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荜路蓝缕八方 薪火相传六十年》系列之二十三</span></p> <p class="ql-block">蔡宗英、蔡宗珍姐妹俩是外八方剧团二次创业的两朵奇葩;是外八方剧团附庸点缀着的爽风飒飒;是外八方剧团南征北战的强兵劲旅;是外八方剧团充满生机活力的绚烂之花!</p><p class="ql-block">蔡氏家族都有文艺天赋,二姊妹的父亲蔡德智,叔叔蔡德信都曾经是外八方剧团的第一批演员,回忆起二姊妹的父亲蔡德智上演第一个剧目时的情景,八方的老年人仍然记忆犹新,蔡德智这个人长得一副笑面,曾经饰演一个有钱的老员外,角色的唯一一句经典剧词是:“老父——刘百万”,以后这句台词成了生产队社员取笑蔡德智的话柄,他这个人一向慈眉善目,遇到这样善意的玩笑,总是一笑了之。</p><p class="ql-block">蔡氏家族有全家爱好文艺的传统,长兄蔡宗山曾经担任多年的剧团团长,二姊妹的父母及其兄弟姐妹8人,都会唱歌跳舞,每当节假日,家人聚会,男人们都会胡琴乐器,女人们都会评剧选段及其秧歌舞蹈,尤其是5姊妹们争相推送的表演唱,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兄弟姐妹舞蹁跹,歌声响彻月儿圆”。</p><p class="ql-block">1982年,蔡氏二姊妹一加入剧团就显示出技压群芳的潜力,蔡宗英开门见山,一入剧团就逾越过许多配角,直接开始排练旦角,这在其他演员中是从未有过的跨越,因为她平时对戏曲的爱好,已经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学起来轻车熟路,师从经验丰富的孙振琴、牛振从、曹国富导演,早于她的青衣演员蒋秀芬也是她的戏剧老师。经过本人的刻苦学习和导演们诲人不倦地指导,取得了日新月异的骄人进步,很快便进入旦角一线演出,其举手投足,坐、念、打、唱无不令人惊叹,虽然加入剧团时间较晚,但是,却是在此后的多次演出中担任重要旦角的演员,特别是在《鸳鸯剑》中饰演曹宝之妻恒秀锦一举成名,为外八方剧团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起到了关键作用。蔡宗英岀演小姐和贵夫人的频率很高,经常看到出演旦角的蔡宗英手担兰花指,眼传眉目情,脚踩碎云步,口吐天籁音靓丽岀场。</p><p class="ql-block">蔡宗英姐妹属于加入剧团较晚的演员,在剧团录用试唱的当天,评委们就感觉到,蔡宗英最大的特点是不惧场,不管什么人在场,让唱就唱,而且嗓音明亮,仪态端庄,唱腔也在标准的范畴之内。由于表现不俗,姐妹俩当场就被录用。</p><p class="ql-block">蔡宗英有一种敢尝螃蟹的胆量,无论是生、旦、净、丑她都想试试,凡是在临场缺人的情况下,不论是缺的是什么角色,她都义不容辞,如在演出《闹江州》一剧中,有个花花公子,大街散心,身旁少一个跟班,当时导演找到她,她二话没说,欣然应允,跟班名叫黄叟,大街上有一老人领着两个女儿卖唱,花花公子黄文炳带着跟班黄叟(蔡宗英扮演)在场观看,看着看着蔡宗英所扮小丑竟然走进卖唱姐妹中间连唱带舞,弄的卖场姐妹不知所措,台上台下一片哗然,可她是越舞越欢,本就是上下呼应的一个跟班,既没台词也没动作,却被她的临场发挥,弄出一个热闹非凡的插曲。好在这个剧目本来就是自编剧本,农村的演戏就是图个大家欢乐的气氛,观众高兴就是戏剧的成功。</p> <p class="ql-block">在学剧上,蔡宗英可以称之为一个精力旺盛的学生,别人演戏,她在旁边看,偷偷模仿,特别是在武生方面的站桩、马步、踢腿、击拳都学得有模有样。武生的尖端动作她也颇有兴趣,譬如起步马趟子,别人学起来很费劲,但是,她通过不厌其烦的练习,也是一位懂套路、能操作的演员,记得在刘家营子演《苍豹山》一剧武戏,由于主角换装来不及,锣鼓嚓一再鸣响催场,当时他一时兴起,跟导演说:“我去跑个马趟子”,导演说:“你会吗”?她干脆果断滴说:“我看过,应该没问题”,因为当时误场时间较长,导演半信半疑的回答:“你去吧”!