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州

linda

<p class="ql-block">今年的短暑假,我家邓先生提议一起出行,我自然愿意配合,尤其是还能和哥哥嫂子同游,我更是非常乐意,上次一起出门还是四年前去呼伦贝尔,也是四个人一起,当迅速选择了贵州我也没反驳,难得他忙里偷闲为了陪我,其实我是为了陪他,因为2018年自己已经去过,期待并坚信旧地重游会有新收获。</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 黔灵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美友给我的《大美北疆6日游》留言说,我也去过伊犁,读完你的美篇后,觉得自己白去了,啥也没留下!俞敏洪说,一个人行走在世界上,一生遇到各种事情,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基于以上,还是利用零星散碎的时间,陆陆续续做着《在岁月中行走》的摘抄,再把读书笔记和贵州之行结合,完成这一次作业!</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天地间,漫步在书与景。向内心寻找答案,向时间寻找答案。在文字里徜徉,内心也得到滋润,记录生活是双赢的,值得坚持下去,用图片记录生活,用文字镀亮自己的灵魂,用思考雕刻自己的心智,用推敲安静自己的内心…</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看到不少像这位仁兄,自弹自唱,陶醉其中的,还有用毛笔蘸水在地上写毛笔字的,我家邓先生都看得专注且长久,艳羡不已</p> <p class="ql-block">自制非常难,自制的人最容易取得成功。自制力会带来痛苦,但痛苦能使人涅槃,快感容易使人堕落。延迟享受,少数在自制中享受痛苦的人就成了成功者,让享受分布在一生中,而不像烟花一样,灿烂瞬间,很快湮灭。</p> <p class="ql-block">成长和进步,都会给人带来痛苦的感受,只有克服痛苦的感受,才能慢慢享受成长和进步带来的喜悦。</p><p class="ql-block">惰性会阻止经历成长的痛苦,也阻挡获得成长的快乐,不再付出努力,以至平庸无为。</p> <p class="ql-block">除了父母弟妹,一生最重要的是这两个人,未来还要把这一个交给他的新娘</p> <p class="ql-block">行走和阅读,是让自己踏实的方式。记录走过的路,看过的文字,和那些突然感动的时刻,是一种对过往经历的自我萃取和沉淀。</p> <p class="ql-block">向陌生人请教或者求助是多么难堪,但躲避困难和挫折,只求眼下舒服,慢慢会失去一辈子的机会和动力。</p> <p class="ql-block">能量和信心是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积聚起来的,每个新的领域都是靠跋涉和探索而来,不要惧怕失败,没有谁每次尝试都能成功,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方向是一次次探索出来的。失败后的历练和反思,会成就后续的飞跃与成功。</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 黄果树瀑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生命的精彩源自对生命的热爱。应该培养向内对生命充满热情和自信,向外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p> <p class="ql-block">游贵州,必游黄果树瀑布。不枉重游的是排队走了瀑布的下面和后面,看到了水帘洞和瀑布的后身,感觉异常震撼和凉爽,更觉得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匆忙,走了古人可能要用一个月才能走完的路,但这样的行走和古人的负重跋涉,简直就是种轻浮和张狂。在现代节奏如此匆忙的社会里,山高水远几乎成了一种虚幻的存在,而“古道西风瘦马”更是一种脱离现实的诗意想象。“断肠人”依然有,但不是天涯海角不能相见,而是坚守真情难觅。</p> <p class="ql-block">写到李渔用一生证明天生的才华也要靠折腾,俞敏洪提到了李渔有位好母亲,时时鼓励他认真读书,且偏得了读书的好环境。《李渔全集》让俞敏洪感慨:人的肉身总会烟消云散,但文字留下来的精神、情怀和思想,可以地老天荒!</p> <p class="ql-block">不放弃对自己的真实和对生命的思索,想要拥有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大的自由,需以更大的努力和更完美的自我去获得!</p> <p class="ql-block">现代信息世界,只要愿意,很多事情一分钟就能传遍全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渠道,变得如此直接和生动。在繁忙的追逐中,给生命留一点不需要计算的时刻,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关于这个“白宫”,小导游讲了很多,并且是悬念和包袱不断,内心里好像并没有被激起太多的波澜</p> <p class="ql-block">倒是这个亮化灯让我联想了很多,怎奈那个期待惊喜和浪漫的文艺女青年如今已知天命,只能微微一笑,罢了…</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 荔波小七孔</p> <p class="ql-block">家国变迁、个人苦难,让李清照苦不堪言,却成就了她诗歌的境界和内涵。