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去寻古之六——连云港东海篇(上)

爱骑游的阿旭

<p class="ql-block">想要查看我全部文章的,可以点击我头像查看。<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11日</p><p class="ql-block">天气:晴</p><p class="ql-block">目的地:连云港东海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规矩,先列出本次路线,大家可以挑选不熟悉的或者感兴趣的看看。但强烈建议都看下,因为即便是同一个地方,每个人的所见所闻也并不一样。本文的路线摘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浦福音堂——城后土城遗址——鲁兰城遗址——晶牛广场——朱自清文化园(这个点我没去,功课没做好,后来整理时才发现,你们不要错过哦)——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刘锡九故居——白苓桥——曲阳古城——第一井——安峰山圆通寺——安峰山烈士陵园——安峰文化路牌坊——房山摩崖题刻群——前滩大桥——白塔埠文昌塔</p> 这次我们目标东海县,东海县根据规划准备花两次骑完。为了把时间都花在东海县内,这次仍然把采取把自行车放汽车上,开到了本次路线的起点,同时尽量不走回头路,车空间大就是方便,自行车都不用拆前轮。 <p class="ql-block">江浦福音堂。</p><p class="ql-block">去第一个点之前,看地图上途径一个热搜点,名字叫“江浦福音堂“,也不知道是啥,反正顺路,就过去看了下吧,结果是个教堂。既然是热搜,看来这边老百姓信教的还挺多。</p> 城后土城遗址<div>百度可以直接导航到“城后土城遗址“,虽然在小路,但是导航很精确,一下子就找到了,喜出望外,赶紧把车放好,看看背面的介绍,白色石碑为县级文物保护碑,背后写的遗址的保护范围,黑色石碑为市级文物保护碑,背后内容较多,原文如下:“城后土城遗址位于东海县白塔埠镇城后村南,西南距东海县城约18公里。该城址保存较完整,四面城垣基本未遭破坏。城址内外及城墙上种植杨树、松树等。城墙东北角及南城门西侧各有砖房一座,城内现为公墓,城址北门为公墓的入口。<div><div>经钻探,遗址平面近正方形。南、北城垣长115米,东城垣长119米,西城垣长118米,墙宽皆约14米,高约3.5米。城址面积约13685平方米。该城址设有南、北城门两座,宽约3米。城外有城壕环绕,北城壕宽约11米,东城壕宽13-15米,南、西城壕宽15-17米,深皆约2-2.3米。城址地表遗物非常少,只见零星细小宋代以后的瓷片。据《汉书·地理志》、尹湾汉简等文献记载,按其地理位置分析,城后土城为平曲县或平曲侯国的治所可能性很小,应该为县或侯国下辖的理或邮。”<div>  从这个点开始,我们就准备骑行了,考虑到可能回来已经较晚了,这里又是墓地,免得天黑了跑这种地方找车,于是我把车停到了稍微远点的一座小学门口,哈哈!然后就开始了一天的骑行喽。</div></div></div></div> 上湾坝闸。<div>下面一个点叫“鲁兰城遗址”,这个点并非从文物局网站找到的,而是无意间从百度地图上看到的,应该不是文物保护单位,既然是遗址,应该还是有点历史的,于是就过去看看喽,路上路过这个水闸——上湾坝闸。</div> 鲁兰城遗址<div>来到了百度导航所在的“鲁兰城遗址”,定位就在眼前这片田地里,围着这片田地转了一圈确认没有任何石碑。拦下一位过路的老者,问询鲁兰城在何处,老者说,这一片都是。</div> 实在无处可寻,便前往下一处——焦庄遗址,焦庄遗址也没有具体位置,我就找到了地图上的焦庄,到了现场却是鲁兰村委会所在地,弄的我有点懵。焦庄和鲁兰村什么关系?这里大门紧锁,于是便找了2个当地老百姓问询,结果问到第二个时,来了一位大叔,被问的那个人说“你去问他吧,他都知道。”