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湾的姨娘姨父(选自徐策新著《文学的朝圣者》)

徐策跑城

<p>本文选自文汇出版社新书——散文、随笔集《文学的朝圣者》。该书“遇见贵人”单元,有九篇散文:《回忆恩师沈善增》《捣蛋鬼外公其人》《“古代人”吴广洋先生》《苍黄背影:老顾与老许》《大鼻子汤及其他老师——五十二中琐忆》《老表龙虎兄弟》《庙湾的姨娘姨父》《双林记》《文学的朝圣者》。“屈家桥往事”单元,有1970年代前后的几则传奇与逸闻:《鱼虫女绮贞》《“外国人”曼莉》《麦家姆妈》《嗲妹妹与华侨》等。本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文学性与纪实性强,写人尤其传神鲜活,呼之欲出。而且,多个生活环境各不相同,无不折射出那个时代所具有的特质。书中白描、彩色插图18幅,作者自绘。</p> <p>庙湾的姨夫姨娘</p><p>庙湾这个弹丸之地,因庙得名,如今已重修了一座庙。这儿地势像一张拉满的弓,一头通往县城丰惠,一头通向下管。中间,是一个长途汽车站。</p><p>小时候,坐着上沙岭呜呜叫的破车刚停下,外婆家的亲戚早已等候好了,行李袋什么的,手提的提,扁担挑的挑。那会儿,坐车去百官镇上曹娥火车站很麻烦,买票、乘汽车要轧破头,跟打架一样。</p><p>(上图:曹娥江铁路桥)</p> <p>(《文学的朝圣者》插图)</p> <p>好在我舅舅有个高中同学是个大角色,既管票,又管车。火车早上六点多钟开,来庙湾车站天色欲亮未亮,灯光摇曳,只见他胳肢窝下一面卷拢的小旗,脖子吊着个哨子。车一到,立马吹哨打旗兼吆喝起来。</p><p>车顶上头,也在乱着装许多大件行李、箩箩筐筐,拿粗绳子扎紧。据说,三年困难时期,鸡蛋不让带出去,上车要盘查,查到要砸掉。舅舅有一次跟他们吵了起来。这种情形过了六二年才好一点。我们回老家过年,离开时,外婆总是给带上年糕、大箬壳粽子、少量长生果、番薯干之类;一只旧洋铁长圆罐头里,盛满糯米粉,粉里埋了许多鸡蛋,一举两得。</p><p><br></p><p>(上图:外婆家丁宅一角 2008)</p> <p>庙湾有一个出名的木匠,叫林伯铨,长辈们唤他“阿铨”或“铨木匠”。那是我大姨父。说是姨父,实际上,他的原配妻子死了,亡者留下的两个女儿,<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直存续着</span>岳父岳母与女婿的关系。</p><p>两家平时走动,春节必访,而遇上婚丧嫁娶等,都要去的。于是,我们春节也定规要去庙湾,做人客,拜个年。</p><p><br></p><p>(上图:外婆家丁宅一角 2008)</p> <p>记得去林家台门要拐好几个弯,进了没大门的门口,迎面一个小院落,中间有个天井,大鹅卵石铺地。大姨父家在右手边打横的一排楼房里,客堂合用,他们占一间半,有二层楼。台门应该是祖屋,他们与阿铨的弟弟住在一起。</p><p>大姨父个子不高,一脸皱纹,略有唇髭。冬日始终戴一顶海虎绒有檐的藏青帽子,还像电影里老支书那样,喜欢肩披外套,蛮有派头。话虽不多,但吃四方饭的人,自有一种练达与圆融;临大事,还特别压得住场。他朴实、勤劳,艺高品端,先后收过两三个徒弟,其中一个还招为女婿。</p><p>由于口碑好,生意多到接不过来。我们堂屋里吃饭,饭后,大灶头通后面的门一开,立刻传来潺潺水声——是灶头伸出墙外的宽嘴里淌下的。</p><p><br></p><p>(上图:外婆家溪滩一角 2008)</p> <p>沙地上,大鹅昂首挺胸大摇大摆,弄不好会啄你一口。