八咏楼,李清照登楼时赶上家国残破,人生困顿;我们赶上国泰民安,可以登楼抒怀,把酒临风!</p> <p class="ql-block">困兽彷徨,找不到出口,需要暂时放下问题,换换思路。每个人都会有焦虑的时刻,低头读书、抬头行走或自我复盘,都能让自己在不确定的时代,学会与变化相处,抓住壮大自身的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确定,有所突破方能自在辽阔,才能做到小事、难事不放心上,遇山开山,一往无前!</p> <p class="ql-block">浙江万佛塔的铜钟,俞敏洪拒敲是因为想到,古代的暮鼓晨钟,传递着国泰民安,心灵安宁和精神寄托,但建议他们每天在固定的时刻敲响,久而为之,给大家心中形成一种祥和的期待,心灵的寄托,以后即使远行万水千山,浑厚的钟声依然会回响在他们的心间。人们的心里,既需要古代醇厚的抚慰,也需要现代发展的激励,两种美好的融合,才能蕴养精神生命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克服惰性的四个要素:</p><p class="ql-block">一、要有理想和目标的牵引。用期待督促奋发努力,朝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前进,努力深入、经历痛苦,使自己充满成就感。</p><p class="ql-block">二、有同伴同行。一个人也许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人只有群体中才会激发出活力和创造力,做事更勤奋。</p><p class="ql-block">三、养成良好的习惯。重复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个性,个性成命运。静思出高人,忙碌做奴才,一定要做自己的高人,不能成为习惯性行为的奴才。</p><p class="ql-block">四、良好的休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学会休息,再学会努力,总是紧张就会失常,通过阅读进行思维转换,给大脑带来休息和放松。</p><p class="ql-block">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愿望克服自己的惰性,寻找真正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的过程,尽管艰苦,会有乐趣和成就来回顾付出和努力。人生无他,就是这点事。</p> <p class="ql-block">俞老师的母亲在绝望中不放弃,不罢休,一直在维持家的完整,也给了孩子家的港湾,让孩子理解了家的含义—不是在父母庇护下的和风细雨,而是父母带着孩子,不管遇到多少困苦都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对未来的追求。一个有见识的妈妈,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从她身上,学会了无私、助人为乐、慈悲为怀、集体主义和共同团结,这些品德始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照耀自己前行的路!</p><p class="ql-block"> 她一生积德,晚年时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应该是她一生刚烈甚至暴躁的脾气最后归复成无我无欲的宁静。90岁高龄往生极乐世界,实际是脱离了人间苦海,到另外一个世界享福去了。</p><p class="ql-block"> 人生本就孤独,需要我们相互温暖,才让人间更多光芒,才让黑夜不漫长。 </p> <p class="ql-block">烦闷郁结,思考出路,犹如苍蝇在瓶中乱舞。夏天的燥热难耐,所以秋天迫不及待的到来,只有和家人在一起,到哪里都是最美好的时光。古代的商人,更重视让后代读书,参加科考,然后做官。历史沉睡在潮汕,醒来依然兴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穿越于历史与日常,俞敏洪晨登紫金山,回到宾馆看手机显示18000多步的喜悦和成就感,并不特别但感觉好吃而吃了好多的早餐……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支撑点和平衡点!</p> <p class="ql-block">在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中想象着诗和远方,到达远方后,才发现诗和远方的现实也有不堪。</p> <p class="ql-block">俞老师妈妈对他的管教严,他从小干活就不敢偷懒,也由此养成了勤奋的个性,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很少有懈怠气馁的时候。上初中时,最喜欢的就是站在路边,浮想联翩,要是能坐着汽车到远方去多好,没有想到后来真能在全世界自由遨游。游子总有一天要回家,当然不希望是一个贫穷的家乡。家乡是一个游子的心灵归宿,是游子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俞老师第一次感到时光如梭,是40岁,觉得自己不再青春年少;第一次感到老之将至,是50岁,觉得人生倏忽半百,难以接受;不管如何挣扎,都在一天天老去,流水无声,昼夜不息。