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春》

晨晨คิดถึง

<p class="ql-block">一年之计在于春</p><p class="ql-block">让我们的初中生活</p><p class="ql-block">就此展开</p> <p class="ql-block">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p><p class="ql-block">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p><p class="ql-block">散文有《匆匆》、《春》、《你我》、《绿》、《背影》、《荷塘月色》《伦敦杂记》等,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p> <p class="ql-block">《春》描写和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乃至人格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p> <p class="ql-block">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白话散文对“五四”以后的散文作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p><p class="ql-block">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说是诗的变体,具有诗的艺术特征。</p><p class="ql-block">其中,《春》更是诗意盎然,以明快婉转的诗化语言、善于运用侧面烘托的诗歌表现手法、情景交融的诗化意境谱写了一曲春之赞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