<div>我上前表明来意后,那位大叔跨上电瓶车说“我带你去”,真是遇上热心大叔了。后面聊天才知道此人是鲁兰村村支部书记王春玉,王书记胸口还带着“为人民服务”的胸章,王书记把我带到一处五叉路口,此处位于鲁兰村的东边,其实绕了一圈就在上湾坝闸往西200米处。书记告诉我很多信息,这些信息我没有与公开资料比对,直接记录的,对不对勿喷,归纳起来包含以下几点:<br></div><div>1、鲁兰村现在包含了焦庄、唐庄、苗庄、宋庄。四个庄以各自的主要姓氏命名,现在宋庄已经没落了,只剩其余三个庄。</div><div>2、刚才“上湾坝闸”所跨的河就是鲁兰河。</div><div>3、书记说有一口古井在路口第一家百姓家里,书记还带我去敲门,结果没人在家没看到,有点可惜。(下面有图)</div><div>4、鲁兰城从西周时便有了,有2500年历史。唐朝李世民曾到此祭拜过鲁娘娘。</div><div>5、鲁兰城传说(狼来了的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国王鲁国公为防御外来侵略,在鲁国南面设立城池进行防卫。鲁国公派自己的女儿,姓鲁,名兰,进行防守,故该城就叫鲁兰城,又称母城,是鲁国公女儿鲁娘娘驻守的城;鲁娘娘有三个儿子分别驻守在现在白塔埠镇的城后城、横沟乡的罗庄城和曲阳古城;三个城堡遥相呼应。三个儿子非亲生,有一天鲁娘娘为了试探几个儿子是否听从自己的命令,在城头上点起了狼烟。几个儿子见到母城狼烟四起,立即带兵赶到母城,见到没有战事,问母亲是怎么回事,母亲说是试探一下,看你们听不听命令。几个儿子一笑了之,各回自己的城池。如此又来了一遍,结果第三次,敌人果真来攻打母城,鲁娘娘再烧狼烟,发出战事求救信号。两个儿子均认为是母亲试探自己,都没有出兵。鲁兰城池失守,地塌土平。鲁娘娘迁址山东临沂,原本鲁兰城地理位置较好,鲁兰河在此转弯,形成怀抱日月的风水宝地之势,但战后城池被破,风水也被破,自此落末了。</div><div>6、此地土壤都是黑土,适合种庄稼,以水稻小麦为主,以前还大量提供蔬菜,30年前东海县的蔬菜大多都吃鲁兰蔬菜。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个别种地大户进行承包种植。</div><div>7、鲁兰城遗址就是焦庄遗址。鲁兰村石牌(下面有图)是1992年村里立的,王书记说等有钱了,想重新建个牌坊,弄个大点的鲁兰古城的牌子,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地方。</div><div>8、曾有台商想在此开发旅游项目,但因为土地规划原因,报县里后最终未能获批。</div> 1992年立的鲁兰村石牌,也在这个五叉路口。 汉代连云港旧城址,可见城后土城、罗庄古城、曲阳古城是怀抱鲁兰城的。 上面第3条所说的有一口古井的百姓家。<div>书记很热情,还客气邀请我吃午饭,因为还有很多地方要跑,表达谢意,添加了书记的微信后,前往东海县城。</div> 晶牛广场,这里是以前东海水晶的批发市场所在地,现在成规模的都移到中国东海水晶城去了。 东海圣时水晶博物馆<div>很遗憾未能进去看到,据说其中有两件珍品举世无双,一件是业内专家估价市值逾亿的钛晶乘龙观音雕件,此件作品高1.68米,宽0.88米,厚0.39米,重726公斤,雕刻前原石重达1.69吨,于2009年10月获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大的天然水晶(钛晶)雕刻作品;另一件是单体重达28.6吨的世界水晶大王,体虽巨大,但水晶的六柱体特征非常明显。。</div> 路过反邪教主题公园,这种公园在连云港还是很少见的。 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这才是真正的博物馆,地图上所谓的中国水晶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东海馆、东海县博物馆、东海水晶小镇会客厅都是指的这里。这里水晶作品太多了,无法一一介绍和展示,这里介绍下各展厅主题,每个厅选个别作品展示下。