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洞印象

南郭书生

<p class="ql-block">8月27日是个好日子,是我加入县作协后第一次随同会员外出采风,心情特别高兴。一来终于有机会和会员文友零距离接触向他们学习,二来可让给我这个长期居家自误的人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多好。</p><p class="ql-block">早上9点光景,我们就到了浪洞镇。非常感谢浪洞镇委书记罗世成同志亲自前来接待。罗书记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浪洞镇的风土人情、特色产业及发展布局。可惜我没有记住浪洞各方面发展的信息数据,但眼前的浪洞已然发展簇新,不再是我十多年前到来看到过的景象。镇城已经扩大了很多,街道宽阔,楼房齐整,市集繁荣。周围的村落建设也挺别致,刷新漂亮,卫生洁净,已经实现村村通公路。一别十年后的浪洞,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多好!</p> <p class="ql-block">听罗书记介绍,浪洞温泉旅游产业正在发展、完善,淡水养鱼业和食用菌栽培产业等正鼎力浪洞经济发展。特别是黑木耳已经具备规模化生产的能力,产品向周围县市辐射,并着力推进省外业务发展。我想,浪洞镇的将来,一定有更美好的发展呈现。</p> <p class="ql-block">浪洞镇上是个盆地,四围是青山,依山带水,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浪洞镇就像静卧在摇篮中一样,安适的享受着山川灵秀的养怡。小溪河款款而来,滋养着她两边的田地。镇上楼房和临近的几点村落,就在成片田地的拥围中,首先给你的是一派富庶自得的印象。不信,请看入秋下的浪洞,成片的稻田渐近成熟,开始泛起富足的金黄;蔬菜棚里,也都是接连的青绿,逗动着味蕾鲜美的诱惑;规整的鱼池接连成片,在阳光下泛着清波,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正迎着金秋的到来……最动人的还有浪洞人的纯朴慈善,见到客人到来,他会跟你热情打招乎,或者请你落座,递上一杯温热的茶盏……怪不得,有个远方来的博士,叫何方洋,选择在浪洞的云雾山上搞个“南墨耕读社”,藉以“耕读”修心。</p> <p class="ql-block">说到云雾山,她着一身叠翠俊秀的妆容,清风里飘来的笑意,似乎欲言又止把神秘的故事述说,这也许是催促我们非上此山去看看不可的原由。</p><p class="ql-block">在作协主席廖朝富同志的带领下,我们沿着盘山公路旋级而上。站在云雾山的观景台上,清风拂面,心旷神怡,浪洞镇的美景尽收眼底。街市,村落,田园,河流,树影,绝妙的组合成一幅美丽的水彩画,低低的铺就在眼前。虽然线条不甚分明,但是色彩的浓淡里把小镇的静谧、祥瑞、安适点染得韵味丰足。泛黄的稻田犹如春天里灿烂的油菜花一样,铺满小镇村落的屋前屋后,叫你恍惚于春光融融中想高歌一曲春天的畅想。浪洞镇确实是摇篮似的宝地,这幅绝美的水彩画外围是青山延绵,把浪洞镇拱卫得十分安宁舒适。山的青黛色里叠翠欲滴,每一个角度都是水墨山水!山坡、山腰还隐现一些村落,似乎还有未尽的炊烟缭绕于山色的青翠……</p><p class="ql-block">其实,此刻站在云雾山上,本来就是身置于仙景神卷,人就是画中点染的精灵!</p><p class="ql-block">云雾山上还有个“云上有山”的景点,非常值得来观瞻、小憩。“云上有山”是在山上的云雾村村头隘口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隘口上建有古城垣,门楼上书曰“云上有山”。里面有若干仿古建筑,其一挂牌曰“清平镖局”,门联曰“道义可行天下九州传美名,平安可走五湖四海有兄弟”,很有古时行镖的气韵在。“云上有山”还是电影《天下第一镖局》《一生交给党》的取景地,据说导演就是本地人,叫做陶明喜。那位何方洋博士的“南墨耕读社”也是在这个地方挂牌。看来,云雾山上已经不仅仅是山景美色,还有文化的精灵在山中禅坐。</p><p class="ql-block">“云上有山”里面最安适的所在是茶室,布置得古朴雅致,坐在里面小憩,可以喝上云雾山名茶“黄金芽尖”。在茶的清香中荡却登山的劳乏,山风微凉扫除了夏余的暑热,焕发给你一身的轻舒!怪不得那个姓何的博士,甘愿落脚于此,耕读修心。</p><p class="ql-block">毕竟是刚入秋不久,浪洞的山光水色还翠绿可餐,但愿到秋深时节,我还能有时间再登临这个云雾山上,一览“层林尽染”霜枫红烂漫……</p><p class="ql-block">2022.8.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