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术馆2022.7—8举办“长江汉水地域画展”,唤起了很多人的记忆。 油画《长江水》。作者:崔炳良 中国美术馆藏。以波涛滚滚的长江水为背景,江水中一个漩涡接一个漩涡,如这个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江鸥在上空飞翔。一个妇女走到江边的礁石上,摇摆着水桶装水,站在母亲河边上的母亲诉说着生活的艰辛和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div> 这幅画作于1983年。这是一个改革开放热火朝天的年代。很多美术杂志 的封面登载过这幅《长江水》。看看原作才是震撼。</div> 《桥头》 作者:严云开 纸本水墨 1956 湖北美术馆藏<div>严云开是武汉著名照相馆“显真楼”的后代。这幅《桥头》是水墨画。是从汉阳一侧向武昌瞭望。武昌一侧的蛇山上的“奥略楼”还没有拆除。1950年代的画作色彩都比较简单。估计那时的颜料不多。</div> 《已经合龙的长江大桥》 作者:严云开 纸本水墨 1956 湖北美术馆藏<br> 这幅《桥头》是水墨画。汉阳一侧还比较荒凉。武昌一侧的蛇山上有两座建筑,是“奥略楼”吗? 《最后一根钢梁》 作者:武石 套色木刻 1957 湖北美术馆藏。 作品以套色木刻的形式记录了1957年建设长江大桥的激动人心的岁月。在武汉的各类美展中经常展出。<div> </div> 《南北天堑变通途》 纸本设色 作者:辛克靖 146*372cm<div> 1957 湖北美术馆藏。</div><div> 画作上有作者题记:为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十月十三日落成通车盛典而作。</div><div> 画作类似写真。场面宏大。从武昌一侧看大桥。武昌一侧的“孔明灯”还在。</div> 《长江大桥》 油画 作者:刘依闻 1958 湖北美术馆藏。<div> 长江万里。气势磅薄,东流而去。从这幅1958年的作品看,当时的黄鹤楼还在。汉阳的龟山上似乎有塔。</div> 《武汉长江大桥钻探工程》 纸本水墨 作者:李斛 50.5*153.6cm 中国美术馆藏。这幅画的珍贵之处在于其真实的记录了长江大桥建设的初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