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微观情趣--黑脉蛱蝶

香香

黑脉蛱蝶(Hestina assimilis (Linnaeus)),属鳞翅目,蛱蝶科,脉蛱蝶属的蝶类。 黑脉蛱蝶成虫:翅展70~93mm,翅面淡灰绿色。翅脉黑褐色,布满青白色斑纹。后翅亚外缘后半部有4~5个红色斑纹,有些红斑内有黑点;外缘后半部微向内凹,雄蝶尤为明显;后翅外缘有淡黑色月牙斑。 黑脉蛱蝶卵:近球形,顶端略平,其上具18~20条纵脊。初产时淡绿色。 黑脉蛱蝶幼虫:老熟幼虫体深绿色,体两侧具有2条气门下线。亚背线处棘状突起颜色浅,棘刺深绿色。头部具1对角状棘刺突,顶端2分叉;两侧3对小棘突黄绿色,角状棘刺突顶端2分叉。 黑脉蛱蝶成虫羽化后白天活动,雄成虫飞翔能力强,飞行较高,其飞行活动主要受到寻找雌成虫交尾和访花补充营养的影响;雌成虫飞行能力较差,飞行较低,其飞行活动主要受到寻找寄主植物和访花补充营养的影响。成虫主要以吸吮树木分泌的汁液、粪便等腐殖质的稀释液为食。交配前有婚飞行为。交配后雌蝶在寄主植物叶片上产卵,成虫1次产卵20~30枚,卵散产,产卵的部位多为叶片腹面,少数产于叶片背面或叶柄上。 黑脉蛱蝶幼虫孵化时先在精孔下方咬破卵壳后爬出,随即吃掉卵壳。1龄末期,幼虫会静止不动约1d,其间头部逐渐膨大;然后先蜕皮、再蜕头壳。5龄幼虫在预蛹前会停食2d,然后向养虫笼的高处爬,先于固定物体上吐丝成垫,然后将尾部与丝垫粘结,幼虫身体呈纺锤状进入预蛹期,头向下悬挂,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化蛹。幼虫取食叶片时从叶边缘开始啃食。1~2龄幼虫取食嫩叶、食量小,3~5龄幼虫取食嫩叶和老叶、食量较大,其中1~3龄死亡率较高。幼虫受惊时其头部上翘,以惊吓天敌。幼虫靠近时彼此用头上棘刺相互抵触以争夺食物和栖息地。幼虫取食时常躲在叶片背面,以躲避天敌。排便时,尾棘和最后1对腹足上翘。 黑脉蛱蝶寄主:榆科的朴树。 黑脉蛱蝶分布:福建全省;黑龙江、辽宁、甘肃、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湖北、浙江、江苏、江西、湖南、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朝鲜,日本。 拍摄地:河南三门峡市甘山森林公园,信阳董寨自然保护区。<div>摄影/制作:香香</div><div>文字:选自百度百科</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font color="#ed2308">~~谢谢光临雅赏品鉴!~~</font></i></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