希望自己过得充实丰盈,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希望自己能比过去多一份逍遥自在,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能用一份洒脱的心情,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感悟“是非成败转头空”和“古来万事东流水”,不拘泥,不执着,追求平淡人生,朴素生活!</p> <p class="ql-block">高考蕴含了一种精神存在或者精神力量。关于高考的五个想法:</p><p class="ql-block">一、高考是有志向的年轻人奋斗的灯塔,只有奔向它,才能开启生命的下一段旅程;</p><p class="ql-block">二、高考对大部分年轻人是改变命运的一次努力。每一次改变命运都需要一次“拐弯”或者一次“飞跃”;</p><p class="ql-block">三、高考是所有考生在社会阶层中的一次挑战。给自己带来阶层的变化,也带来人生新的机会,通过高考进入名牌大学,成为有影响力的社会阶层的一部分,更能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p><p class="ql-block">四、每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都在为自己争取资源而拼搏。进入名校,名校背后所有的资源在未来都能为自己所用;</p><p class="ql-block">五、参加高考是不愿意放弃自我的一种见证和一种努力。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而愿意全力以赴,不断追逐更高一层人生境界的人。</p><p class="ql-block">重燃高考精神,不仅为了高考本身,更为奋斗后的不屈不挠,不离不弃,要在未来证明自己,开拓更加广阔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 西江千户苗寨</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挫折和痛苦,甚至那些看似毫无意义消磨时间的事情,都是人生给予自己的特别馈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个人的发展就像</span>一个国家的发展一样,起起伏伏总是有的,但一辈子是否比别人过得好,一看是否身心健康,二看是否有突破和创造的勇气,至于中间遇到的沟沟坎坎,都是发展过程中的应有之义,应该用宽阔的胸怀欣然接受!</p> <p class="ql-block">不确定这是什么小吃,<span style="font-size:18px;">没有想去品尝的冲动和行动,只</span>是看着颜色和形状特别感到好奇,所以拍了照</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 镇远古镇</p> <p class="ql-block">上次来贵州去的是青岩古镇,这一次旅行社安排的是镇远古镇,我高兴不已,重点是看到镇远古镇“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更多了一层敬意!</p> <p class="ql-block">大学入学以后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和痛苦,因为融不进去,也因为人生转型期必然会产生困惑。未曾见过光,却以琴声将我们带离与你短暂共通的黑暗。信仰的内涵很少被提及,却一直代代相传。北大的家国情怀和自由精神始终传承: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p> <p class="ql-block">让生命厚重的,是那些欣喜的瞬间,更是苦难和越过苦难后的刻骨铭心。</p> <p class="ql-block">人类永远面临危险与机遇的交替、邪恶与善良的搏杀,分裂与团结的较量,光明与黑暗的角斗,倒退与进步的比赛,我们深信,美好一定战胜邪恶,光明会扫荡黑暗,生命会寻崇高,人类会在千回百转后,一定变得更好!</p> <p class="ql-block">一对没有思想的父母,很难培养出一个有思想的孩子。家教家风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即所谓诗书传家。</p> <p class="ql-block">从年轻时开始,俞老师就不断经历各种困顿和挑战,也在困顿和挑战中找到了人生发展的机遇和战友。多次经历新的困难和考验,一路前行,直到今天。尊重命运的安排,但从不屈服于命运的专制。个人的努力,是一生精彩的关键因素,它必然能够改变人生的困境和痛苦,即便困境和痛苦依然会不期而至,但人生境界已然提升,就像登上了更高的山头,必然看到更加壮阔的世界和不一样的风景。发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因为俞老师的妈妈持家有方,不算是村里最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不多,但贫穷的日子确实品尝过,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日子好像带了一点诗意,在当时却是实实在在的艰苦。</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灵魂都有向高处攀登的愿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修炼的过程也许痛苦,只要修得正果,灵与肉就能活在和谐的愉悦之中,灵魂的互相鼓励,是持续远行的动力源泉。