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进校•研读新课标】教研员谈课标(音乐篇)

【新城进校】

<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及时组织学科教研员认真研读、学习新课标,陆续推出“教研员谈课标”系列文章。学科教研员们结合自己对课标的认识和感悟,和一线老师共同学习、探讨、践行新课程理念,以实际行动“喜迎二十大,蓄能新征程”。</p> <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聚焦核心素养,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音乐学科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的修订原则基础上有以下变化和突破:</p><p class="ql-block">一、优化课程内容,分段设置课程,细化课程目标</p><p class="ql-block"> 一至七年级以音乐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第一阶段(1~2 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第二阶段(3~7年级)以音乐为主,有机融入姊妹艺术;第三阶段(8~9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与高中模块化教学相衔接。依据以上课程分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中的学段目标划分将第二阶段细化为两个学段,形成四个学段,分别是: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5年级,第三学段6~7年级,第四学段8~9年级。</p><p class="ql-block">二、强调课程性质,重视审美导向,坚定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领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坚决抵制网络低俗、庸俗、媚俗倾向,引导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坚定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三、完善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细化课程内容</p><p class="ql-block"> 课程理念在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的同时强调课程综合,要求以音乐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确立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课程目标。每一学段都通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具体详细的界定安排,以艺术实践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抓手,有机整合学习内容,构建一体化的内容体系。</p> 给音乐教师建议 <p class="ql-block">  一、认真研读新课标,读懂、读透,把薄薄的课标读厚。</p><p class="ql-block"> 二、将新课标的新理念、新方法自觉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中,主动建构、积极尝试、大胆创新。</p><p class="ql-block"> 三、努力将新课标的学习成果呈现在日常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实施中,并扎实做好校本研修,且行且思且成长。</p> <p class="ql-block">  美篇制作:董鹏辉</p><p class="ql-block"> 美篇初审:刘婷</p><p class="ql-block"> 美篇终审:王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9</p>

学段

艺术

新课标

年级

课程

教研员

课程目标

音乐

美育

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