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一、教材简析</b><h5> 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的第一课,也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起始课。教科书通过“可以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什么”、“缺少其中一样会发生什么”的活动和研讨,引导学生了解并整理地球家园中的各种具体物体,初步建立对地球家园各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h5> <h5></h5><h3><b>二、教学反思</b></h3><h3><b>1.聚焦:</b></h3><div><h5> 通过在图片上“找出哪一颗是地球?”,“关于地球,你知道什么?”来导入新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h5></div> <h5> 2年级的部分学生知道了“太阳系”这个词汇,教师适当追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从而鼓励孩子从小进行科学阅读(包括科普书籍,科普视频)。小学科学重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提升对科学的兴趣。</h5> <h5> 然后聚焦到地球,提问: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同学们都对地球充满了好奇,回答得五花八门,也有很强的表达欲望,教师适时提醒“别的小朋友在回答时请安静,不要随意打断别人发言”,“仔细倾听他人表达,说过的内容不要重复”,培养良好的科学课纪律习惯能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h5> <h3><b> 2.活动:</b>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h3><h5> 观看课本上的图片,可以启发学生会进一步回忆地球家园中的事物,然后问"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还可以添加什么"?提醒同学们打开活动手册第1页,把知道的或者觉得有趣的事物画在地球表面。时间在10分钟比较合适,提醒有彩笔的同学可以使用彩笔,没有的就用铅笔,强调画出简单的形状就可以,否则时间来不及。教师还是要到学生中间去巡视,指导如何用简单的图形表达自己想法。</h5> <h5><br></h5> <h5> 教师可以选择画面得比较丰富的同学上台展示,对于展示得精彩的同学给予表扬,增加孩子们信心,鼓励孩子勇敢展示自己。</h5> <h5> 刚才提到的这些都是在<u>地球之上</u>的事物,那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我们能发现什么?学生很容易想到太阳、月亮、星星、白云这些常见象,接着提问“太阳、月亮这些地球之外的事物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么?”引导学生意识到是<u>地球之外</u>的事物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h5> <h5></h5><h3><b>3.研讨一:</b></h3><h5> 地球事物何其多,为了更好的研究它们,要进行分类。2年级的同学同学能很顺利地提出“植物”,“动物”概念,部分同学能提到“生物”、“建筑物”的概念。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这些名词也没关系,教师适当介绍一些即可。</h5><div><br></div> <h3><b>研讨二:</b></h3><h5> 缺少其中一样可以么?说说理由。这是本课的重难点,目的是了解每样事物都有他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是它们组成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并且各类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教师依次提出“如果没有太阳,会怎样?”“如果没有水,会怎样?”“如果没有植物,会怎样?”在讨论中,逐步意识到每种事物都是有作用的,都会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h5> <b>4.拓展:</b><div><br></div> <h5> 布置课后任务,观察田野、绿地、树林或山坡等,看看还能发现什么并记录下来。将课堂延续到大自然,加深对地球家园中事物的了解,同时也为第2课《土壤——动植物的乐园》做铺垫。</h5> <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