只见她随手拿起一个鞭子,走至出将门口,“呔”的大喊一声,锣鼓嚓急忙应急伺候,她的快疾出场,首先是一个挥洒亮相,然后,鞭随舞起,跑了一个别开洞天的马趟子,其精神抖擞的女流风度,观众赏心悦目、欢欣鼓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83年的剧团小演员 前排左起蒋秀芬 曹秀艳 蔡宗英 马庆芬 王金霞</span></p> <p class="ql-block">在其扮演《铡阁老》一剧所扮凤英的角色中,县官多方刁难,凤英以官姑自居,偶然爆了句粗口:“灰堆放屁,吹的乌烟瘴气”,台上台下乐不可支,掌声轰鸣。</p><p class="ql-block">在《鸳鸯剑》一剧中,扮演恒秀锦刀马旦,表现的非常突出,在与其兄的一场生死决杀中,也是拼的个天昏地暗,手中一把长剑舞的出神入化,后因体力不佳,死于其兄枪下,后再姑嫂复仇剧中扮演的西宫娘娘更显雍容华贵。</p> <p class="ql-block">蔡宗英文艺引领不仅仅在于戏剧,她在许多特定高雅场合所表演的文艺节目足以让现场观众摇旗呐喊、掌声雷动,颇具明星般的轰动效应,她即席演唱的《山路十八弯》,其声音的高亢,感情的奔放,足以和原唱歌手李琼相媲美;她与其侄儿蔡国民(现任外八方村党支部书记)表演的东北二人转光彩夺目、让现场观众震撼惊叹,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蔡宗英在即席演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蔡宗英(中) 蔡宗珍(左)姐妹俩在《沙家浜》中分别扮演阿庆嫂和刁德一</span></p> <p class="ql-block">连枝同气姊妹花,天生丽质清自雅。妹妹蔡宗珍一点也不堪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现场培训学习,导演们发现她有串生的天赋,所以,就专门安排她串演小生,其实,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不要以为串演小生就是二流演员的专利,如果较真小生在戏剧中的份量,那可是相当的重要,因为小生是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之一,串演小生就是扮演青少年男子,按照饰演人物的不同,一般分为:娃娃生、穷生、扇子生、纱帽生、翎子生等等。小生的特点是不带胡子,扮相一般都是比较清秀、英俊。在表演上最大的特点是唱和念都是真假声和相结合。假声一般说比较尖、比较细,比较高,声音听起来比较年轻,这样就从声音上跟老生有所区别。小生的唱法虽然也使用假声,但是应该比较刚、劲、宽、亮,声音听起来很清脆,但是,并不柔媚,很刚健,也并不粗野。这种唱法和念法,要掌握得恰如其分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每个剧团,历来在选择小生演员上是费尽心机的,外八方剧团小生演员人选一直不尽人意,而蔡宗珍的出现,则让导演组门茅塞顿开,她的一颦一笑,她的柔性声音在女性妩媚中隐隐约约的凝含着男子汉的阳刚气质,她清秀的面庞中点缀着青春男子的英俊和潇洒,面对这样一位优秀的小生演员人选,导演们一拍即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蔡宗山与蔡宗珍兄妹正在家庭演唱会上表演小生唱腔</span></p> <p class="ql-block">蔡宗珍果然不负众望,从此在扮演小声的角色上一发而不可收,在诸多的剧目中,经蔡宗珍扮演的小生都是栩栩如生、入木三分。 其举手投足之不凡,唱念坐打之老道,确实让许多老演员都望尘莫及。特别是在《清风亭》一剧中初露锋芒,每次出场演出都是赢得满堂彩,蔡氏家族对外八方剧团的贡献,对外八方文艺的贡献将生生不息、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一缕轻风 我悄悄地来 携着春雨 点燃夏绿 吹熟秋硕 我轻轻地离开 撒一路情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