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晋阳湖

董爱平

<p class="ql-block"> 雨中游晋阳湖</p><p class="ql-block"> 文/董爱平</p><p class="ql-block"> 人常说“看景不如听景“,因为人特别是文人在说景写景的时候,总会通过自己的语言加工,添加一些自己的感受,把看似寻常的、无趣的景物赋予了语言文字的灵性,如此渲染之后,花更多了一份娇艳,水更多了一缕柔媚,山更多了一份气度,石更多了一种奇巧深沉,景致似乎就都成了蓬莱仙境,让人恨不能即刻去亲自一睹为快。</p><p class="ql-block"> 对晋阳湖我没多少了解,只是去年听女儿描述过晋阳湖美景,而今暂居湖畔,能在雨中游晋阳湖,赏那一湖香远益清的莲花沐微雨,那曲桥绿植相映趣,那清波微澜鱼戏莲叶,那秋雨敲荷荷抱珠,感觉却实实在在的颠覆了这句古话,我此刻用语言文字所能描述的充其量又岂能及实景的万分之一。</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读到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古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时常常做梦都想去看看西湖美景,看那“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绿波,看那“风荷似醉和花舞”的灵动,看那“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旖旎,而今已是中年仍然没有实现愿景,此刻看着这湖,这莲,这桥,这周围的一切心中似乎有点把“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搬到眼前了结心愿。</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古诗的影响,也许是错觉,也许本来就是一般自然规律,总觉得莲花应该是夏季才灿烂,而赏莲更应该在夏季才更妙,可这晋阳湖公园莲文化节却在处暑之后开始,这约15000㎡的湖面,60000多株亭亭玉立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莲花,点缀在亲水栈道之间。极目四眺,波光粼粼的湖面,映衬着一盏盏婉若星辰、温婉可人的莲花,让人情不自禁去爱怜。湖岸边韵味十足,姿态万千的景观树点缀在高低缓缓起伏的草坪上,别致静美中艺术感妥妥滴,近处生态鸟岛飞鸟戏水,远望西山满山翠绿云雾缭绕。漫步湖边,微雨轻悄悄地亲吻着湖水,亲吻着人的发丝、面颊,步入此湖此花此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真可谓心旷神怡,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走累了,驻足凝神看着水中的一株株莲花,不禁感叹: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抗压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衡。只要你我肯费力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你看那一朵朵莲花,迎着冷雨高高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的说:我自芬芳,我自娇艳,这大自然的秋风冷雨能耐我若何!抬头再看看走在前面人行道上即将临盆仍然健步如飞,和女婿嬉笑打闹的女儿,小时候,碰红脚趾都要大哭一场娇气的她,前几天因为体测考试八个月身孕竟然在八百米跑道上勇敢冲刺,此时此刻又为了腹中宝宝顺利生产每天坚持着一万多步的锻炼依然乐呵呵的不喊一声累,这又是何等的耐力毅力啊!</p><p class="ql-block"> 景美,拍照是必不可少的。美颜也是必不可少的。同行的女同胞感叹,青春已过,胶原蛋白严重流失的面容如果不美颜已经不敢再拍照了,想想自己也确实如此!这几年来很少敢直视自己不经美颜的照片了,偶尔拍一张素颜照片,只一瞥就会匆匆删除,似乎只要删除了,自己就不会那么苍老了,也就可以留住美丽了!明知道这是自欺欺人的事情,还一次次乐此不疲,也不知道是人性中虚荣臭美泛滥滋长,还是为了给自己添加生活自信!抑或是为了平稳一点因为老之将至而被社会淘汰的恐慌!事实上,自己也知道,一个人被淘不淘汰,自信不自信岂能用这虚假表象的颜值来提升啊!女人的美,美在气度,美在内涵,美在那一份自在优雅,如果没有内涵加持,又有哪一个女人的美能够持久不衰啊!</p><p class="ql-block"> 曾看过一副感悟人生的对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滚滚红尘中每个人都有难以了却的烦恼与心愿,完美无缺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只有知兴替,懂进取,不去奢望,不去悲秋伤春也许就是最好的心态吧?人生就是从新生到衰老的过程,中途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缘生缘灭、缘聚缘散,这些东西本自平常。因此不必感叹,无须计较,万事随心,万事随性,万事随缘即可。草木一秋,或荣或枯,人生一世,或长或短;看这满池莲花有含苞待放,有灼灼妍妍,有枯萎凋零,这人生有稚嫩有沧桑,这生活有悲苦有欢欣,这些都是生命的自然状态。我们需要的就是珍惜当下,珍惜拥有,珍惜生命的每一个瞬间,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这才是每个人应有的人生态度。</p><p class="ql-block"> 一圈走完暮色渐笼,雨渐密。再回望,雨中晋阳湖灰蒙蒙一片,此刻山水天的界限已然模糊不清,水天一色,更增加了几分朦胧美感。远远望袅袅水气中如梦如幻的如梦晋阳灯光秀屏幕,隐隐闪闪,像刚才水中那一株遗世独立的荷。</p><p class="ql-block"> 至此天色已晚,秋雨越密,冷意袭来,游兴亦尽,一行人匆匆归去。</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董爱平,吕梁市柳林县柳林镇锄沟村人,小学数学教师,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电影家协会会员。有多篇小说、散文、诗歌发表于纸刊和各网络平台,闲暇时间乐与书为伴,用一支素笔书写烟火人间。</p><p class="ql-block">最喜欢的一句话:幸福的人生是靠打拼而来!</p>