.2米,是为了致敬二砂曾经的名字‘四零二厂’,圆环内有106个名字,镌刻着106位为二砂厂作出贡献的劳模、专家,薪火相传。”</p><p class="ql-block"> 二砂文创园是在老厂房基础上改建,园区里有很多值得驻足品味的小细节。例如文创园内的地图指引,是用金属零件组建的立体地图,工业风满满;主楼后的砂轮公园,用昔日的压力罐改造成滑梯,在吊机轨道的基础上悬挂彩色编织爬网供孩子们玩耍;园区内的休息椅,也是用老钢管改造而成。整个园区从细节到整体,从色彩到造型,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工业复古气息,每一处都带有强烈的“二砂记忆”。</p><p class="ql-block"> 目前,游园还与许多待改建的老厂房隔开,现货库、陶瓷砂轮制造车间、三磨所都还在围挡内。</p><p class="ql-block"> 园区的更新换貌,还在进行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