除了“白乌龟”,家里还养着鸡、鸭、羊、猪,那时每家都养,因为过年要吃。如今,家畜不许养了,据说会污染环境。后门步行十来分钟,就到群山环抱中的湖面了,这便是大齐岙水库。一路上,给我们带路的表妹阿四,一边叽叽呱呱,一边不时会捡些枯树枝一类的柴火,抱回家。</p><p><br></p><p>庙湾姨娘家的菜肴特别鲜美,让我们好吃好喝。并且,碗盏很精致,高脚镶金边,碗底錾着个“铨”字。这在家家粗瓷大碗中,别有一番富足、殷实气象。</p><p>姨娘与我妈同龄,及耳乌黑短发,微微有些发福,围着白围单,麻利、干练,又清爽相。一张口,竟然是“老好”“老多”“老灵”“老好白相”等,一种带嵊县口音的上海话。主屋高高的木柱上,挂着姨娘的小镜框,这是她年轻时照的着色老照片,嘴唇血红,蛾眉淡扫,妩媚温婉。姨娘曾做过上海姨娘,不光烧菜好吃,家里也管得井井有条,一看就是贤惠、能干的好主妇。&nbsp;</p><p>(上图:外婆家溪滩一角 2008)</p> <p>姨娘叫单招花,嵊县人。嫁到庙湾之前,姓马,她是阿铨的续弦。阿铨原配是我母亲的姐姐,有两女阿娥、阿凤,不幸生老三坐月子时落下了病根,不久死了。之后,阿铨还娶过一个,但此人没多久精神就出状况,没法一起生活。就这样,原配走了八九年后,阿铨方与招花结婚。</p><p>而招花之前,在老家嵊县,也有过一段婚姻,生有一女。男人亡故后,去上海做娘姨——那时应该称保姆了,只是由于沿袭老叫法而已。</p> <p>那时,不好随便出去,东家请娘姨也不好随便请。招花把头婚女儿带大,三十来岁,毅然离乡,这是不无勇气的。有可能,抑或与亡夫旧恩难忘,抑或嵊县的环境所迫吧?</p><p><br></p><p>(上图:外婆家溪滩一角 2011)</p> <p>2005年,我为写《上海霓虹》,因小说里有关于当年在河滨大楼当娘姨部落的描写,招花姨娘刚好有亲身经历,我便电话采访了她。其中,有些素材已化用在小说里了;另外,原型人物的一些情节是“杂取种种”,虚构的。至于对姨娘为何出走这一节,并没问过她。</p><p>总之,有了上海做娘姨这番经历,让她会说几句上海话,烧菜也更配我们的胃口。不光好吃,烧得也快,手脚爽利。然而,她那双手冬天生满冻疮,通常又红又肿又紫。乡下女性非常辛苦,水缸里的水冰冷刺骨,终日浸泡在水里,未免伤手。</p><p><br></p><p>(上图:外婆家溪滩一角 2011)</p> <p>大姨父是手艺人,吃百家饭。据说闹合作社时,木匠个体劳动属于单干,不行,要成立木业社,赚的钱也交给社里。木业社那段时间,他回家吃饭。不管在不在家吃饭,大姨父木匠活很辛苦,回家照例不做家务,里里外外,由姨娘一手包揽。</p><p>要紧的是,尽管林家吃手艺饭,但在农村,每家每户照例有若干自留地,以解决一家的口粮蔬菜之需。这份农活,需要劳力,这个劳力一般由儿子承担。而林家很不巧,原配生有两女,续弦所生也都是女儿。</p><p><br></p><p>(上图:外婆家溪滩一角 2011)</p> <p>阿娥阿凤成了务农主力,老大老二出嫁后,后面的大女儿等替了班。于是乎,在去游览大齐岙水库的路上,阿四忙着捡柴,就不奇怪了。招花姨娘家四个女儿,个个灵巧把家,冰雪聪明,活泼爽快,能说会道——一张张嘴都甜得很,只可惜念书不多。农村一般人家女孩子似乎也意不在此。</p><p><br></p><p>(上图:外婆家溪滩一角 2011)</p> <p>七二或七三年,我外婆家老屋要大修,大姨父带了几个徒弟来弄的。这个时候,我外公病了一场,加上年纪大了,作为子女对后事要准备一下,便让阿铨将两具寿材也带上。