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挺喜欢《传奇》这首歌。</p><p class="ql-block">“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用这句歌词来表达我与樟村的邂逅结缘,感觉挺合适!</p><p class="ql-block">对于樟村镇,我原本挺陌生的,也就是7月16日周六下午随领导一起调研,从必姆、临湖这边的山头翻过沙溪岭而来,穿街而过车览了一次,算是到此一游了。看到一条数公里的长街这么热闹繁华,我在车上张望着,忽然映入眼帘的是樟村中学,门口“大山明珠”特别显眼,心中默默记住了这里,心想下次要来分享解读她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没想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点状突发,8月13日深夜,我们接到的任务是为怀玉山上的前线人员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子夜,我们向樟村中学集结,在这里设点保障、开灶生火。既然来到一线,不胜利不回城!</p><p class="ql-block">没想到,与樟村中学结缘来的这么快、来的这么突然,我甚至还没来得及多做一些思想准备,这就已经走近她了。</p><p class="ql-block">没想到,在这一住就是9天10夜,让我饶有兴致的融入樟村生活、端详樟村中学、品味樟村印象!</p> <p class="ql-block">我对樟村印象有四。</p><p class="ql-block">其一是区域经济。从德上高速三清山西下来,往左是樟村、怀玉,直行上三清山;往左进来的路上,再往左便是樟村,直行上怀玉山,交通已然便利。这里是典型的山区盆地,村庄呈带状分布,马路经济明显,全镇集中在一条长街上,据说过年过节热闹非凡、拥堵不已。素有“小玉山”的雅称,说明是边区经济重镇,现在更多体现的春节期间,听说人来人往,美女如云,烟花繁景,人间天堂。这里有4家以上银行机构、4家以上宾馆酒店,多家量贩式KTV、婚纱摄影、窗帘装饰、广告设计、餐饮小店,县城有的这里基本功能齐全。据说过年期间,一盘炒粉30元左右,物价成本不低的。心想着,过年期间要来樟村体验一番。</p> <p class="ql-block">其二是教育教学。樟村镇深居玉山西北山区,竟然藏有一所完全中学。玉山一直崇文重教,樟村教育更是人文璀璨、人才辈出。听说近年来,樟村中学不仅生源丰富,从初一到高三有着3000多名在校学生,而且教学质量逐年回升,高三就有16个班级之多。据说除了清华大学没有樟村学子,其他名校均被“占领”。站在教学楼眺望着对面的沙溪岭,父辈和老师点燃他们的梦想就是“走出沙溪岭”,这样才有出息!这次有幸在樟村中学蹲守办公10天,让我见证了樟村学子的吃苦耐劳,体育生不畏酷暑坚持拉练,还有几个理科生女孩自觉在校自习,我们有幸为26名暑期在校生保障了一周的伙食,他们也以实际行动帮我们打饭装菜,在8月19日中国医师节这天,以书写祝福语的方式,致敬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我们收获了彼此的感动。据说今年的高考,樟村中学喜获丰收,三年前的中考招生,全县前2000名的考生这里仅录取了4名;三年后的高考揭榜,竟然考取二本以上200余人,不由得为这玉山“毛坦厂中学”的用心点赞。心想着,我身边的玉山乡贤中,肯定有不少是樟村中学的校友。</p> <p class="ql-block">其三是产业特色。这里是典型的山区,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依然明显,人均田地较少,更多的需要走出去务工谋出路。有一批人穷则思变、谋定后动、以一拖十的传帮带,造就了樟村人遍布全国的橱柜产业。据说除了西藏和新疆的部分地区没有市场外,全国地市级以上的城市,橱柜产业都有樟村人在经营在领航。