</p> <p class="ql-block">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笃定前行!行走使人辽阔,阅读让人释然,在有限的时空,活出无限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离开家乡前俞老师没觉得家乡有多美,但真的是生活在山清水秀的田园风景里,有春天的麦浪和秋天的稻花飘香,还有居住环境的原始清幽。</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 梵净山</p> <p class="ql-block">生命中的有些日子,确实是忘不了的,回忆往事,历历在目的时候少,稀里糊涂的时候多,很多曾经喜悦不已或者痛彻心扉,随着时间推移,都变得越来越模糊和淡漠,甚至回忆起来,情感和时空都会错位。人是健忘的,一时一地的情感或想法,不管多么珍贵,都有可能被扑面而来的琐碎杂事瞬间碾得粉碎,了无痕迹。</p> <p class="ql-block">《马略卡的冬天》基本上是写的肖邦和乔治•桑在马略卡生活的三个月的记录,里面是各种波折,从字里行间读不出太多浪漫的味道。所有浪漫故事中让人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局外人自主添加的色彩,其真实故事背后常常是一地鸡毛。</p> <p class="ql-block">“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很多时候的信手涂鸦都是开头那一句,青春的岁月,未来有无限可能,也有大把时光可以挥霍。</p><p class="ql-block">俞老师以为自己正青春年少,不知不觉已步入中年,还以为自己壮年如虹,却已是两鬓斑白,总觉得有用不完的时间,蓦然间发现,已经可以生龙活虎的岁月已经越来越有限。</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摆脱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转身走向广阔的天地,一生寄情于山水,也一生精神富足,虽家境富裕,但选择自由精神,也因此一生与寻常人不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纪年每60年一轮回,循环往复,无穷无尽,这也暗合了俞老师希望从60岁生日开始,过一种全新的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看向未来,看到地平线上新生活的光。</p><p class="ql-block"> 俞老师60岁出发,归来还是少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孩子的精神培养,应该有五个方向:</p><p class="ql-block">一、语文学习应该以唐诗宋词为主,追求精神自由和审美能力;</p><p class="ql-block">二、有条件的话让孩子游览名山大川、异国他乡,用眼睛和身心去了解世界,让胸怀和理想与世界同步;</p><p class="ql-block">三、养成写作记录的习惯,记录所见所闻,培养良好的学习和思考和思考习惯;</p><p class="ql-block">四、让孩子学习中西方文化的精髓思想,在比较中学会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站在思想巨人的肩膀上看待世界和建设世界;</p><p class="ql-block">五、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越自律越自由,从小越放纵,长大后受的挫折就越多,越容易在种种碰壁中消沉,或者一蹶不振,甚至与社会为敌。</p><p class="ql-block">物质富足,也需要精神丰富,否则内心会越来越焦虑和空虚,要让灵魂跟上脚步,和有趣的灵魂同在,才能拥有更丰富的和持续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事事必求结果的决心,以及每一天坚实向前的步伐,都是应对未来挑战最踏实的底气。</p> <p class="ql-block">当心灵终于可以平静下来审视自己的日常劳作,才意识到最值得珍重的不是那些天高地远的虚无缥缈,而是那些岁月河流中的点点滴滴的快乐、挫折、苦恼、努力、奋进和思考,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构成了日子,成了生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有些日子特别,用图片或文字记录在案,需要的时候自己慢慢翻,<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为可以沉浸其中的幽室,任自己傻笑或癫痴。</span></p> <p class="ql-block">对个人而言,俞老师2020年想通了两件事:一是人的生命很脆弱,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珍惜每一天的生命十分重要,要让每一天过得合算!二是人生需要做有意义的事,既能让自己生命充盈富足,又能间接帮助到别人,有益于人间。做出了两个决定:一是让自己越来越有限的生命丰富起来,在合适的范围内吃喝玩乐,并贡献自己的思想和思考;二是尽量多做好事,主要是聚焦中国的农村教育,帮助他们走出贫困循环,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一己之力做不了什么,但做点什么,总比不做好!