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遇见  ——再读《你好,小哲学家》有感

一片红草地

<h3>  最美的遇见也许是炽热里的一股凉风;也许是风雨后的一抹彩虹;也许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当我再一次与你相遇——《你好,小哲学家!》,仿佛和老朋友相见,那种喜悦让人沉浸。有人说,我们和最好的教育之间,还差一个儿童哲学。那可用于与孩子一起通过身体经验进行哲学探究的主题、游戏和故事,为教师或家长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哲学超市”,反思这一年多的实践,感想颇多。</h3> 遇见哲思  启迪探究 <p class="ql-block">  儿童哲思活动,并非让孩子真正学习哲学,而是创造机会,让儿童产生思考与对话,并采用多种适宜的方式,加以表达,让哲学充满儿童的味道!</p> 1.生活中蕴含哲思<br>  生活中,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的一句话、一观点、一争执都可能成为教育的契机,即便最日常的问题都可能带领我们进入哲学探究。教师对孩子的提问与思考的开放程度非常重要,因为态度至关重要。我们要不断地追问与质疑,引导孩子思考之前提出的问题。<br>  一天,户外活动时,泞泞从攀爬架爬到树上摘果子,诺诺看到泞泞爬得很高很高,她大叫起来:“不能爬,太高了,我们要听大人的话,这样子会有危险的!”由此产生哲思讨论:我们要不要听大人的话?又如:散步时,孩子们问:“紫薇树的树皮哪里去啦?”他们追着风问:“风儿,你去哪里呀?”“张老师肚子里的宝宝是怎么进去的呀?”对于哲思对话,儿童有着自己的方式,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总是藏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想,从对话中可以听到不一样的声音,闪烁着不一样的思考。孩子始终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进行哲学思考时,没有“正确”或“错误”的答案,有的只是更为有趣的想法、观点和对话。<br> 2.绘本里隐藏哲思<br>  绘本是儿童文学启蒙教育中不或缺的一种载体。绘本已成为我们哲思探究的起点,我们每周聊一个绘本。每一个绘本虽然精短,却意蕴无穷。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儿童绘本阅读进行“儿童哲学”启蒙教育,通过赏、辩、悟开启儿童哲思。<br>  在绘本故事《我的幸运的一天》中,当看到小猪敲错门而被狐狸逮个正着的时候,孩子一致认为:这是一只倒霉的小猪!什么是倒霉?为什么又成了小猪幸运的一天呢?小朋友们在幸运与倒霉这两个哲思点中畅所欲言。 《蛤蟆爷爷的秘诀》中我们进行了哲思讨论“什么是勇敢?”。一系列的哲思点由此展开:为什么说蛤蟆爷爷勇敢?你见过什么人很勇敢?什么是机智?为什么说蛤蟆爷爷机智?你怎样机智的解决过你遇到的麻烦?你有靠得住的朋友吗?他们是谁?为什么说他们是你靠得住的朋友? 3.课程中富有哲思<br>  对于年幼孩子来说,哲思探究不只是逻辑推断,更重要的是看、嗅、触摸、想、做等,这是由儿童智慧、儿童生活、儿童世界的特性决定的。这不就是我们的课程吗?哲思本身就是对世界、知识、人生的追问。如果在课程中遇到问题时,我们不着急给于答案,而是不断地追问孩子,让课程里的哲思充满儿童的味道。<br>  三月,我们幼儿园的山坡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他们不禁感叹道:“哇,真美。”果果说:“老师你看,这里有好多花,真漂亮。”小睿说:“地上都是白色的小花。”一旁的泞泞拉着我,告诉我树上还有白色的花,那是梨花。孩子们四散开来,寻找着、探索着、闻一闻、看一看……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这个愿望,我们将带着孩子们一起走进幼儿园的小山坡,与花来一场邂逅。孩子们开始寻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走进——再发现问题——再解决。活动中,孩子们提到:花能吃吗?为什么桃花和紫荆花没有叶子?所有的花都结果实吗?白色的花一定是梨花吗?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通过调查、访问、查资料等支持孩子深度学习,挖掘他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优秀的学习品质。 4.绘画中潜藏哲思<br>  美妙的音乐,令人回味无穷;创意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艺术有着神奇的魅力,以它叩人心弦的方式,走进每一个人的内心。如:什么时候我就长大了?假如我会飞,我会飞到哪里去?会看到什么?孩子们以绘画的方式,大胆地“胡思乱想”,想出一个个哲学问题,感受乐趣和欢笑的自由。 遇见思辨  话里有话 <p class="ql-block">  持之有故,辩之有理。唇枪舌战,思维的碰撞,观点的定夺。本学期我们尝试的思辨话题有《男孩好还是女孩好》《喜欢冬天还是喜欢夏天》《白天和黑夜》《喜欢雨天还是喜欢晴天》《大人和小孩》等,形成我们班的哲思话题集。在思辨中我们不断探索,还形成了属于我们中班的思辨模式。</p><p class="ql-block"> 现在分享2组精彩瞬间:</p> 遇见哲诗  诗情画意 <p class="ql-block">  诗心闪动,哲诗飞舞,智慧的火花不断地迸现,孩子们在浓浓的诗味中放歌。当悠悠在画紫藤花时,孩子们进行了天马行空的猜想。</p><p class="ql-block">“是毛毛虫吗?” </p><p class="ql-block">“不是,毛毛虫是弯弯的。”</p><p class="ql-block">“是葡萄吗?”</p><p class="ql-block">“不是,葡萄是圆圆的。”</p><p class="ql-block">“好像项链哦!戴在脖子上一定很漂亮。”</p><p class="ql-block">“好像瀑布哦!哗啦哗啦地流下来。”</p><p class="ql-block">“悠悠,悠悠,它到底是什么呀!”</p><p class="ql-block"> 是紫藤花。</p> 其实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蕴藏着无尽的潜能,只是有些人的潜能在长大过程中有幸被激活了,而有些人则没有。这也是我们为何决定开展儿童哲学实践与探索的原因。儿童哲学一直在我们身边。面对没有标准答案的儿童哲思、思辨、哲诗,面对儿童这个天生的小哲学家群体时,我们扮演“无知者”的角色,倾听孩子的“原音”,引发孩子思考与对话,帮助他们诞生出更多的精彩时刻。 <p class="ql-block"> 丹阳市新区幼儿园 谭梅花</p>

哲思

孩子

儿童

绘本

哲学

我们

思辨

探究

思考

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