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马学智的宋词100首 是2022年的春天,以两个月的时间完成的。通篇看起来大多数的内容是小字,以今草的形式写出来的。作者 词牌 标题字则是行书。</p><p class="ql-block">书法 如也,如其人。什么人写的什么字。</p><p class="ql-block">颜真卿,一身正气刚正不阿,其书法刚正端庄 正气凌然。宋徽宗 亡国之君 却酷爱艺术,他的书法 纤巧秀美 用笔纤细。明代徐渭, 一生坎坷潦倒,愤世疾俗,他的书法狂野散乱 ,又显得才气卓越。毛泽东一代伟人,性情豪迈奔放 他的书法气势磅礴 有摧枯拉朽之势。</p><p class="ql-block">马学智的性情是内敛的,不温不火,恬然安静。 有主见而不争强, 有毅力而不显于外。学智天生的就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的闲适情怀。</p><p class="ql-block">他的书法表现的就是他的性情。</p> <p class="ql-block">学智兄的今草有王羲之的传承,又有对锺繇 孙过庭 于右任 的借鉴 </p><p class="ql-block">今草书法多数是字字独立,但少有牵连。</p><p class="ql-block">读者可以拿出一篇细细一观,可以看出 作者在行草和今草的综合运用中通过一些,放浪简化的字型来调整节奏。疏密繁简各有变化,留心马兄的作品,他的字型多为孤立状,不粘一笔的也不在少数,连带只是在需要时才表现出来。有时高古,有时清秀,有时稳重,有时奇逸,大都归于天真烂漫 朴拙平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智的书法浸淫二王多年,悉心体会行草书法的精华,他以二王为宗,在造型上深受王羲之的影响,作品留有浓重的痕迹。他对王献之也进行了一定的取舍提炼,王献之精彩的连笔,加强了行草的气韵,作品还常常透露着取法唐宋的底蕴。</p><p class="ql-block">他对文字的造型用心良苦,在尊重草法之时努力进行着长短曲折,斜正疏密的恰当安排。在变化中驾轻就熟,举重若轻,颇有几分米芾的四面锋,取法二王的研习者大多注重技法的锤炼,所以作品不可避免流露出帖学的痕迹,而且他还能将碑意引入行草,借鉴于右任先生的书风,较好的把握了碑的力度和分寸。</p> <p class="ql-block">学智今草的字法是随意而为,变化无穷。因时不同,没有定则,而是出其不意,即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强调大小长短,参差错落,起伏变化,在整篇中,是需要做适当的夸张变形,使至开合有度,气趣并进,墨法讲究浓淡涨渴的丰富,总之,对笔墨的驾驭是随机生发,以气势撼人,如长虹应天,似珠落玉盘。</p> <p class="ql-block">学智的书法,是始终以王羲之为楷模的,从他写字的六十余年来,他是始终如一,遵循者王羲之书法的主脉狠下工夫的。</p><p class="ql-block">王书属于字字中锋之列,但起笔处顿笔则往往侧峰斜下,如竖画起笔向右稍偏下的方向顿笔,横画起笔向下稍偏右的方向或右下方顿笔,等等。这是王羲之最常用的起笔方法,在学智的书法中,飘逸流畅这种起笔法在宋词百首中都处处可见。</p><p class="ql-block">其次,点化的方圆取决于起笔,收笔及转折的形态,从整体来看,王书起笔转笔,收笔应属方圆兼备的形态范畴。从学智的宋词100首,篇篇中都能看到这种用笔的方圆兼备。</p><p class="ql-block">再次,王字的特点与下笔的倒锋取势有关,王书起笔往往稍露锋芒,但这锋芒也多聚圆浑之势,给人一种欲藏还露的感受。</p><p class="ql-block">学智的书法随处可以感到这种欲藏还露的特征。</p><p class="ql-block">知几十年来,学智兄吃透了王羲之书法的精髓。看他的宋词100首任何一个字,一点,一划,一横,一竖,一钩,一挑,一撇,一捺,莫不是浸透着王羲之笔法的遗韵。</p> <p class="ql-block">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正是当下每个书家所"尚备”的 。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当今人当将一切化为我有 兼收并蓄,储备迸发,纳万象于胸中,感悟于心,笔到笔从,出心声心画,才能至真至善。</p> <p class="ql-block">先生,到了老年用墨更是惜墨如金。从开始蘸墨书写至墨尽为止,产生自然的干湿变化,有强烈的节奏感。整篇枯润相杂,如春之滋润,秋之干裂,刚柔相济,可谓干涩寓于滋润之中。暗寓劲健之美,通篇苍茫遒劲,凝重浑厚。</p> <p class="ql-block">时下,大多数中青年学书法者执着于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时,学智却更关注作品背后的技术支撑;当很多人满足与对书法艺术内核速写式的表达时,学智却认真的探索着技术表达的极限,当大多数人沉湎一种书体包打天下时,学智却以全面的技术支撑,迅速与当下普通书写的方式拉开了距离,向我们展示一个书法家应该具备的技术素养,诸体兼擅 且均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学智书法,洁净清雅。用笔之妙,轻巧自然,无不如意。格调之高雅,仿佛处子焚香打坐,独守玄关。尤其是他的小字行草书,轻拢慢捻,一派经典,自出一格。读之赏之,顿觉心旷神怡,涤尽陈氛。书法第一为境,再次为技,于学智书法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学智是谦和儒雅的。 大书家都能做到静心养气 , 重德之品。</p><p class="ql-block">目前,他居家相对比较偏远。住在这里 心境安闲,与世无争。对于一个潜心书法的人来说,安闲的心境写出安闲的书法,也就在情理之中。 以他的修为 , 其人其书 渐入佳境 , 人与书俱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