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往事

凤禧

<p class="ql-block">  母亲刚去世不久,九十多岁的老父亲变得更加少言寡语。一天,为了让老爸走出家门散散心,姐姐、姐夫和我陪老爸一道来到了官渡古镇,无意间打开了老爸的记忆闸门,开启了一段尘封往事。</p><p class="ql-block"> 官渡古镇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官渡古镇历史悠久,在南诏大理国时期,已是滇池东北岸一大集镇和交通要冲。宋以前设渡口,渔舟及过往的官船都在此停靠,又改坐轿或骑马过状元楼入昆明城,因此得名“官渡”。历史上的官渡,是滇池船舶往来的重要渡口,也是通往滇南交通要道上一个政治、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集镇,明清时就有“小云南”之称。如今的官渡古镇是外地游客来昆明必到访的一个网红打卡点,也是昆明人休闲时爱去的好地方。这里有吃有玩有美景可拍照,这里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这里是云南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日常生活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官渡古镇牌坊,通过牌坊一直往里走,是一条人流熙熙攘攘的街道,街道两旁有售卖各种云南特色小吃的餐馆和卖各种各样旅游纪念品的商店。我们沿街逛着,一路走一路品尝着各种小吃,有豆面汤圆、木瓜水、烧豆腐、素豆花米线,还有到此处必吃的官渡粑粑。走到街的尽头往左转是法定寺,再往里走是妙湛寺、双塔、金刚塔。其中金刚塔名气最大,这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佛塔,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逛了一圈,父亲兴致仍然不高,似乎有些疲倦,我们就陪他在妙湛寺台阶上席地坐下来歇会儿。父亲问,记得这里有个土主庙,是不是被拆了?姐夫说有,就在街道的右手边。于是,我们起身往那儿走去。</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了一会儿,来到土主庙大门前,父亲突然兴奋起来,用手指着前面的庙门大声说到:“对了对了,就是这儿!”。这时老爷子一下子来了精神,健步迈进庙门,顺着四周廊檐一个一个庙堂认真观看,嘴里自言自语喃喃道:“没变,没变,当年就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土主庙建于南沼时期,至今已有1200多年。其内部设计为“八卦”形,组成四合大院附四个小院,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抗战开始一直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民国时期,</span>这里曾经是云南省省立官渡农业学校所在地。1946年-1948年期间,这里也是父亲就读高中的地方。旧地重游,唤起了父亲一段久远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父亲出生在呈贡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因生的瘦小,加上体弱多病,家里兄弟姐妹六个,爷爷只供了他一人读书。父亲读书也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初中毕业临近时,爷爷就提出,家里已无力继续供他上学了,希望他回乡当个小学老师养家糊口。正好此时,呈贡中学一位返乡的学长告诉父亲,有一所职业高中可免费就读,还包吃包住,就是省立官渡农业学校。得知这一消息,父亲十分高兴,决定报考这所学校,并暗下决心,一定要一直读到大学。</p><p class="ql-block"> 父亲考省立官渡农业学校,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个富家公子当年要考一所工业职业高中,为了保证考起,出钱让在同一考场的父亲当枪手。父亲填考生名字时,如果在监考不严的情况下,就写代考者的名字,实在没办法,就写自己的名字,对方也同样炮制。结果皆大欢喜,两人都如愿以偿地考上了自己心意的学校。</p><p class="ql-block"> 父亲告诉我们,土主庙始建于唐南诏时期(1895年),辛亥革命前后,先后设区公所、初等小学、私塾等于内。“七七事变”后,又先后设省立官渡农校、私立云秀中学于内。当年的教室就是那一间间的庙堂,菩萨用布挡住,前面空地放上黑板桌凳。现在的财神殿曾经是当年的大教室;现在的文昌殿曾经是当时的图书馆;现在的静心斋曾经是老师们住的厢房;学生们住在大殿后面的小房子里,大殿的小侧门是每天出入的必经之路。如今的整个土主庙外观,看上去与当年的情形相差不大。</p><p class="ql-block"> 父亲还告诉我们,当年在此就读时,他因为学习成绩突出,被学校任命为班长。一天傍晚,从昆明来了几个学生联合会的学生,一到土主庙就径直来到他们宿舍,直接找到担任班长的父亲,向他传达了学生联合会关于反内战罢课的精神。父亲积极配合行动,第二天组织全校几百名学生开始了罢课,打出了反对内战的标语口号。这就是云南历史上有名的“一二一”学生运动,父亲也因为带头,被校长关了禁闭。次日,因一位考入云南大学的进步学长,向校长说情才被释放。父亲在官渡农校即将毕业时,又积极参加“七一五”抗议国民党屠杀进步人士的罢课斗争,此次罢课历时近一个月。</p><p class="ql-block"> 官渡农校的经历不仅在父亲心中播种下了革命的火种,同时也成为父亲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从此改变了父亲的命运,那里是父亲一辈子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光荣起点。父亲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考上了云南大学农学系。在上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反内战学生运动,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中共云南地下党党员,为云南的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解放后,他投身党的民族事务工作,走上领导岗位,为党的复兴强国伟业,无私奉献了毕生的智慧和辛劳。</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是我们做子女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让我们懂得人的生命是有很的,为社会文明发展做贡献是无限的。祝老爸长命百岁,亲眼见证父辈们流血流汗用生命换来的江山正如你所愿,中国的强国梦正在实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