这里很值得一看,大家可以带身份证免费参观(目前政策需要72小时核酸报告) 进门第一件就是镇馆之宝——“晶王”,出自东海牛山镇曹林村,深埋地下数十亿年,于1995年1月15日出土,经鉴定“晶王”重1.99吨,仅次于现存中国地质博物馆的水晶大王。其品质和透明度堪称稀世珍宝。<div>博物馆一共有五个展厅。分别是开天辟地、鬼斧神工、气象万千、姹紫嫣红、东海精品水晶展。</div> 开天辟地厅<div>该厅主要介绍了水晶的行程过程。此厅大多是火山,溶洞等模型,里面的水晶大多都是模型。这里先普及下水晶的概念。<div><div>水晶(rock crystal)是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br>纯净时形成无色透明的晶体。当含微量元素Al、Fe等时呈粉色、紫色、黄色,茶色等。经辐照微量元素形成不同类型的色心,产生不同的颜色,如紫色、黄色、茶色,粉色等。含伴生包裹体矿物的被称之为包裹体水晶,如发晶、绿幽灵、红兔毛等,内包物为金红石、电气石、阳起石、云母,绿泥石等。</div></div></div> <p class="ql-block">鬼斧神工厅</p><p class="ql-block">此厅展示的基本都是天然水晶,依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打造出美奂绝伦的各种形状、颜色、包裹、共生(与其他矿的共生体,如跟萤石、镜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等共生的水晶)等水晶体。多彩多姿的水晶或状如梁柱、或内含水胆、或灿若彩虹、或形若权杖,颜色则包含了红、橙、黄、绿、蓝、靛、紫所有的七色可见光,可见水晶种类之多、形态之奇、分布之广、让人们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气象万千厅</p><p class="ql-block">气象万千厅主要展示了人类对水晶利用历史。此厅信息量也巨大,纵观人类发展史,从人类学会使用工具开始,水晶就出现在人们生产生活,从最早的摔砸“取晶”到后来的手工技法,到现在的电脑激光雕刻。水晶越来越多“精彩纷呈”,从饰品到奇珍,从保健到信仰,从科技到工业,水晶,晶光四射,气象万千。具体包括了</p><p class="ql-block">1、水晶制作工艺,水晶的主要工艺手艺包括雕刻、打磨、去皮、开脸抛光、细雕、检测。</p><p class="ql-block">2、各历史时期的水晶出土文物,水晶利用场景展示。</p><p class="ql-block">3、水晶的利用范围:包括各种工具,我只列出个别印象深刻的(大贤庄遗址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山左口乡前贤村西南2000米的马陵山中段山顶、山坡。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在此出土了众多石器,其中就有数块水晶砾石削刮器,由此证明了东海利用水晶的历史源远流长。)、首饰、建筑(19世纪英国建筑奇迹——伦敦的水晶宫)、现代科技的照明、半导体、光伏等。</p><p class="ql-block">4、东海水晶“七宗罪”,东海水晶文化渊源最久、中国东海水晶个儿最大、中国水晶东海贮藏量最多、中国水晶东海产量最高、中国水晶东海质量最好、中国水晶集散中心在东海最大、东海水晶形成地质条件最好。</p> <p class="ql-block">美篇限制文章里有品牌的关键字,因此弄了图片。</p> 气象万千厅中还提到了关于玛雅遗迹中发现的水晶头骨的神秘传说和不解之谜<div>  神秘传说:在美洲印第安人中流传着一个古老传说:古时候有13个水晶头骨,能说话会唱歌。