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后期(约6000一3200年前)大明山地区的原住民、壮族祖先古骆越人依山而居,凭“那”(田)而生,开创了农耕稻作文明,开辟了骆越族群社会,约于商代中后期在大明山建立了著名的骆越方国。田间禾仓栖亭展现了古骆越人凭那而生、守田为家的古久习俗。</p> <p class="ql-block">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一一元代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p><p class="ql-block">眼前的数间壮族泥墙瓦房将改造成诗中的新乡村农家民宿。</p> <p class="ql-block"> 一、 骆越方国的创建</p><p class="ql-block"> 骆越方国是中国商周时期的地方政权,创建者是中国华南的壮侗语族民族(包括壮族、侗族、布依族、黎族、傣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祖先骆越人。</p><p class="ql-block"> 骆越方国建立的时间,根据广西武鸣马头镇元龙坡商周骆越墓葬群,可以大致推断。关于元龙坡墓葬年代,1994年出版的《中国考古学14C年代数据集1965—1991》公布元龙坡的8个数据,最早为3230±100年,经树轮校正年代为公元前1520—前1310年,最晚在春秋。对比元龙坡墓葬树轮核定的前1520年—前1310,则骆越都城开始兴建约在商代第6王沃丁到20王盘庚之间。也就是说,公元前1300年左右,骆越方国应当产生了。因为元龙坡墓葬出土的铜卣,应当是商王朝对新成立的地方政权的认可的回赠物。而对于铜卣的判断,容庚认为:“(铜卣)皆属西周前期以前之物,西周后期以后未见其器。”“西周前期以前”明显指的是商代。</p><p class="ql-block"> 到了战国时期,《吕氏春秋·本味》中,记载有“越骆之菌”。汉朝高诱注:“越骆,国名。”这时骆越已经坐大,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已经并入骆,成为骆越方国的一部分。坐大的时间在商代中后期。</p><p class="ql-block"> 骆越方国的活动,史有记载。据《史记》卷113《南越尉佗列传》载:“且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又汉文帝在给南越国国王赵佗的训示函件中,要赵佗转达他“存问邻国” ,师古注:邻国指的是福建闽国、广西北部西瓯国、广西中南部骆越国,这说明西汉前期骆越方国仍然存在,从属于南越国,但半独立。骆越方国灭亡的时间,史籍有明确的记载,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南越国亡,骆越方国同时亡,“瓯骆四十余万口降”汉。</p><p class="ql-block"> 二、 骆越方国的都城和地域</p><p class="ql-block"> 骆越方国中心在今南宁市北郊大明山下马头镇一带,离马头镇不远的元龙坡和安等秧两个小山坡,留下了骆越墓葬群,这是唯一的岭南商周墓葬群,总数在700——1000座左右,已经挖掘400多座,出土青铜器近200件;大批陶器;约两万多片精心打磨的玉片,代表器物为铜卣,商代风格。顶上有王级墓葬,虽然比较简陋,但有腰坑和二级平台,出土铜卣,与一般墓葬不同。在元龙坡出土的陶器上发现“骆越”的代码和符号 ,为飞鸟和雏鸟之形。“骆”是骆越语“鸟”的汉语音译,“越”是挖掘田土之意,“骆越”方国意思是“挖掘田土的鸟国”,与先秦古籍《越绝书》中的鸟田神话吻合。</p> <p class="ql-block"> 考察说明,元龙坡、安等秧附近是骆越都城所在,骆越方国以此为中心,扩大管辖范围:北到珠江西江之南;西北与夜郎国为邻;西部一度到达云南文山,后在桂西与句町国为邻;西南到交趾、九真;东南到今广东西南;正南到海南岛和南海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先秦这一带唯一的地方政权,领域广阔。</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编辑部</p><p class="ql-block">中国(武鸣)骆越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p><p class="ql-block">南宁市武鸣区骆越文化传承发展联合会</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投稿:微信号:wdf20151618 特2骆垌 邮箱 462872945@qq.com</p><p class="ql-block"> [骆越方国]订阅号:骆越文化研学专号,了解更多研究成果、资讯,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