</p> <p class="ql-block">少年的浩气消退,人生逐渐归于平淡,千秋伟业远在地平线与自己无缘,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烦恼纠结,却像蚕茧一样紧紧包裹,无法脱身,带着疲惫和不甘,在尘世的道路上蹒跚,寻找自以为存在的出路。</p><p class="ql-block">道路艰苦,终点也不知道在何方,唯一值得留恋的,就是自己在道路上行走本身这一件事情。</p> <p class="ql-block">人类需要地球,但地球不一定需要人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爱护地球,拥有更好的生存环境,不是为了地球,而是为了我们自己和子孙后辈能有一席之地。忙着到火星上去寻找未来的生存空间,对地球的保护却没那么积极,就像拿着火把,却在到处找光明。</p> <p class="ql-block">周鸿祎的《颠覆者》没有美化自己,用快人快语的方式,讲述自己从小的个性、脾气和爱好,由于不循规蹈矩,脑子又聪明,一路不断惹祸,不走寻常路。尽管已经变得比原来更加稳重,但只要出现任何让他热血奔涌的事情,依然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理工男也不是对文雅一窍不通,而是人文功底相当深厚。</p><p class="ql-block">人生就是为了突破、创造而来的,循着光奔跑,把自己变成一束光!</p> <p class="ql-block">塔拉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通过大学学习,对自己过去的信仰和心理进行反思,最终摆脱了旧的身心桎梏 ,在教育和反思中解放了自己的心灵,在痛苦的涅槃中获得全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作者称之为教育。</p> <p class="ql-block">人类文明从愚昧、固执、狭隘走向理性、宽容、包围,未来依然会是狭隘与宽容并存,愚昧和开朗纠缠、固执和理性交锋,暴力和公正较量,所有一切还将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北大让俞老师接受了大学教育,学会了独立思考、精神自由,学会了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学会了对任何想当然和自以为正确的真理和学说都报以坚持自己独立判断的态度。走向未来的自我,必然需要对过去的自我进行否定和批判,从过去蜕变,经历一场洗心革面的痛苦历程。</p> <p class="ql-block">不少家长面对孩子的未来都感到力不从心。有心,是希望孩子未来能够出人头地,功成名就;无力,是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孩子,也不知道培养的路径在何处,只剩下焦虑,传递到孩子身上,就形成了无形的压迫感和不近情理的过分要求,使得孩子的个性、性格、脾气、行为、价值观念都收到不可逆转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返程</span>索道轿厢里,和甜美可爱的小导游同坐一侧,三位女士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自认为懂得某人的心思,所以四天里对这个不是景点的山一直心有所系,几次想见缝插针安排进去,终于因为没有上山的行车道,步行上去时间不允许而任它在车后远去,还好还好,终于最近距离抓拍到保存在了手机里,但愿某人能够悦纳我的心意……</p> <p class="ql-block">感谢小导游热心拍照,为我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想念不如相见,相约不及巧遇,同游北疆后竟然在去千户苗寨途中的服务区意外见面,怎能不说是惊喜和默契?</p> <p class="ql-block">最重要的总要压轴出场,四人合影特别值得珍藏!</p> <p class="ql-block">四天的时光,匆忙而疲惫,但漫游中的经历,美景中的陶醉,让生命多了一些体验,难得偏离自己的日常辛劳,融入山水自然,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这是老天给予我们的馈赠,也是对自己的奖励。毕竟,人生不仅仅是一场苦旅。</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的这块石头,某人不太感冒,可是因为我喜欢上面题写的文字,所以特别邀请哥嫂合影留念,为贵州此行画上一个句号。</p> <p class="ql-block">读到了关键字眼,画下很多重点</p> <p class="ql-block">读到这里,突然想要放缓,从怕自己时间有限读的太慢,到怕太快读完,找不到下一篇,这是一种特别微妙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终于还是读到了最后,既收获满满又怅然若失,看了一下出版时间是2022年5月,偶尔会在抖音里看到俞老师的直博,时间有限也无法更多的关注,还好自己这一次读书过程中认真地做了标注和摘抄,可以和重游贵州的图片一起存留,历时一个半月时间读一本书本不是我的阅读速度,但这其中艰难真地只有自己能懂………</p> <p class="ql-block">一本好书值得反复阅读,可以细细品鉴!也非常期待和俞老师再见!</p> <p class="ql-block">作业已交,换回头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