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朋友习惯性地说“我不会”,可能是因为⾃信⼼不够,也可能是因为依赖⼼过重。⽆论哪⼀种原因,如果⼩孩⼦失去了“初⽣⽜犊不怕虎”的那股⼦劲,变得畏缩、懒惰都是很可惜,也是挺可怕的。作为家长,⽤⼼解读孩⼦的“我不会”,选择正确合适的教养⽅式,就显得尤为重要。</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来分析⼀下哪些不当的教养⽅式会导致孩⼦遇到困难就说“我不会”,⼜有什么办法改善“我不会”现象?</p> <p class="ql-block">⼀、⽗母或⽼⼈过度溺爱、包办代替导致孩⼦缺乏能⼒锻炼</p><p class="ql-block">现在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在⽣活上对孩⼦过于照顾,包办代替太多,什么事都不⽤⾃⼰动⼿,成⼈剥夺了孩⼦学习锻炼的机会,使孩⼦养成了依赖⼼理,很多应该会的事情却不会做,错失了锻炼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法:多给孩⼦亲⾃锻炼和体验成功的机会</p><p class="ql-block">⾸先要转变重智⼒轻能⼒的教育观念。平时要多为孩⼦创设⾃我锻炼的机会,⿎励他做⼀些⼒所能及的事,哪怕结果不太令⼈满意,家长都应该给予⿎励,以此让孩⼦充分体验“我会”的成功感。</p> <p class="ql-block">对于孩⼦不会做的事情,家长要教给他正确的⽅法,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他完成,调动他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对于孩⼦暂时做不好的事情,家长也不要急于包办代替,⽽是给予适当的帮助,⿎励他勇敢地去⾯对,指导他独⽴去完成。如果你觉得这件事真的超出了孩⼦的能⼒范围,可以帮助孩⼦。但是要把最后⼀步留给孩⼦。独⽴完成任务的体验对孩⼦来说⾄关重要,哪怕只是最后⼀步。</p> <p class="ql-block">⼆、⽗母漠不关⼼导致孩⼦缺乏兴趣不愿尝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的压⼒也越来越⼤,平时忙于事业,忽视与孩⼦的情感交流,不是对孩⼦漠不关⼼、放任⾃流;就是对孩⼦⼀味限制,⽆视孩⼦的兴趣与爱好。</p> <p class="ql-block">家长还要保持⼀颗持之以恒的⼼,要坚持让孩⼦做⼒所能及的事,我们相信只要给孩⼦充分的信任,放⼿让他去做,孩⼦的⼩⼿⼀定会越来越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