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为了促进教师自身成长,领会并正确把握《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提升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8月24日凉州区爱华育新学校小学数学组开展教学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的宗旨是对小学数学各年级上册整本教材进行研读分享交流。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体会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对教材的解读,解读视野狭窄,解读方法单一,解读程度肤浅,不能从整体上分析和把握教学内容,导致解读教材不到位,出现偏差、误读,使整个教学设计、课堂实践、教学效率低下,甚至产生负效应。</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杨小范老师对一年级整本教材进行了解读,使大家对一年级数学有了清晰的认识。杨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能力,<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结合自己教学实例,站在学生的角度讲解知识,提出低年级段需要预设教学指导策略,</span>让孩子们体会到"玩中学,学中玩”的数学乐趣。杨老师还提出,在教学中要渗透数学思想,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做桨,用爱心和耐心做帆,一定会带着这些可爱又淘气的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p> <p class="ql-block"> 张晓莹老师对二年级数学教材进行了解读。张老师说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能光凭经验,也不能照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p> <p class="ql-block"> 王海霞老师对三年级上册教材进行了解读,王老师主要从教材的每个单元知识点、重难点、以及教材编排的特征,课本中例题、课后练习的编写意图出发,阐述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并建议教师要切实转变自己的行为,正确把握数学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开放的活动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p> <p class="ql-block"> 陈鼎源老师在解读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时,先从整本教材进行了分析,包括整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随后分单元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陈老师说教师熟悉教材,深挖教材,才会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要在学中悟,悟中学,实践见真知!</p> <p class="ql-block"> 井蓉老师对五年级上册教材的解读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展开,重点分享了自己对教学活动和评价过程的建议。倡导老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多角度,多元化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0, 50, 50);"> 许玉明老师研读分享了六年级上册整本教材。许老师连续多年执教六年级,对六年级数学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课本的解读也是细致入微。许老师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易错点着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六年级各个单元的概念,知识点进行了一次梳理。通过许老师的解读,让我们体会到</span><span style="color: rgb(50, 50, 50); font-size: 18px;">知识间内在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对六年级教材有了全新的认知!</span></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老师们认真反思,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不断的创新。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分析教材,深挖教材,把握知识脉络,准确深度地解读教材,才能将“双减”落地生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