这些水晶头骨里隐藏了有关人类起源和死亡的资料,能帮助人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传说认为,总有一天人们会找到所有的水晶头骨,把他们聚集在一起,集人类大智慧于一体,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目前多为私人收藏,其中有一个存放于大英博物馆。</div><div> 不解之谜:科学家把水晶头骨和真正的人类头骨做比较,发现除了眼部特征稍微偏离人类正常范围以外,其他参数和人类相差无几。我们知道近代光学产生于17世纪,人类准确认识自己的骨骼结构更是18世纪解剖学兴起以后的事,1000多年前的玛雅人是怎么掌握这些高深的解剖学和光学知识的呢。(这是博物馆说的,不过在我看来并非难事,找些真真的头骨慢慢看,里面结构敲开看就是了,没那么精细)另外,这些水晶头骨的加工是一个谜,因为水晶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材料之一,用铜、铁、石制工具都无法加工它,而1000多年玛雅人用的什么工具加工的呢?另外这种纯净透明的水晶硬度高,但质地脆而易碎,科学家推断,想要在数千年前制作出来,只可能用极细的沙子和水慢慢从一块大水晶石上打磨下来,而制作者要一天24小时不停的打磨300年,才能完成这样意见旷世杰作。</div><div> 另外据说水晶头骨还有催眠功能,如果一个人紧盯头骨眼睛处,不多时就会昏昏欲睡,传说头骨是玛雅人为病人做手术时催眠病人用的。</div> 姹紫嫣红厅<div>该厅主要讲水晶与文化,把作为宝石的一个门类,在中国与文化交融相汇、阴阳五行、民间传说、民俗节庆、人文艺术等领域的融合;在中东,水晶作为伊斯兰的“圣杯”为信徒膜拜;在欧洲,水晶是一种生辰石,庇护着普通民众;在古代,水晶石一种信仰、充满神秘的宗教力量;在现代,水晶又充满了浪漫气息和童话色彩,是一种美好向往。</div><div>1、象征爱情的水晶鞋、水晶天鹅</div><div>2、名人与水晶:伟人的水晶棺(苏联的列宁、斯大林,中国的孙中山、毛泽东;保加利亚的季米特洛夫、蒙古的乔巴山、苏赫巴托,朝鲜的金日成和金正日、越南的胡志明等伟人的遗体使用了水晶棺,而毛主席的水晶棺产自东海。)、乾隆用的水晶眼镜、康熙巧用水晶烟管禁烟、战国时期田婴以水晶为媒为齐威王立后、屈原食水晶明志、西王母与周穆王姬满互相爱慕,互赠礼物成为一段佳话,而西王母赠送的礼物“夜光常满杯”则为水晶杯。</div><div>3、伊斯兰水晶文化:伊斯兰教的念珠、伊斯兰水晶罐(2008年1月17日,一个价值500万英镑的伊斯兰水晶罐被人以22万英镑捡漏)、一千零一夜中的尤尔国王为白都伦公主修建的水晶宫、主教的水晶戒指等</div><div>4、水晶贸易:国际水晶基本被SWAROVSKI(奥地利施华洛世奇,切割技术世界一流),BACCARAT(法国奢侈品品牌巴卡拉),KOSTA BODA(瑞典珂斯塔,水晶王国之母工厂,1742年建立)三巨头垄断。中国水晶以东海规模最大,海南和广东也有规模化的运营,东海占全国60%的市场,年产值超过60亿元。</div><div>5、其他与水晶有关的西方文化:</div><div>1)女巫通常用水晶球进行占卜。德鲁伊是已知最早的使用水晶球进行占卜的人。</div><div>2)丰收女神曾在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种下了海蓝宝水晶,让这里万物生长,农业丰收,最后击败了希腊。</div><div>3)希腊神话中普罗修斯偷火种带给人间,而其女友智慧女神雅典娜,向火力吹进了神奇之气,火越烧越旺,传入了千家万户,火种最后留下了一块能绽放七种颜色的水晶,后人称为“七彩宝石”,也叫贵族水晶,即现在的碧玺。</div><div>4)海神波塞冬向其兄弟宙斯要了一块具有宇宙灵性的水晶,然后注入海魂之气,这块水晶便显得绿幽深邃,起名“绿幽灵”,他把这块水晶给了忒休斯(因为忒休斯的母亲经常向海神波塞冬献祭)助其寻找父亲,当然有了神物后,充满力量、不知疲倦、毒物不近,最终找到父亲,打败了亚马逊人,当了雅典的国王。而且此人不仅是英雄,而且治理国家也是天才,因此“绿幽灵”也称为“事业水晶”。