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禅寺观海

勇夫

<h3>  2020年5月12日,游连云港苏马湾,登鹰游山金圣禅寺观海,只见航船疾驶,海天一色,景象壮阔,心生宏愿。</h3> <h3> 金圣鹰游结佛缘,<br> 航来一叶已千年。<br> 今升禅寺观沧海,<br> 祈渡苍生疠疫痊。<br> 2020年5月12日</h3> <h3>附:<br> 读《金圣禅寺观海》<br> 王裕平<br> 读学兄张勇的《金圣禅寺观海》,受益良多;拜读再三,感慨系之,评论虽不到位,但也附骥尾以成文。<br> 金圣禅寺位于连岛苏马湾南侧的山坡上,古色古香的廊亭,横卧于苍松翠柏之间。登上廊亭,可尽览苏马湾的秀丽景色,可远眺海州湾的万顷波涛,领略海天一色的奇趣。<br> 学兄张勇的诗起承转合,衔接自然,了无痕迹。全诗紧扣“寺”与“海”,有明扣有暗点;纵横捭阖,有想象有现实,落脚在“祈渡”和“痊”。<br>1句为起,字面上说,金圣有鹰游山之行,遂结下后来的金圣禅寺的佛家因缘。引用历史传说,点明游览对象,交代寺庙由来;诗句还有一层含意,作者有幸游览鹰游山,来到金圣禅寺参拜金圣,也与佛家结下一段因缘。<br> 相传唐开元七年,年仅24岁的金乔觉抛弃新罗国皇室优裕的生活,渡海来华,经鹰游门,登鹰游山(即今连岛),而后从淮河泛舟入运河,再达长江,逆流而上,从安徽铜陵上九华山。金乔觉在九华山虔诚苦修,整整75年,99岁圆寂。时人以为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即地藏王降世,因此称他为“金地藏”,亦即世俗所说的金圣。<br> 2句为承,字面上说,唐开元年间,金圣舍身求法,凭借一叶扁舟渡海来到连岛,算来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千年”为概数。本句运用示现手法,就是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说的“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联想想象,思念金圣,巧妙丰富,适配情境。<br> 3句为转,字面上说,今天有幸登临金圣禅寺,凭栏远眺,东望苍茫大海,心潮起伏,看见许多,也想起许多,真是感慨万端。<br> 可以想见,作者既看见大海中生命涌动的胜况,也看见大海中一叶扁舟的危险;想起金圣不畏艰险,为的是传教布道;想起万千生命的奔腾,想起处于危难的扁舟……当年金圣万死不辞,从此岸到彼岸,为的是救苍生于苦海;如今我们也要有所作为,凝聚强大力量,助万众幸福平安。<br> 4句为合,字面上说,我祈求仁慈的菩萨普渡众生,使他们脱离苦海,瘟疫消除,国泰民安。有前3句为末句蓄势,可谓水到渠成,章卒显志。本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主旨所在;在寺说佛,地藏菩萨的誓愿就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其使命就是救民于苦难之中。<br>  佛理、人心、政情,分而为三,合而为一,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佛圣胸怀宽广,仁慈无限,普渡芸芸众生;人心向善求真,敬畏自然,期盼政通人和;政情宗旨为民,率民抗疫,救助全体患者。佛祖在信仰中,人心在口碑中,政情在关爱中。<br> 作者是一位学者,升寺临海,入乡随俗讲禅语,菩萨心肠,慈悲为怀;作者是一名党员,怀古论今,言近旨远谈疠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就是学兄作为一名新时代学者、党员的文化情怀和责任担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