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之行系列十一——走近没有汉人的汉人街

断云孤飞

<h3>  按计划今天主要行程伊昭公路。但是来到了伊宁就不能不去汉人街!在伊宁市,汉人街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标志,也是外地游客来伊宁市必去的地点之一,“不到汉人街就不算来过伊犁”。<br>  时间有限,那就去汉人街美食大巴扎养养眼,犒劳犒劳胃,让嘴巴过个年吧!<br>  </h3> <h3>  梳洗完毕,整理好行装 满怀期待地来到汉人街美食大巴扎。早上九点半了,可大巴扎却是冷冷清清,停车场几辆车一行游人,都是和我们一样急吼吼的起个大早来逛美食大巴扎的。</h3> <h3>  走进大巴扎一排排装修华美的摊位前没有一个食客,早起的摊主有的做开张的准备有的还在不紧不慢的吃着早餐,大多数摊位上空空如也,偌大的市场空还没有一家开张的,我们进去转了一圈,哪里去找最纯正、地道的新疆风味的美食呀!呵呵,是我们性急来的太早了。</h3> <h3> 虽然没能在汉人街享受最纯粹最地道的地方美食,也没能深层次的感受汉人街的民族风情,但我还是想说说这故事满满的汉人街。<br>  汉人街&quot;是因为曾是汉族人最多的居住区而得名。所谓&quot;汉人&quot;,其实95%以上都是&quot;赶大营&quot;的天津杨柳青人。</h3> <h3><br> 汉人街&quot;是因为曾是汉族人最多的居住区而得名。所谓&quot;汉人&quot;,其实95%以上都是&quot;赶大营&quot;的天津杨柳青人。<br> 清朝光绪七年,清政府从沙皇俄国手里收回伊犁时,伊宁还叫“宁远”,属伊犁九城之一。当时,朝廷派5万大军进驻伊犁地区镇守戍边,赶大营先导安文忠率大批天津杨柳青货郎来到伊犁九城。那时的惠远城是伊犁将军府所在地,是军事政治中心,而宁远则是经济商贸中心。杨柳青大营客在宁远城边缘开始占地经商,逐渐形成一条买卖街,后当地各族同胞不断加入,久之,成为当地有名的大巴扎。因为在街上居住做生意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汉人,又被人们又称“汉人街”。当时的汉人街是一条长约两公里的巷子,道路曲里拐弯,两侧店铺林立,行商坐贾吆喝往来,可谓盛极一时。<br> “汉人街上没汉人”,盛极一时的汉人街竟然没有汉人,这要从40年代所谓的“三区革命”说起<br>  40年代,在苏联的支持下,疆独分子攻占了伊宁、塔城等地,宣布成立突厥斯坦共和国,脱离中华民国,攻进伊宁城之后,以“杀回灭汉”为口号,残杀汉族和回族人,青壮年被杀,侥幸活下来的人都匆匆逃离。汉人街上第一次没有了汉人。后来,汉人街的汉人后代因上学和工作原因,一批又一批地离开了汉人街,留下的老人一个个去世,汉人街上再也没有汉人做生意了!<br>  现在的&quot;汉人街&quot;已改造为新华东路,车水马龙,商贸兴旺,仍是伊宁最繁华的地方之一,永远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br>  我得先和赶大营的杨柳青人的同乡—表妹约好,下次一起去逛汉人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