</p><p>老人家的寿坟筑在芋艿湾,按照那时程序,做棺木的木材要在芋艿湾大队批,准予之后,就地砍伐合抱粗的上好树木。等晾干了,锯解、做棺材。这些事,都是前大女婿给做的。</p><p><br></p><p>(上图:外婆家溪滩一角 2011)</p> <p>七十年代初叶,我们去外婆家,堂屋隔层上柴火之间,赫然搁着两具棺木,总觉得阴气森森,头皮发麻。那时年少,不晓得棺木是空的,寿材要到人殁了才会用上。后来,到了七四年大年初一,外公的大限到了,卸了门板,就让他躺在上面。然后,大家一起守灵。我当年一面守灵,一面还画了一张速写。</p><p><br></p><p>(上图:外婆家溪边 2011)</p> <p>那年春节大雪纷飞,出殡前,给我外公入殓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即令在文革妖孽中,几百年的传统葬仪似乎未改,我耳畔传来一方说“……三斗……三升……三石……”一方忙应答“有!有!有!”乡音铿锵,既庄严又滑稽,似乎在说有多少东西给亡者带走,黄泉下吃用不愁。还有,我大哥属龙,犯冲,幸好大哥那一年军垦农场没探亲假。否则,难保要给撵走。</p><p>众亲戚中,大姨父显得很特别:缄默不语,肃颜含悲,凡事皆不抛头露面,仿佛守定分际。</p><p>(上图:外婆家芋艿湾一角 2008)</p> <p>实际上,他见多识广,对如何办理丧事出了不少主意。我舅舅、小姨父毕竟还年轻,这样的生死大事谁经历过?所以,有大姨夫把关,诸事给提点提点,就不会有闪失了。</p><p><br></p><p>(上图:外婆家芋艿湾一角 2008)</p> <p>我印象中,过去每趟去庙湾,都只一餐或两餐饭,踏月而归。七四或七五年的暑假,母亲让我送在沪小住的外婆回乡。外婆带着外孙女莉珺,天热,女孩头上生满了带脓血的热疖头,一路上“外婆外婆”哭叫着。赶在农时,务农人照例忙得很,赤日炎炎,空屋寂寂,外面太热也不好去玩。</p><p>恰逢那年洪水暴涨,外婆家隔了数百米的大坝外,原先偌大鹅卵荒石陈横的溪滩,变得汪洋一片。据说六二年发大水,大坝都被冲了。潮水还在涨,会不会再次发生那年的灾情不晓得,反正,庙湾车站的长途汽车是停了。我好无聊,想回上海,汽车不通。</p><p>(上图:外婆家溪滩一角 2008)</p> <p>正百无聊赖之际,姨娘捎话来,叫我去庙湾住几天。所谓“客气不能当福气”,若在另外一些时候可能会推辞,这趟想也不想,跑得个快。</p><p>“电灯亮,广播响,家家户户牵风箱。”小女孩阿六对我唱道。斜阳残照,牛羊归圈,飞鸟归林。炊烟一片,白烟氤氲,衔檐遮瓦,笼盖山脚,恍若灵魂出窍。</p><p>入夜,我睡在夏布帐子里,摇着芭蕉扇。这张眠床,是家家户户照例有的架子床,只是木料好,做工比一般更精致考究,雕、镂、镶、嵌,包括传统图饰,无不臻于完美。靠床的木柱上,挂着姨娘那幅着色老照片。曙色宛如一支支金箭银矢,打斜角穿过夏布帐子,亮得晃眼。</p><p>(上图:外婆家溪滩一角 2011)</p> <p class="ql-block">一大早,大灶边,姨娘已双手端着一碗水糯米粉汤团过来,带有小尾巴的豆沙馅圆子不大不小,一口一个,入嘴即化。“电灯亮,广播响……”隔墙又传来阿六的哼唱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图:外婆家溪滩一角 2008)</p> <p class="ql-block">七几年,一般乡下人家,用美孚油灯或小油灯还很普遍,“电灯亮”,绝对像如今我们开了宝马X3自备车。