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的太公——胡铁雄

美友87261699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27——2022</p> <p class="ql-block">  我的太公于今年7月25日在金华市广福医院逝世,走完了他质朴而又光荣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太公名叫胡铁雄,本名原叫胡作堂,为便于开展地下革命工作而改了名。于1927年10月出生于浙江永康古山。早在学生时代,太公就接触了进步思想,阅读了《海底两万里》等国外优秀文学作品。1947年6月锦堂师范毕业后毅然投身革命,194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为永康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后担任地下游击队员、六支队文化教员、永康石柱区指导员等;解放后,参与金华市委党校(原金华地委干校)筹建工作,是三人筹备组成员之一,为党校的筹建殚精竭虑。1952年5月,为照顾身患肺结核的战友,因而也感染了肺结核这当时死亡率相当高的疾病。生病住院多年,且切除了左肺叶的三分之二。当太公身体有所好转后,组织上照顾他留在金华市肺结核疗养院工作。后调入金华市医药管理局,离休前担任金华市医药管理局协理员、调研员等职,1987年4月离休。离休后享受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原金华市医药管理局)副厅级医疗待遇。可以说,在长达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岗位如何变化,始终忠于职守,克已奉公,经受了各种政治风浪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解放胜利当日拍摄。</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地下革命工作时较常出现的装扮。左起第二位穿草鞋背锄头的就是我的太公。左起第三位是我的太婆陶兰林。</p> <p class="ql-block">  因为革命工作的特殊性,当时没留下什么影像资料。听太公太婆说,拍了这张四人照,当时的政委卜明知道后提出了批评,政委说,留下影像资料太危险,特别是他们做地下工作的,万一落入国民党手里,很容易暴露。后来,因为这张照片既珍贵又危险,所以太公太婆的一位战友将照片小心包好,在墙壁上找到一块可以拆卸的砖头,藏在墙洞里,这张照片才得以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  离休后太公依旧学习习惯不改,除每天必戴眼镜看报学习外,还积极参加局里的学习和各项老干部活动。太公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已经坚持了几十年,字迹书写得清楚工整。他还喜欢把东西都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小的物件会装在盒子里,在盒子上标明物件的名称、时间等信息。衣食上十分简朴,我曾经看见太公的一件白汗衫,因为穿了多年,已经有了破洞,但依然被他洗得雪白雪白的。</p> <p class="ql-block">  作为家族大家长,太公关爱晚辈,待人真诚,体贴伴侣,各方面堪称楷模、典范。2016年,被金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老干部局评选为“最美老伴”。</p> <p class="ql-block">△出殡当日,经党组织同意,太公身盖党旗,接受最后瞻仰。当日,金华市市场监督局领导到场致悼词,中共金华市委、市人民政府、市委组织部献上花圈。</p> <p class="ql-block">  太公一直以来给人感觉身体都比较硬朗,所以他的突然离世给我们全家造成了不小的打击。悲痛的情绪在每个人心中都久久不能散去。</p><p class="ql-block"> 追悼会那天,我见到了躺在鲜花簇拥中,身盖党旗的太公。他还是我印象中的模样,就像只是沉沉睡着了而已。在场的所有人陪太公度过了他在人世间的最后时光,就此,他的一生落下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  太公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无愧于党和组织,无愧于社会和单位,无愧于家族亲朋,无愧于他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太公虽离我们而去,但他永远是我们的表率。和他相处的点点滴滴,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品格风范,他的精神气节永存我们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