</div><div>5)美狄亚被爱神赋予一颗耳坠,赋予了千万的灵性,使耳坠变成了爱的颜色——“紫水晶”,使得美狄亚和伊阿宋最终幸福的走到了一起。后来人们称紫水晶为“灵性水晶”,可以带来灵感和智慧,可以增进人缘和异性缘。</div> 东海精品展厅<div>最后一个厅是东海精品展厅,这里的水晶作品都是东海本地单位和个人的藏品,这里的单个展品大多相对较大,上图是世界钛金大王,这是一块出自巴西的龙石,经历一年的打造,这颗99公斤重的巨石。体内晶簇错落有致,或现太极图腾,或现乾坤盖世,包罗宇宙万象精髓。</div><div>至此水晶博物馆介绍完毕,我在里面转了约100分钟,即便这样看的也很粗略,大家有机会还是亲自来看看,绝对值得一看。会让你对水晶有个全面的认识。</div>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北面就是中国东海水晶城,要买水晶的就可以到这类,这里便是中国最大的水晶集散地。因此东海也称为“世界水晶之都”。</p> 在西双湖边上有个刘锡九故居,这个故居目前还不是文物保护点,但百度地图上是能搜索到的。这里目前还有人常住,整个房屋的建筑较老,明显与周边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div>刘锡九(1900-1974),又名增福,东海县牛山乡彭宅村(现在那边故居所在地叫湖西村)人。14岁入私塾读书。他天资聪明,人称“才子”、“铁脑筋”。民国10年(1921年)在白岭、吴庄等地做塾师,中学毕业后,任国民党东海县总工会事务员、第三区助理员、保卫团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常参加“时事座谈会”,激发了爱国热情。他到处联合抗日同志,组织抗日队伍,足迹踏遍东海大地。民国27年8月,东海县青年救国团在房山林暄成立,当选为领导成员。</div> 前往曲阳古城途中,路过一座小石桥,感觉这座桥有年代了,于是下车仔细观察一番。桥上的字可以看到,此桥名为白苓桥,建于1967年10月。上面还刻有“毛主席万岁”“永远心向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等标语。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外万难,去争取胜利。——毛泽东” 遇到一个大爷,一打听,大爷今年83岁,说建这桥的人基本都已经走了,他父亲也曾参与建这座桥,现在已经离开10多年了。 桥身为三跨石拱,桥面单边有12个方形石洞,桥两端变宽,整个桥虽然已经过了55年,但整体感觉还是非常敦实。 曲阳古城牌坊,由8名个人和曲阳人民政府、城南村村委会、城北村村委会,于2020年元旦承建。城门提词“景色连云春泱漭,风光东海日晴明”,同时城门上还有一段古城的称述“曲阳古城始建于西汉初年,历经二千多年沧桑,已不见坼堠生烟,唯雉堞蜲蜒,城廓清晰,古城址南北二百六十米,东西一百七十米,平面呈匙型,由混合土夯筑而成。” 百度地图上有曲阳城遗址,导航去时可以在大路边可以看到这个牌坊,进这个牌坊往里走一段,就一条路,顺着路一转弯就可以看到古城遗址保护牌。这是跑这么多地方,这是我见到的保护最好的文物古迹。 门口有摄像头和电网,有电子报警系统,一靠近就会触发报警,骑车转了一圈,这个场地都被有围栏和电网。遗址附近有人家,找了一家人询问了一番,告知这里都保护起来了,平时是不开放的,重要节日和政府活动才会开门,活动结束就锁。里面是就是一块空地,已经没有古城,只有一些当地祖辈的墓地,清明时会限时开放给老百姓进入祭祖,祭祖完成后又会锁上,里面由于不给种庄稼了,政府给村民一些补贴。 此处在百度地图上名为“亚洲第一井”,我是被他名称吸引过来的。此地周边看似平平无奇,以为吹牛的,但看了下门口的牌子,写的是“江苏东海大陆深孔地壳活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应该不简单,百度了一下,果然发现不一样,没想到连云港还有这么牛的一口井。<div>  这是继前苏联和德国后第三个超过5000米深的科学深钻,也是全世界穿过造山带最深部位的科学深钻。