似乎那时半导体收音机还不多,家家唱主角的,是拉线广播,一种长方形上大下小的上漆木匣。</p><p class="ql-block">通常以土白“上虞县人民广播台现在开始广播……”开启新的一天;而夜里结束前,必定放些绍兴大班,只是唔哩唔哩,嗤啦嗤啦,不甚分明。</p><p class="ql-block">(上图:外婆家溪滩一角 2008)</p> <p>住庙湾姨娘家,仿佛掉进了女儿国。姨娘四个女儿,大名分别叫美丽、美娟、美芬、美六,一般也只喊阿四、阿五、阿六。最大不过跟我相仿,最小还是萝卜头。年龄不大,但个个都响亮能干,似乎与张爱玲的小说《琉璃瓦》里有得一拼。</p><p>只不过,林家女儿强在勤劳活泼上。众姐妹,似乎阿五顶漂亮,有点像美术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粉白鹅蛋脸,明眸皓齿,只缺了眉心一点红。后来,在去丁宅的路上开了爿小店,她当老板娘或店长了。众姐妹一个比一个会说,嘴是那样甜。想想看,每天包围在“小哥哥”“小哥哥”,这一声声呼唤中,是一种什么感觉?</p><p>(上图:美丽、美娟、美六摄于2008年)</p> <p>不知怎么,破天荒有了一种类似宝哥哥的感觉,其实我家境并不好。在乡下,觉得要像个上海人,尽管年龄不算大,也晓得偷偷把衬衫、卡其西短裤叠好了压在枕头下,弄出刀削面那样的褶缝——似乎过去好人家,有让保姆熨衣熨裤的习惯,穿出去有点高级感。</p><p>不知为何,在家里有些一般男小人那样的粗放,或邋里邋遢,到了乡村田野,自觉不自觉,倒晓得要给上海撑一撑面子了。幸好,也只衣裤上几条褶缝而已。置身女儿国里,刚起床,在姨娘打开的红木镶螺钿的妆奁匣的粉镜前,有没有沾些水,梳个三七开小头路呢?肯定不会。</p><p><br></p><p>(上图:2018年作者在以前的外婆家。这是作者母亲的婚床,至今还在)</p> <p>时间容易过,很快就要告别庙湾了,步行去外婆家大约十来分钟,本来说好傍晚凉快,放我走的,不料晚饭已在烧了。</p><p>阿六一面唱“家家户户牵风箱”,一面双握拉着风箱杆,发出有节奏的“梯嗒梯嗒”声。主人盛情留饭。我一面后悔自己说话不算,走了走了,再吃一餐饭;可去意徊惶,似乎也愿意多待一会。这时,这个时辰不会在家的大姨夫,也来饯行了。“招待不周,侬啥辰光再来呀?”姨娘笑盈盈地问。大姨父的唇髭沾上些老酒珠子。我照例回答些客套话,但也明显觉得喉咙有些发紧。末了,我说:“会的会的。”</p><p><br></p><p>沿着大坝往丁宅街走,夜幕中环山如抱,月明星稀,犬吠相接。溪滩里水位很高,水声喧虺。外婆家因为我迟迟不归,小姨父已打着手电筒,顺必经之路找来了……</p><p>(上图:外婆家溪滩一角)</p> <p>千禧年,我购得属于自己的第二套房子。那时,庙湾姨娘家的大女婿,在沪做装修业已有多年,自己当老板了。“铨木匠”出师的徒弟手艺没说的,自己人也可靠。自然,这套毛坯房就请他来做了。先隐蔽工程,再打格栅铺地板,完了做漆水。清水漆刷到一半,就在这时,传来噩耗,大姨父去世了。这个装修队里,有一个漆地板的小伙子,他是表妹阿六的老公。老丈人走了,连襟俩立马要回去吊丧。作为房主,当然希望工期快点,但事发突然,尤其是庙湾姨父走了,我忙催他们快去,并委托给带上一个白包。那时我正负责一份报纸,周报事多,走不开,就没去庙湾参加大姨父的葬礼。</p><p><br></p><p>(林家女儿,都是或将要当外婆、娘娘的人了 2011)</p> <p>到了新千年第一个十年,一般人家,清明一到无论远近,都会上坟去了。