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南路邓府山上,“山高水长”牌坊内,静卧着一座明初王公陵寝——邓愈墓,它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邓愈生于1337年,死于1377年,他的这个名字是朱元璋亲自取的,他的原名叫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人。天生魁梧,勇武过人。16岁时领兵抗元,投靠朱元璋,累军功晋封卫国公,后追封宁河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邓愈墓前,有一座牌坊,上面有一副对联,上联写着邓愈的祖先--东汉开国名将邓禹的伟大功绩,下联写的是邓愈的伟大功绩和他的封号。这副对联就是:高密前勋传铁券,宁河懋绩著金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牌坊和神道之间的斜坡上,有一座功德碑,高52.5米,碑文有2700字,是“金陵九大古碑”之一。在碑额上刻着两条飞舞的龙,这是帝王的象征,龙的龙爪也大有文章,皇帝的龙的龙爪一般有5个,而封王的人的龙的龙爪一般只有3-4个。</p><p class="ql-block"> 在邓愈墓前,有一条神道。这条神道没有明孝陵的神道那么长、那么宽,只有一条小路。在神道两边,共有12个石像,从外到内分别是一对石马、一对石马倌、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文臣和一对武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邓愈的父亲是一名武将,在当时,很多起义军虽然打元军,但大部分起义军都对老百姓不好,到了一个地方就会抢夺百姓的粮食,也会欺压百姓。邓愈的父亲邓顺兴就开始自己带领自己村庄的人们练武,使自己的村庄百姓不会被起义军欺压。自己村庄不被起义军欺压后,别的村庄的百姓也来投靠他,向他学武,这样,他就开始慢慢的发展自己的势力。可邓顺兴却在与元军的作战中战死了。邓顺兴死后,邓愈的哥哥邓友隆又成了邓顺兴的接班人,可却病死了,于是只有16岁的邓愈便成了他哥哥的接班人。</p><p class="ql-block"> 邓愈接班后,带领自己的部队投靠了朱元璋,后来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在一次战后的归程中不幸病死。朱元璋得知消息后伤心欲绝,追封邓愈为宁河王,邓愈也结束了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一共745个字,用时一个小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