这让我想起安义县的铝合金、瑞昌市的疏浚产业,遍布全国、引领行业。看到樟村遍地的好房子大别墅,可以想象橱柜产业的成功。但是毕竟产业有所单一,在目前经济形势下,“成也橱柜、败也橱柜”,成功时风光无限,曾经影响了年轻一代人的求学观、求知观、入伍观、就业观;现在产业有所衰落,也影响了他们的投资观、社会观、产业观。心想着,这应该让人们更加清醒,时代发展的脉搏跳动和长远机遇,终究还是要靠知识来把握。</p> <p class="ql-block">其四是历史人文。樟村的历史文化绵长、底蕴深厚,人民热情好客、饮食文化很有特色,各种传统习惯保存完好。这里是玉山第一位进士叶虞仲的家乡,一生清廉,有着“以书当田”的美名传说,樟村镇近年打造的虞仲廉政文化系列也恰到好处的呈现了出来。听说这里还保留着“下汤酒”的传统习惯,乡村办喜事用的是一菜一汤的搭配式酒席,菜品丰富多样、风味独特,有利于客人畅饮。据说古时候家里虽穷,但是主人款待客人,为了热情大方,上一个菜就配上了一个汤,汤基本上本是水配了一点菜,虽然寡淡了一点确彰显豪情。如今的樟村人还是那么热情好客。“下汤酒”听说而已,我也还未曾品尝到呢。</p> <p class="ql-block">住在樟村镇,说起人文历史,不得不聊起叶虞仲。我与樟村镇的数位前任主官都有了深交细聊,切身感受了他们对樟村的细腻感情与深刻惦念,不变的是浓厚的樟村情怀。</p><p class="ql-block">据他们介绍,叶虞仲是玉山县有记录以来的第一位进士。原名璨,字晦之,御笔改名虞仲,字圣参,北宋中期玉山县人,出生地今樟村镇南源村。登宋皇祐乙丑年(1049)进士,授御史儒林郎,秘书省校书郎,封州司户参军转朝请大夫。宋神宗熙宁年间推行变法,叶虞仲因对新法有异议而受排斥,由殿中御史中丞贬为江州知州,元丰间任睦州通判。</p><p class="ql-block">《江西通志》卷八十五有载:“叶虞仲,字圣参,玉山人,皇佑进士,通判江州,持身廉谨,贫甚,至不给饘粥。有邦人解官归者,遽置田数十顷,以夸虞仲,虞仲笑曰:吾贫,不能办此,请以二十柜书当之。”</p><p class="ql-block">叶虞仲一生以清廉见称,生活清苦,常连稠粥不能自给。曾有本县为官者退休后置田千亩,并在虞仲前炫耀,虞仲笑着说:“我无此能力,只有二十箱书而已。”子叶大用,官至西京兵马副都监,在与金兵作战中,只身陷入敌阵,骁勇奋战,完身而归,宋高宗亲书“拔身归国,节义可尚”八字赐之。</p><p class="ql-block">大家都感慨着,七百年过去了,很多人或事都已尘封了。叶虞仲虽然学高位高,御笔改名,但他以书为田,不为名利,清廉一生,莲心不染,着实值得后人景仰。叶虞仲“以书当田”的精神,成为我们每个人自觉追求的一种崇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住在樟村,不得不说起她的清晨与黄昏。</p><p class="ql-block">清晨早起,只因为她的鸟语花香、盛夏蝉鸣。6点起床不是早的,有一次我们4点多起床,布置好樟村中学的后勤事务,便绕着中学走外圈,来到沿河路,迎着日出和朝霞,踏着青石路,听着清晨里的捶衣声。农村妇女依旧早起,在这里趁早洗衣,笑声阵阵,好像此时的河水是最清净的,洗衣也更加干净。</p><p class="ql-block">沿着河边一直走,太阳渐渐爬过山头,头顶时不时飞来一群大雁、飞过一群白鹭,它们早起只为迎着朝阳去觅食。望着对面的怀玉山脉,清晨间更见她的妩媚与清新,沿着山脉走远的,还有樟村的诗和玉山的远方。</p><p class="ql-block">沿着河边一直走,看到了田间菜园、忙碌农夫,有硬化弯曲的水泥路和在稻田间显现的田间小径,时不时骑过去几辆电动车,他们早起去上工。看到小河对面的青山倒影,看到青山上还有一座寺庙,也看到前不久被洪水冲毁的小桥和路基。</p><p class="ql-block">沿着河边一直走,走到小河的转弯处,这里到了双溪村。原来左边又汇流过来一条河,两河交汇处的村庄便是双溪村。