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黑龙江镜泊湖

东方君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境西南部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距宁安城50公里。 是著名的旅游、避暑和疗养胜地,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5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br>镜泊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距今4700年-8300年前,在今天的宁安市境内,地壳运动十分强烈频繁,发生了5次强烈火山活动,熔岩冷却后,像一座巨坝,把上游牡丹江水高高拦起,形成了熔岩堰塞湖——镜泊湖。<br> 镜泊湖海拔 351米,平面略似 S形,南北总长45公里,最宽处约6公里,最窄处仅400米左右,全湖面积约95平方公里。湖水深度平均为40米,蓄水量16.25 亿立方米。 镜泊湖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山重水复、蜿蜒连绵,时而水平如镜,时而微波荡漾,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乘坐的游船行驶在镜泊湖上,远望湖面平静如镜,正应了“镜泊湖”这名字的由来。头顶上是蓝天白云,湖畔是青山绿树和鲜艳的建筑,让人仿佛行进在美丽的画卷之中。 在蔚蓝的天空掩映下,湖水是那样湛蓝,那样晶莹透澈。一阵微风吹过,湖水微波荡漾,像一朵朵涟漪。一条游艇驶来,湖面上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像是在追逐嬉戏。 <b>吊水楼瀑布</b><br>吊水楼瀑布,又称镜泊湖瀑布,它位于镜泊湖北端,是镜泊湖水流向下游的出水处。瀑布幅宽约70余米,雨水量大时,幅宽达300余米。落差20米 。它下边的水潭深60米 ,叫“黑龙潭”。每逢雨季或汛期,瀑布水声如雷,激流呼啸飞泻,水石相击,白流滔滔,水雾蒸腾出缤纷的彩虹。它的形状很像闻名世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是世界最大的玄武岩瀑布。凡到此游览者,无不惊叹其壮美的景色。诗人曾为它留下“飞落千堆雪,雷鸣百里秋。深潭霞飞雾漫,更有露浸岸秀”的优美诗篇。<br> <b>观瀑桥</b> <b>红罗女文化园</b><br>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她有一面宝镜。哪里的人们有苦难,她只要用宝镜一照,便可以消灾弭祸。这件事传到了天庭,引起了王母娘娘的忌妒,她派天神盗走了宝镜。红罗女上天索取,发生了争执,宝镜从天上掉了下来,就变成了镜泊湖。<br>红罗女是镜泊湖的象征,被誉为镜泊湖之魂,以此为名的文化园分为主园和副园两部分。主园表现镜泊湖传统风情文化,主雕塑“红罗女”、大型铜镜雕“平波宝镜”、圆雕“七仙女月夜下镜泊”,来源于镜泊湖的美丽传说。大型铜雕“抢婚”,来源于镜泊湖畔古老靺鞨民族风情故事,大型石浮雕“鸳鸯石的故事”来源于火山口地下森林的民间传说。这座文化园意在游人们饱赏景区奇美的湖光山色的同时,收获温馨的惬意和欢乐。<br> <b>平波宝镜</b> <b>东北抗联纪念碑</b><br>抗联战士纪念碑建于2005年,位于镜泊湖北门附近。碑高1米、宽2米、厚0.1米,系黑色花岗岩碑。镜泊湖是东北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战场,东北抗日联军的足迹遍布全湖。镜泊湖(莲花泡)连环战就是在这里打响,著名的抗联将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第三方面军指挥“镜泊英雄”陈翰章也牺牲在镜泊湖边,此外,东北抗联曾袭击过的镜泊湖水电站、北湖头日商斋藤经营的高冈号木材作业所等激战地遗址也是红色旅游资源。<br> <b>黄昏和夜幕下的镜泊湖景区</b>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董必武,当年游览镜泊后,写下了《游镜泊湖》一诗:<br>泛舟南北两湖头,到处青幽不用求。<br>水碧山青宜入画,游人欣赏愿勾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