该工程建成了亚洲第一个深部地质作用长期观测实验基地,也是亚洲第一个大陆科学钻探和地球物理遥测数据信息库,亚洲第一个研究地幔物质的标本岩心馆和配套实验室,使我国超高压变质带和地幔物质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选择在此钻井,因为这里处于超高压地质带上,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其他地区在其他地区上千米才能看到的矿物这里地表就能见到,附近20公里山东临沭发现有中国第一钻常林钻石矿,附近也有含量比较低的金矿。</div> 安峰山圆通寺,这个寺大门紧闭,沿围墙转了圈也没找到其他入口,问到农田里的百姓,说昨天中秋节开门给大家进去祭拜的,今天又关了,真是不巧。 进不去总得拍点啥吧,门很严实,没有拍照的空间。恰巧有辆大卡车在入口处装运大树。看看能不能爬高去看看。 登高看寺,上图是爬高后拍的照片。 安峰山烈士陵园坐落在东海县城西南约16公里处的安峰山上。为纪念“安峰山事件”中死难的烈士而建。<br> 英憩园,有700多位烈士在此长眠,看到这么多烈士,心情还是很沉重的。 冯菊芬烈士之墓,墓碑背后记载:“冯菊芬又名爱萍,女,1909年出生于东海县白塔埠,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白塔埠地区积极开展反对土豪劣绅和封建压迫斗争,组织妇女解放运动,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宣传男女平等,反对女子裹脚等进步思想,在当地产生重大影响。<div>1929年6月1日国民党军警对东海共产党人大肆搜捕,6月13日冯菊芬被捕。面对酷刑逼供,她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对组织和党员的分布情况守口如瓶。敌人无奈于1930年春将其释放。1930年7月,冯菊芬被派到南京军委机关工作,8月,军委机关被破坏,再次被捕,为保护组织和同志,她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同年9月4日于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21岁。”</div> 安峰山狙击战无名烈士墓,背面记载着“1948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苏北兵团二纵、十一纵、十二纵奉命挥师北上山东,会战济南。国民党黄伯韬兵团四个军共10万人在新安镇、高流、阴平一线布防,由西向东,企图占领安峰山、文集一带,阻截我军北上。<div>9月4日,十二纵三十五旅一0四团奉命在安峰山南侧布防牵制敌人,以保障主力北上。5日凌晨,黄伯韬第25军三个师及一个炮兵团兵力由西向东猛扑过来,战士们浴血奋战,先后打退数倍于我之敌的4次冲锋,共毙伤敌军300余人,死死拖住敌人一昼夜,完成狙击任务,为保障我军顺利北上做出巨大贡献。</div><div>丹心无私洒热血,青山有幸埋忠骨。墓中40位烈士曾南征北战,在这次狙击战中血染安峰山却没有留下姓名,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但他们为人民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昭!”</div>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我解放区,10月间国民党军第七十四师和第二十八师侵占涟水、沭阳等地,我军作了战略转移。淮海区宿北、沭阳、东海、灌云等县级机关和地专机关干部和家属三四千人北撤山东。1947年2月,根据华东局要求,北撤的干部要南返淮海区原地坚持斗争。由于“淮海区驻鲁前方办事处”对南返路线情况不明,组织松散,当干部队到达安峰山麓时,遭到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师的包围,干部队员虽奋力突围,仍被俘、失踪、伤亡近千人,是为“安峰山事件”。