沿着左边小河再溯流而上,走的是石子路,踩的是野草丛,早已没有了露水,灰尘也早已侵染了裤腿和鞋子,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前行的步伐。望着对岸的人家,袅袅炊烟飘过山头。</p><p class="ql-block">再沿着河边一直走,我们来到了樟村村,这边靠近政府所在地,一河两岸明显的有了升级打造和美化亮化。这里的河水里满是村民自发放流的红色鲤鱼,自由自在的游弋着;这里的千年樟树古老挺拔,诉说着过往的故事。青石板,连心桥,绿藤蔓,长流水,迎着朝阳的升起,一切都在我的手机光圈里。</p><p class="ql-block">再沿着方村街、百果街,感受了大街的寂静,回到樟村中学,一圈回来,留下6公里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住在这里,晨起步行,再换一条线路。穿过村庄和田园,走近进士村,再穿过樟村街,看着人们的劳作,品着百姓的生活。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从朝阳出发走到太阳火辣,似乎这是不一样的风景。</p><p class="ql-block">住在这里,黄昏步行,又有一条线路。从樟村中学后门出发,穿过村庄,走过田间地头,与劳作的农民相视一笑,互相问候一声,他们偶作叉腰小歇,我们体验群众的纯朴。迎着日落的脚步,望着劳作的背影,又将是一个安详的乡村夜晚。</p><p class="ql-block">走过黄昏的夜晚,我们仰望曼妙的星空,偶遇过萤火虫的闪烁,聆听了稻田里的一片蛙声,似乎在诉说着干旱缺水的无奈。</p> <p class="ql-block">值得点赞的是,突发疫情很快就被消灭了。我们约好时间,再往青山坝、广平村等山头走去,沿着取水管道,走到山的最里面去看一看山泉水的源头。持久的高温干旱,小型的山塘水库已经干涸见底,庆幸山泉水依旧潺潺不息,掬起一捧山泉水,感受她的清甜甘洌,品尝一口山下群众的“口粮”。有口清甜山泉水喝,汗水直流,也不惧<span style="font-size:18px;">午时的烈日</span>。</p><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从广平村下山来,路上看见一位浙江丽水老板在收取粽叶,已经快堆满了一车。也许是大自然的恩赐和偏爱,广平村一带的山上遍布野生的粽叶,嘉兴粽子的外包装就靠它了。这里的村民靠山吃山,每天上山收割,一把柴刀收获一捆捆。我们特地与老板交流,他每天都会来拉货,看品相论价,4.8-5元每斤,基本上每人每天收获50-60斤,一天收入300元左右。我们想着,粽叶的规模种植,这个产业是不是可以试一下。</p><p class="ql-block">樟村镇有12个行政村,这么几天里我到访了10个,下高速后从东往西一条5-6公里长街,串起了墩头、进士、樟村、方村、百果和营盘等6个村(社区)。或早晚散步,或工作安排,我还特地走访了双溪、青山坝、广平、雁门等村,只剩下南源和茹茅2个盲点村了。</p> <p class="ql-block">住在樟村,让我忘记了今天是工作日还是周末,晨起又见晴空万里、风淡云稀,黄昏也见忙碌的身影、百姓安居乐业。或背负喷药,或提桶浇水,或夫妻共作,或池边搓衣,或树下拾枣,或路边嬉戏,或怡然自得,或花开清新,安得美好生活时光,好一副生活乐趣图!</p><p class="ql-block">那天临走前,趁着黄昏,我们绕着樟村中学外围又走了一圈,再回到了起点才作离别。说好了,下次再访樟村中学。</p><p class="ql-block">樟村镇,成为我来到玉山不到2个月第一个遍访的乡镇,更是我为之点赞为之惊叹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樟村的山水是有灵性的!</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樟村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