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因你而美丽,黔东南,乐游多彩贵州。

笨猪

<p class="ql-block">万和鼓楼位于县城舞水河东岸,是侗族标志性建筑。2005年建成,由中心芦笙楼、琵琶楼、地筒楼与两个对歌楼五个鼓楼组成,并由360个龙灯组成的的檐廊将外围四个鼓楼相连,围成一个圆宝,护住中心鼓楼,比喻龙到此处护着宝永远不走了。</p> <p class="ql-block">芷江龙津风雨桥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自明代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由名僧宽云带头捐建后,几经圯毁,多次修复,一直是湘黔公路交通要塞,也是商贾游客往来云集最繁华的地方,史称“三楚西南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黔阳古城位于沅水上游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洪江市政府驻地黔城镇古城社区,它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被誉为“江南古建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比云南丽江大研古镇早1400年,较湖南省内的凤凰古城早900年。</p><p class="ql-block">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经典诗句就是王昌龄写就于该市芙蓉楼前。</p> <p class="ql-block">芙蓉楼坐落于沅、潕水汇流之处的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即古唐龙标、巫州治、黔阳古城所在地),有“楚南上游第一胜迹”之誉,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处,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宴宾送客之地。</p> <p class="ql-block">朱砂古镇,相传在西周时(前1100~前771年),从巴方来了一个梵氏女子教土民在崖壁上用她带来的青铜之内的工具沿着丹脉敲凿取丹,久敲久凿而成洞穴。梵氏将凿得的丹砂献给武王,武王服之,不仅治好了心悸不宁的毛病,而且神清气爽,颜面红润,智慧超人,体力倍增,便敕封产丹之山为“大万寿山”,在元、明、清代简称大万山,民国开始简称“万山”。故民间传说:“万山,是以丹得名,丹即为朱砂。</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p><p class="ql-block">要见梵净山的庐山真面目,只有云开雾散才可见[呲牙],必须耐心的等待。</p> <p class="ql-block">铜仁大峡谷,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武陵山区众多的峡谷,但铜仁大峡谷却是其中首屈一指的最具代表性的佼佼者。铜仁大峡谷的河水发源于凤凰腊尔山区科绒的苏麻河,经过盘信、苗王城后与松桃其它河流汇聚到马槽河。铜仁大峡谷自马槽河电站出水口起到天生桥电站水坝止,景区内水清石奇、林茂花繁、云雾缭绕、悬崖峭壁、溶洞瀑布、景色迷人。铜仁大峡谷旅游景区分三个部分,一是峡谷、二是漂流、三是平湖游。集峻、隐、幽、旷、奇、险于一体,以原始的峡谷和森林,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迷人的溪瀑组合成奇幻的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苗王城,位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最早是答意苗民长官司驻地。宣德至嘉靖年间经苗王石各野、龙达哥、吴不尔、龙西波、吴黑苗等长期经营逐步成为腊尔山区南长城外围的“王者之城”。</p> <p class="ql-block">黎平会议会址:坐落在贵州省黎平县城德凤镇二郎坡52号,是一座清代的古代建筑物。占地面积近1000 平方米,外有高约20米的封火墙围绕,森严幽静。</p> <p class="ql-block">侗乡鸟巢是单体木质结构吉尼斯之最。人们常说,要看钢架结构的鸟巢就去北京,想看木质结构的鸟巢就来三江,侗乡鸟巢的设计灵感来自侗家画眉鸟笼,是三江侗族文人志士与侗族木工师傅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侗乡斗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浓郁,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过去,斗牛由“牛宫”关养,同宗族中的各家各户关管或专人关管,牛栏上贴有“仁里今出大碰王,此地凝重勇猛将”之类的对联,横批为“百战百胜”,可见侗民对斗牛之喜好。斗牛属此宗族所有,比赛体现了宗族的力量。而现在,当地已将宗族斗牛改为一家一户斗牛。</p> <p class="ql-block">于2022年8月21一25日黔东南游,摄于广西,湖南,贵州。</p><p class="ql-block">撰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