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分为文明曙光、西戎春秋、帝都藩屏、丝路重镇、大夏寻踪、塞北江南六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2009年10月,入选“第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奖项名单。2020年5月,入选“第十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奖项名单,获优胜奖。</p> <p class="ql-block"> 展览分为文明曙光、西戎春秋、帝都藩屏、丝路重镇、大夏寻踪、塞北江南六个部分;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宁夏古代文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历史遗珍,共展出文物24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8件),通过密集型集中展示的方式,借助复原景观、遗址模型、多媒体、壁画、雕塑和照片多种辅助展示形式,直观反映了宁夏悠久历史,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 拍摄的三集视频</p> <p class="ql-block"> 在一楼左边的展厅,有一个《石刻史书——宁夏岩画》展。</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本人拍摄的视频。</p><p class="ql-block"> 岩画,被称为“刻在石头上的史书”,产生于文字未出现之前。它以形象和符号记录了人类早期的生存活动,是目前发现的人类记录自身历史的最初方式。</p> <p class="ql-block"> 宁夏地处西北黄河上游的河套之首,几千年来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兼容并蓄的灿烂文化。宁夏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迄今已发现了大量的岩画遗存。</p><p class="ql-block"> 这些岩画主要绘刻在黄河两岸几个山脉的沟口与峡谷之中,共计约30余处,其中个体图案超过5万个。它们记录了数千乃至上万年前原始先民的生活场景,内容以动物为大宗,涉及人面像、人形、手印、骑射和狩猎、生殖崇拜等,充分体现了先民豪放、雄壮、粗狂、自由的精神气质。本次展览展示了60余张宁夏岩画拓片,包括人面像、狩猎、人形、动物、符号、手印等题材。</p><p class="ql-block"> 生动展示了宁夏岩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宁夏地区先民所创造的远古文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