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2022.8)

小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红旗渠的美不在于景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而在于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市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p><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参与修建人数近10万、耗时近10年的伟大工程,是“新中国奇迹”。</p><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p> <p class="ql-block">  凌空除险是当年修渠民工为了在悬崖峭壁上开山放炮,去除险石而独创的一种高空作业法。  在红旗渠修建的过程中,因为总干渠大部分修筑在悬崖绝壁,险峰恶崭之上,这些峰崭经过长年风化、特别是经过劈山爆破之后,许多被炸活的石头还挂在崖壁上,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开始由于缺乏经验遇到险石后就用竹竿去排除,但竹竿细了撬不动,粗了必须两人举着,既不方便又不安全。  羊工出身的任羊成和他的伙伴们,决心甩掉竹竿,凌空除险,于是红旗渠总指挥部应他们的要求,从各乡抽调了三十多名身强力壮的民工,组成凌空除险队。于是一群腰系绳索,在悬崖峭壁间飞来荡去的除险队员成了红旗渠上一道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画面正中间半山腰就是红旗渠</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青年洞是红旗渠旅游的核心景点,也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