“安峰山事件”是苏北解放战争中我军损失最大的一次。为缅怀先烈,激烈后人,中共东海县委、县政府决定兴建安峰山烈士陵园。1994年2月动工兴建,1998年基本完成,同年4月对外开放。陵园占地69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300平方米。 安峰文化路的牌坊。 房山景区入口处  房山摩崖题刻群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镇房山主峰周围。其中张文治题刻位于东南侧房山主峰斜崖上的一块巨石西侧面。该巨石高约4米,东西长约6米,宽约2米,底部与石崖连接处仅1米见方,其险欲倾,千百年来却岿然不动。每逢阴雨天气,常有锈水从上往下细流,故当地群众俗称为“关老爷磨刀石”,简称“磨刀石”。磨刀石的西侧面题刻“遗石千秋”四字,年款为“民国甲申年中秋建”,落款为“皖滁张文治敬题”。另外,山上还有多处题刻,有“天仙顶”、“会仙台”、“万虑皆空”、”仙境”等。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前滩大桥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埠镇前滩村。导航到此以为是此桥,回家后发现拍得桥构架与网上查询的不一样,原来这是前滩二桥,两座桥紧挨着,一座连着一座。<div>错了就改天再来。</div> 很快天已经黑了,幸亏我一早把车停的离墓地远远的。另外农村狗特别多,我带了根棍子在手中壮壮胆,天黑前遇到的狗子反正见到我手里有根棍子,都没敢对着我吼。但天黑了,晚上车灯只照前方,侧面太黑看不见,因为看不见狗子,所以即便它上来,我也不一定能打到它,所以我自己也是慌的一米。全程只碰到一只大狗拦在路上狂吠,好在没有主动扑过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手里的棍子才没扑过来,恰巧有个当地百姓路过,帮我把它赶走了。 取车后,看到远远有座灯光塔,于是搜索附近的塔,搜到了文昌塔,于是驱车前往,离取车的地方不远也就3公里。塔下人挺多,老百姓出来遛娃,乘凉的地方。塔基有篇重建文昌塔记曰:“文昌宝塔,其身通白,又名白塔。始建于宋,毁于战火,仅存其址。白塔埠名闻遐迩,咸以无塔为憾。适逢盛世,政府广纳民意,依袭原塔形制重建。2013年春奠基,翌年秋告竣,耗资600余万元。塔身7层,高52米,雄浑劲挺,古朴庄严。登临此塔,观东海之名胜,揽云台之风情,感沧桑之巨变,悟宇宙之无穷。<div>文昌塔高,陇海路长。白塔之风,千古传扬。幸甚至哉,勒石以记! 2014年8月”</div> 本次骑行整个行程121公里,行者路书编号3378291。 补记:<div>全面说前滩大桥因为天黑没看对,于是2022年9月17日又专程去了一下,白天才看到这个文物牌,背后写着,滩大桥落成于1972年10月,横跨淮沭新河,是连接前滩村与潘圩村、晏圩村的重要桥梁。前滩大桥总长54米,桥面净宽4米,桥身为三跨敞肩石拱桥,中间两个桥墩上各有7个小孔,两侧各有4个小孔。造型优美,做工精良。栏杆采用混凝土预制栏杆,因年久失修,已有部分损毁。两头桥头桩上刻着“前滩大桥”、“一九七二年十月”,桥头桩内侧上分别刻着毛主席诗句“六亿神州尽尧舜”、“春风杨柳万千条”、“五洲震荡风雷激”、“四海翻腾云水路”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放眼世界、胸怀祖国”的口号。桥栏左右内侧分别刻着“愚公移山、改造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的标语口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br></div> 桥整体全貌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