自驾回乡,在以前的外婆家经常会遇见庙湾姨娘。有时是众亲眷一起吃饭,有时是她一个人骑了小三轮车来;抑或为了团聚,抑或为了上丁宅的教堂做礼拜——姨娘信了耶稣教,信徒活动自然多。</p><p>姨娘老了,齐耳短发如雪,黑黑胖胖的,脸圆圆的,似乎线条都很圆润。上了年纪,免不了“三高”,此外耳朵重听严重,说话很响。别人对她说话听不懂,照例哈哈一笑。好得还算健康,胃口好,力气大,骑小三轮车快如飞,而且稳当。也许由于耳朵不灵,交流不便,我每每见到庙湾姨娘,都没像往日那样攀谈过。</p><p><br></p><p>(上图:外婆家丁宅一角 2008)</p> <p>据说,直到她过世的三个月前,她还在骑车,小三轮上,间或还捎点自己需要的小东西。她各方面都好,四个女儿当上或将当外婆、娘娘,女儿们都很孝顺母亲,知冷知热。林家台门,包括大姨父又造过的老屋,早就不在了。她女儿女婿各自都有自己的房子,且房子造得小别墅式样,十分气派。姨娘跟大女儿美丽一家过。她心满意足,除了念《圣经》,做礼拜,就再没别的事了。</p><p>(庙湾姨娘单招花摄于2011年)</p> <p class="ql-block">(姨娘与阿娥、美丽、美芬、美六,摄于2021年4月)</p> <p>大姨父去世,隔了廿一年后,姨娘也跟他去了。那天,早上还好好的,只略感头昏有点不舒服,大女儿给她吃了点东西。大家在小别墅的楼上,过一会下楼,母亲扑倒在地上,已经走了。姨娘兴许弯腰捡个东西,头朝下,一下子就栽倒了。估计是高血压、心脏病骤然引起的。</p><p>出殡那几天,丧事办得排场很大,人非常多。姨娘在嵊县的亲生女儿也来了。其间,每天丧宴都有十几桌。小别墅里摆三桌,其余都在屋后的空地上。送殡队伍很长,一路乐队吹打,用的都是耶稣教里的乐曲。</p><p> </p><p> 初秋凉爽,写于香泉书屋2022.9.1</p><p><br></p><p>(上图:外婆家溪滩一角 2008)</p> <p class="ql-block">作者徐策,一级编辑、作家。曾先后担任《上海电视》《每周广播电视》等报刊执行副主编、主编。</p><p class="ql-block">在《收获》《十月》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冬夜》《有四棵树的秋景》《离婚》《9平方》等,出版多卷本、11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上海霓虹》《魔都》《春水》,这个“河滨大楼三部曲”为素有“亚洲第一公寓”之称的老公寓立传,在人性历史的深广度上可圈可点,获得好评。</p><p class="ql-block">另外,自创七彩指尖IPAD画,创作电脑画(含七彩画)近250幅,其中,《苏州河故事》(四幅)和《上海夜景》《公园一角》等,分别发表于《上海文学》杂志、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缤纷水色盼春归》作品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图:作者的太太女儿摄于2008年)</p><p class="ql-block">(除2021年合影,<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上摄影,</span>作者均为徐策跑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